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老字號:「耳朵眼」炸糕

楚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耳朵眼炸糕是聞名海內外的天津地方風味小吃,它選料精良,製作精細,風味獨特,與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並稱天津食品三絕。
  
耳朵眼炸糕創立於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創始人劉萬春用水和上等的黃米面煮好的豆餡,推車走街串巷的賣,一點點賣出了名氣,大家都管他叫炸糕劉。不久,炸糕的銷量越來越大,劉萬春就在紅橋區北門外大街的一個叫耳朵眼的小胡同口上,開了一家字號為「增盛成」的炸糕舖。
  
有了店舖以後,劉萬春製作炸糕的質量更加精良了,而且他賣的炸糕是現炸現賣,整日顧客盈門,但是老百姓對「增盛成」的字號沒記住,就記住炸糕舖在北門外大街的耳朵眼胡同,時間一長,因地而得名,就被叫成耳朵眼炸糕了。
  
耳朵眼炸糕之所以這麼受大眾歡迎,與它優質的選料和精良的製作工藝密不可分。
  
耳朵眼炸糕選用武清、霸縣一帶上等的新粘黃米,水磨後發酵、對鹼、揉勻,製成麵團;並選用天津優質紅小豆煮爛,使用銅絲羅搓沙,放入紅糖汁炒成豆沙餡;然後包入炸糕團並用生芝麻香油文火炸透撈出來,炸糕色澤金黃,外皮酥脆,內裡糯粘,豆餡黑細香甜,形成與普通炸糕不同的外焦裡嫩的獨特風味,在津門獨樹一幟,
  
劉萬春的改進雖然加大了成本,但是他不辭辛苦,薄利多銷,以質取勝,以誠待客,同樣的價錢,耳朵眼的炸糕個又大味又好,很快佔據了市場,在天津、北京、河北等周邊一帶,名氣就越來越大。
  
耳朵眼炸糕皮薄均勻,絕不露餡。它不但選料好、加工精、製作細、口感妙,而且物美價廉。耳朵眼炸糕不僅好吃,還有天津的民俗心理象徵意義。每年過節,人們借「糕」字的諧音,取步步登高之意,爭相購買,因此生意蒸蒸日上,聲名遠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都一處燒麥館坐落在繁華的前門大街36號,始建於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距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是北京有名的百年老店之一。
  • 全聚德烤鴨店創建於清朝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現保留的老店門面建於光緒14年(公元1888年),是全聚德歷史的見證。
  • 杭州「雅扇」歷史悠久,自古以來聞名遐邇。王星記扇莊的創始人王星齋,祖籍紹興,世居杭州,制扇工藝為家傳。王星齋自幼學藝,20多歲時已成為制扇名匠,後於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在杭州開設王星齋扇莊,夫妻自設作坊制扇,以選料優、製作精贏得顧客。王妻陳英鏟貼的泥金「滿斗」式花扇,風格獨特,曾被選為「貢扇」,受官紳文士喜愛,遂於光緒二十七年在北京楊梅竹斜街設座莊批發。
  • 蘋果西打電鍋豬腳。
  • 「北有同仁堂,南有陳李濟」,在中國的醫藥寶典中,「陳李濟」佔有特殊的一頁。據考究,在全國的製藥行業中,「陳李濟」是最早建立的企業之一。
  • 黃曆元月十五夜稱「元宵」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呢?中原大陸幅員廣,南北兩地的風俗也常有差異,以「元宵」稱圓子(湯圓)是起於何時呢?元宵吃圓子從何時成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說圓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還有人說有餡的圓子稱「元宵」,無餡的圓子稱「湯圓」,真是如此嗎?
  • 黃曆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今年是龍年,歲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龍子、龍女,生肖屬龍。然而,黃曆新年和十二生肖並非華人專屬,不同國家對於生肖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在中亞國家哈薩克,今年的生肖是蝸牛而不是龍,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就變成屬蝸牛了。
  • 秋風起兮,七夕節又將來到。牛郎(牽牛)、織女與中華兒女相伴幾千年,有情有義的婚姻,相許相牽的愛情,千百年來代代相傳。七夕的一年一會,讓人感嘆之外,也讓我們反思什麼嗎?
  • 黃曆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陽。「端午」處於純陽之端。民間有俗諺「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端午節的節俗很多,來源久遠,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一起來文化尋根:回顧端午節的九大節俗與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