阿宰勒麗多城堡:法國羅亞爾河谷的瑰寶

ARIANE TRIEBSWETTER撰文/吳約翰編譯
阿宰勒麗多城堡(the Château of Azay-le-Rideau )優雅地坐落在羅亞爾河谷(Loire Valley)安德爾河(the river Indre)中間的一座小島上,咸認為法國文藝復興最早時期的一種建築風格。遠近馳名的水鏡(water mirror)可追溯至20世紀,當時安德爾河的支流延伸至城堡地基的邊界。從那時起,耀眼的城堡立面浮現在水中的倒影不斷地吸引遊客前來。(Altitude Drone/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45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法國作家歐諾黑‧德‧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形容阿宰勒麗多城堡(the Château of Azay-le-Rideau )猶如「鑲嵌在安德爾河(the Indre)上的一顆鑽石」。阿宰勒麗多城堡是羅亞爾河谷(the Loire Valley)諸多城堡中的瑰寶,也是法國文藝復興建築最早的一個典範。

主建物由國王法蘭索瓦一世(King Francis I)的財務大臣吉爾‧貝特洛(Gilles Berthelot)於1518至1528年建造。這座獨特的建築呈現早期文藝復興時期所有的魅力,融合傳統法式和創新的意大利裝飾,很快就成為羅亞爾河谷新式建築的代表。羅亞爾河谷是法國宮廷人士最喜歡居住的地方。

許多像貝特洛這樣的王室金融家以建造宏偉的宅第展現他們的社會地位。住宅的設計結合意大利新式建築(受意大利軍事行動影響)與法國文藝復興風格。

阿宰勒麗多城堡代表這類創新的轉變,建物的中央大樓梯是創新的重要元素;大樓梯間外部建物具有意大利文藝復興特色,例如剖半造型柱、梁柱、壁柱(pilaster)、貝殼雕刻以及帶有人物徽章(profile medallion)的格子拱頂等。城堡另一亮點為建物的立面有塔樓(turret)和尖頂,讓人聯想到哥特式風格。

不幸的是,貝特洛未能完成他的建築工程,因為國王法蘭索瓦一世在1535年流放貝特洛後沒收了這座城堡。有些建築師認為,貝特洛最初計畫在意大利設計中添加另一側翼樓,形成對稱的U字形平面設計,而不是現在的L形。

19世紀時,比安庫爾家族(the Biencourt family)以新文藝復興風格(Neo-Renaissance style)修復這座城堡。如今,城堡被列為歷史古蹟,而近期的修復工程可望恢復其昔日輝煌,城堡內外均以原本文藝復興時期的布置修復。

抵達阿宰勒麗多城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北立面。外觀像是一座典型的法國文藝復興城堡,有石灰岩外牆、塔樓和尖頂,而建物中央的大樓梯則呈現意大利式風格。

城堡北立面外觀像一座典型的法國文藝復興城堡,有石灰岩外牆、塔樓和尖頂。建物中央的大樓梯是意大利風格。 (Viacheslav Lopatin/Shutterstock)

城堡以其主樓右側的大樓梯間而聞名。儘管建築師不詳,但這座大樓梯間是阿宰勒麗多城堡最具創意元素的設計,足以顯示意大利的影響力對16世紀的法國有多重要。在此之前,法國城堡的樓梯設計都是螺旋式,而這裡則是兩側有扶手的直樓梯(straight staircase)。大樓梯間還有其它重要設計,包括開放式窗戶與法國國王王后的肖像雕刻等。

這座大樓梯間是阿宰勒麗多城堡最具創意元素的設計。在此之前,法國城堡的樓梯設計都是螺旋式,而這裡是兩側有扶手的直樓梯。其它特別處還包括,開放式窗戶與法國國王王后的肖像雕刻等設計。(EQRoy/Shutterstock)

兩層樓高的城堡立面採用當地的石灰岩(tuffeau stone)建造,陡峭的石板瓦屋頂(slate roof)明顯呈現法式外貌。19世紀比安庫爾家族(the Biencourt family)在修復時添加了塔樓,根據歷史主義(historicism)〔註1〕的精神,試圖營造一座完美的文藝復興城堡。

城堡屋頂裝飾精緻,雕刻融合了法國和意大利傳統,包括窗框柱子上精美的渦捲形蔬菜裝飾、勳章和貝殼等造型圖樣。

兩層樓高的城堡立面採用當地石灰岩建造,陡峭的石板瓦屋頂明顯呈現法式外貌。(Antoine2K/Shutterstock)
近距離觀看城堡屋頂與其精緻的裝飾。窗框柱子上可見精美造型的渦捲形蔬菜裝飾、勳章和貝殼等圖樣雕刻。(Kiev.Victor/Shutterstock)

富麗堂皇的寓所完全採新文藝復興風格(the Neo-Renaissance style)設計,可說是19世紀文藝復興建築再流行的見證。「比安庫爾接待廳」(the Biencourt Salon)呈現過去城堡主人的品味。大型壁爐搭配木頭造型壁爐架(mantel)是接待廳的設計重點。牆上貼有皮革紋路壁紙及文藝復興時期肖像畫,這些都是比安庫爾家族本著真實精神添購的。此外,房間的家具更新,來自負責管理法國國家家俱的Mobilier National原版家具。整體而言,奢華舒適的氛圍如實重現。

埃德蒙‧萊舍瓦利耶-舍維尼亞爾(Edmond Lechevallier-Chevignard)建造的壁爐,以19世紀新文藝復興風格設計,代表比安庫爾家族賦予城堡風格一致的作品。壁爐架上裝飾著蠑螈雕刻,象徵弗朗西斯一世的個人標誌,在城堡中隨處可見。

比安庫爾接待廳(the Biencourt Salon)可見大型壁爐搭配木頭造型壁爐架。牆上裝飾有皮革紋路壁紙與文藝復興時期肖像畫。(Viacheslav Lopatin/Shutterstock)
比安庫爾接待廳的壁爐細節。壁爐架上裝飾著蠑螈雕刻,象徵弗朗西斯一世個人標誌的圖案。(Viacheslav/Shutterstock)

城堡的另一亮點是「菲利普‧萊斯巴伊(Philippe Lesbahy)臥房」。萊斯巴伊是吉爾‧貝特洛(Gilles Berthelot)的妻子。臥房的焦點是高架床,重現19世紀新文藝復興風格。紫色錦緞床簾、絲綢天鵝絨飾邊、刺繡及精緻的木頭工藝等特色,展現文藝復興時期床的奢華及主人的威望。床尾的旅行箱設計也是新文藝復興風格。

菲利普‧萊斯巴伊(Philippe Lesbahy)臥房的高架床有紫色錦緞窗簾、絲綢天鵝絨飾邊、刺繡及精緻的木頭工藝等設計,展現文藝復興時期床的奢華及主人的威望。床尾的旅行箱設計也是新文藝復興風格。(Steve Allen/Shutterstock)

註釋:歷史主義是一種常見的建築風格,此類建築的外觀會模仿古代建築,或者從古代建築中吸取靈感。復興式建築就是一種歷史主義建築。

原文:Château of Azay-le-Rideau: A Gem of the French Loire Valley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艾莉安‧翠布斯維特(Ariane Triebswetter)是位國際自由記者,擁有現代文學和古典音樂背景。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 英國威爾頓莊園(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義與英國美學,堪稱獨樹一格。外牆採用當地石材建造,與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鄉村融為一體。古典比例、強調對稱、矩形特徵等設計,符合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美學原則。外牆沒有石柱,最初的構想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待在戶外,同時還能屏蔽來自地中海炙熱的陽光,這樣的設計適合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