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頻是指需要比平常更頻繁地排尿,大多數人可以睡6至8小時而無需排尿,如果夜間頻繁排尿,則稱為夜尿症。尿頻、夜尿症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和睡眠質量,還可能隱藏更嚴重的疾病,甚至是癌症。
造成尿頻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尿路感染、中老年男性前列腺肥大、陰道炎等婦科疾病等。另外,孕婦在懷孕後期,因為子宮壓迫膀胱,往往會出現尿頻的現象。此外,已經摘除子宮的女性,也會發生尿頻的情況。
針對這些泌尿系統問題,中醫透過中藥及溫和有效的食療法和茶飲,可以養護肝腎功能,並配合穴位按摩法,幫助改善尿頻和前列腺問題,以下有些方法雖然很簡單,但可能事半功倍。
方法1. 食療補肝腎
中醫則認為,尿頻與肝腎功能不良有關。在日常生活中,尿頻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補肝腎的食物,例如芝麻、腰果、黑豆、桑椹、枸杞子等。
經常熬夜的人士、接近停經或處在更年期的女性,也很適合常吃這5種食物來補養肝腎。
● 補腎茶
平時常喝可以保養泌尿道,能夠慢慢改善尿頻的情況。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士也可以喝。
做法:取黃耆12克,車前草、玉米鬚和金錢草各20克,洗淨放入鍋中,加入1,000毫升的水煮開,再用小火煮5至10分鐘即可飲用。
● 紅豆薏仁湯
紅豆和薏仁都是營養豐富的養生食材,喝紅豆薏仁湯能夠補肝腎、利濕,利濕就是將體內的水份通過小便的方式排出,這種方法還可以改善婦科疾病。
方法2. 盆骨底肌肉運動
經常鍛煉骨盆底肌肉,有助於保養膀胱的功能,不僅可以改善尿頻,還可以瘦小腹和提臀。
做法:
(1)平躺在地上,雙腿屈膝,背部貼地,雙手平放在身體兩側。
(2)緩緩抬起臀部,同時提肛縮緊臀部肌肉,維持約10秒鐘,然後放下臀部休息。
(3)重覆上述動作5至10次,養成習慣每天睡前做一做。
方法3. 奇穴改善尿頻
在內踝與阿基里斯腱之間有一個穴位叫太谿穴,每天睡前按壓雙腳的太谿穴各30下,能夠補充元氣,改善尿頻的狀況。
方法4. 四個穴位改善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一種常見的男性泌尿系統疾病,表現為排尿困難、小便無力、尿量減少、尿不乾淨等。
導致前列腺炎的原因有很多,一些情況可能與久坐有關。
你可以試著按壓肝經上的4個穴位:曲泉穴、蠡溝穴、中封穴和太衝穴,它們對泌尿系統有保健作用,從而有助於保護前列腺。
其中,太衝穴對於治療前列腺炎和婦科疾病都是非常好用的穴道,不過,你要有心理準備,按壓這個穴位時會非常痛。
方法5. 運用古籍妙方
● 小米粥油改善排尿困難
曾經有個朋友突然肚子痛,小便排不出,是前列腺腫大導致,但是他不想吃藥。我推薦他使用中醫經典書籍《本草綱目》中記載的一個方法,就是喝小米粥油,他用了後排尿變得順暢,不藥而癒。
小米粥油是由小米和水煮成的稀粥,有利尿功效,注意要米少水多,不要煮太濃即可。你可以試著吃一個月的小米粥油,前列腺方面的疾病就可能得以改善。
● 花生藤治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肥大常見於50歲以上的男性,有些人認為開刀是解決前列腺肥大的唯一辦法,其實不然。中醫有很多自然而有效的治療方法,其中一種就是利用花生藤,也叫花生根,它可以改善前列腺疾病。
我在美國教書時遇到一名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他的家鄉是一個盛產花生的地方。他的父母都有泌尿系統問題,他就把我講的花生藤的功效告訴了他的父母。他的父親不相信中醫、草藥,沒有嘗試,但他的母親試著用花生藤煮水喝,結果發現小便變得非常順暢。後來,他們全村的人都學會利用花生藤來保健泌尿系統。
● 南瓜保養前列腺
南瓜對於前列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有助於預防前列腺疾病。你可以多補充南瓜或者南瓜的副產品,如南瓜籽、南瓜葉等。
南瓜豆漿是一款日常簡單易做的前列腺養生飲品。做法是把380克南瓜切成小塊,放入攪拌機中打碎,然後加入700毫升豆漿,一起攪拌均勻即可飲用。
方法6. 解決女性私密處困擾
● 避免過度清洗、使用抗生素
過度清洗和過度使用抗生素,都有可能讓女性私密處出現搔癢、白帶過多、有異味等現象。長此以往,這兩種做法還會使症狀越來越嚴重。只要停止過度清洗和過度使用抗生素,私密處的困擾自然得以改善。
可以使用一味中藥蛇床子來殺菌止癢。
做法:用蛇床子加水,小火煮大約20至30分鐘,然後把藥水瀝出放入盆中,待藥水稍微溫涼時用來洗私密處。每天洗一次,可以改善搔癢、白帶、異味等狀況。
● 避免椅子坐錯 讓婦科病上身
有些座椅會使人的整個臀部都凹陷下去,造成私密處不通氣,導致盆腔部位出現問題,例如子宮炎、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月經不順、子宮內膜發生病變等。
如果你是上述情況,建議盡快更換成平整、不凹陷的椅子,而且越普通的椅子越好,更衛生也更健康。
● 避免壓力
如果你發現自己頻繁地想排尿,但檢查後又查不出原因,很可能是因為你承受了太多的壓力和焦慮。此時,你可以試著放鬆心情,減少工作和生活上的負擔,適當的休息,或者可以考慮休息幾天去度個假,壓力得到舒緩後,尿頻問題可能也就改善了。
備註:以上提到的草藥中的一些可能聽起來很陌生,但很多都可以在保健食品店、亞洲雜貨店買到。另外,因每個人體質不同所以對應的治療方法亦有所不同,請同專業醫師諮詢具體治療方案。◇
責任編輯:吳宓辰、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