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節日:彝族年

【字號】    
   標籤: tags:

彝族年是涼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節。一般沒有固定的日期, 各地的日期也不統一,但多半在秋收後的十月上旬擇吉舉行,慶賀豐收,祭祖祖先和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若來年為豐收年, 則這一天可繼續沿用,否則,另擇吉日舉行。   
  
節日早晨,青年們鳴槍放炮賀新福,祝吉福慶豐收。人們殺豬祭祖,「迎接」祖先回家過年,中年男子要成群結伙到各家祝賀新年,每到一家,主人都以好酒相待。過年又是姑娘、小伙子社交的最好時機,他們都穿上節日盛裝,大家相聚,隨樂起舞,盡情盡興。轉「磨秋」、「蹲斗」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磨秋」類似漢族的轉壓板;「蹲斗」彝語叫「瓦布吉則」,雄雞斗架之意。青年人還在村邊地上吹奏彈跳,舉行賽馬、射箭或摔餃等活動。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黎族三月三是黎族的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受情節,黎語稱”孚念孚”。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黎族地區過三月三,是祭拜黎族的祖先,並祈祝他們的農作、狩獵豐收。
  • 新米節是雲南哈尼族的傳統農事節日。西雙版納州和瀾滄一帶哈尼語稱為「吃新米飯」;紅河州叫 做「車實扎」,漢譯新米節;另有些地方稱「卡奴抽也」、「約普墨切」。
  • 藏族新年,是藏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 炎帝幼女女娃溺死後化為精衛鳥,銜西山的木石填東海;麻姑成仙後,曾經歷東海三次變成桑田。
  • 次次都能逢凶化吉,他為什麼如此幸運?蔣家與布袋和尚的奇特緣分……虛雲和尚憑藉什麼,收服了民國政要?
  •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翠碧如絹的蕉葉,可入詩、入畫,是傳統藝術中的典型意象。在清朝初年,有一群江南閨秀,以此為名號,在良辰美景中結社唱和、賦詩填詞,為當地帶來一幕幕文化盛宴。這便是大名鼎鼎的蕉園詩社。
  • 明末的某個煙雨時節,蘇州郊外,支硎山中,出現了一位攬勝探幽的青年才俊。忽遇驟雨,他躲進一座莊園,卻駐足在庭院中,憑欄觀魚,困倦之際忍不住沉沉睡去。當晚,莊園主人就夢見山中別業,有神龍臥於欄杆。次日清早,主人親自入山察看,恰好看到仍在休憩的青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