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碑林》重現革命先烈墨跡

周宇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8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台北國父紀念館是大陸遊客最喜歡的觀光景點之一,除了建築師王大閎設計的仿唐式建築本體,和多功能的館內設施外,區內的中山公園,也設立了藝術家曹崇思、王秀杞石雕等雕塑群像,和新近完成的「中山碑林」。

中山碑林前的國父像

碑林一景

《中山碑林》收集了國民革命先賢善書之名家墨寶,如于右任等人共二十餘幅刻製成花崗石碑雕刻,並在遷建的于右任銅像區,刻立于先生書法碑刻。《碑林》融合書法及景觀並具有歷史傳承之意義,現已成為國父紀念館的重要景點。

李登輝題《中山碑林》

3月29日是中華民國的《青年節》。西元一九一○年,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的第十次革命,由黃興等人率領,在廣州起義,與滿清政府作殊死戰,激戰一晝夜後不幸失敗。在此役中犧牲之革命先烈,其中七十二人葬於廣州黃花崗,皆為有為之青年菁英。由於烈士們捨己救國的精神偉大感人,因此中華民國政府在民國三十三(1944年)年三月六日明定每年三月二十九日為青年節。

在《青年節》的前夕,我們特地選登《中山碑林》的部分國民革命先烈的書法碑刻,向這些百年前為了中國的民主共和無私奉獻的先賢致敬。

黃興

『能爭漢上為先著,此復神州第一功』
黃興(1874—1916)字克強,雄健豪邁,文采斐然。早歲創華興會,並任同盟會庶務部長,主持歷次革命起義,著譽中外。民國開國任陸軍總長,為開國元勳。民國五年病逝上海。

秋瑾

『秋雨秋風』
秋瑾(1875—1907)亦名競雄,自署鑑湖女俠,倡女權,謀革命,任同盟會浙江主盟人,1907年紹興之役殉難,為第一位為革命流血的女烈士。就義前疾書《秋風秋雨愁煞人》,足見其憂國憂民之無私胸懷。

陳其美

『丈夫不怕死,怕在事不成』
陳其美(1877—1916)忠耿精幹,於辛亥光復上海居首功,任滬軍都督。民國二年討袁失敗,赴日助中山先生組中華革命黨,繼續策劃討袁。民國五年被袁世凱購凶刺殺於上海。

林覺民

『不孝兒覺民叩秉父親大人,兒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補于全國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林覺民(1887—1911)秉性忠純,素捐革命救國之宏願,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辛亥回國參加廣州三二九之役,不幸殉難。其絕筆書字字血淚,感人肺腑。

宋教仁

『思天下有饑者,非正命而死之』
宋教仁(1882—1913)名政論家,筆名漁父,為同盟會中部總會負責人之一,參與辛亥革命,民國元年組國民黨任代理理事長,主張政黨政治,民國二年三月,為袁世凱購凶刺殺。

胡漢民

『至慕高人節,常懷國士恩』
胡漢民(1879—1936),革命理論家,為中山先生得力助手,民國建國後,先後任總統府秘書長、廣東都督,大本營總參議代行大元帥職權,立法院院長等職,於清黨決策訓政理論,貢獻尤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 英國威爾頓莊園(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義與英國美學,堪稱獨樹一格。外牆採用當地石材建造,與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鄉村融為一體。古典比例、強調對稱、矩形特徵等設計,符合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美學原則。外牆沒有石柱,最初的構想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待在戶外,同時還能屏蔽來自地中海炙熱的陽光,這樣的設計適合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 大理石屋(Marble House)靜謐地坐落在納拉甘西特灣(Narraganset Bay)沿岸,它是美國羅德島紐波特(Newport)第一座大理石豪宅,將原本幽靜的木屋改建成富裕的堡壘。取名「小屋」(cottage)是為了對早期木瓦風格(shingle style)避暑別館的尊重。但事實上,這是一棟「適合王后」居住的頂級豪宅。
  • 哥特式雕塑家在創作每一件作品時心懷上帝。他們精心雕塑的作品描繪了聖經與聖徒們的生活,成為教堂建築中重要的一部分──將上帝的訊息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