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孩子快樂學習(6)改變負面思考(上)

改變孩子負面的思考
文/Andrew Martin 譯/ 陳昭如
font print 人氣: 37
【字號】    
   標籤: tags:

另一個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的重要方法,就是鼓勵他們正面思考與「自我對話」,以質疑他們的負面思考模式。當孩子覺得自己表現還可以時,負面思考將會吞噬了他們的自信,所以一定要改變他們負面的想法。改變負面思考的方法包括了:

●認清負面思考的思考陷阱
●發展正面的自我對話
●成為才能的偵測者
●建立實際的樂觀主義

負面思考的影響力
研究顯示,負面思考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自尊、感受與行為。當學生負面思考時,會感到心情低落、不快樂與沮喪。負面思考學生的表現會與他們的思考相符。舉例來說,一個覺得自己考不好的學生,多半不會花太多時間念書,上課也不會好好回答老師的問題,甚至會在考試中途放棄作答(或根本不參加考試)。另外一方面,願意從正面角度思考考試的學生則比較願意念書,願意好好回答老師的問題,即使面對很難的考試也有毅力堅持下去。正如有個女孩告訴我的:「若是我負面思考的話,所有事情就為真的變得如我所想像的那麼糟。現在我從比較正面的角度思考事情,就再也不會感到沮喪,而且結果也好多了。」

負面思考可能會形成惡性循環。一個覺得自己一定考不好的學生,勢必不會花時間念書,也不願意好好回答問題,正因為如此,他的表現當然不可能很好。而這個結果將證實了他們的負面思考,因此在下次考試時,他們又將產生更為負面的想法。

學生負面思考的典型案例
學生常放任自己的思緒,有著無窮無盡的負面想法,而且不同學生與不同情況也會有些許差異。雖說這些負面思考的細節或有不同,但在我研究學生的經驗中,我發現它們有些共同點,詳情請見第 頁列出來的內容,以及這些負面思考如何對學生心理產生影響。

在許多種負面思考的模式中,只有少數幾種不會影響學生的感受,有時也不會對他們的行為造成影響。例如若有學生覺得自己一定會考壞,那麼他很可能會因為考試而感到極度焦慮,因之不願花時間念書,也不願試著好好回答課堂上的問題。

學生常見的幾種負面思考:

注::前是思考基調,:後面是學生的想法

沒有足夠能力做好功課:今年科學課我肯定是死當了。這我來說真的太難了。

下次考試一定會考砸:下次數學小考我一定會考壞。

拿到爛成績時感到絕望:老師給我的成績竟然是“D”!我恨死這科了!天曉得我幹嘛為了它難過。

認為犯錯或是失敗是世界末日:如果這次我考壞的話,就再也沒救了。如果我考砸了的話,我真不知道 該怎麼辦。

拿到好成績卻仍負面思考:我知道這次我的成績還可以,那是因為我運氣好。不過下次我運氣可就沒那麼好了。

今年肯定不能順利升級(或是某科、某項作業不及格等):我的天啊,作業多到根本就寫不完。這科我絕對無法過關。

無法掌控成功或失敗:無論我用不用功一點都不重要,反正我一定會失敗。

認清負面思考的陷阱
當學生腦海中湧現上面所列舉的負面想法時,他們將陷入普遍的思考陷阱。這裡我將舉出幾種會降低學生自信心的負面思考。

摘自:《激勵孩子快樂學習》 新手父母出版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學習動機是存在於你的孩子體內、能驅動他們更努力嘗試,更有效率地讀書,獲致長足進步,在課業上表現出其潛力的一種能量。
  • 自信心有很多種說法,像是自尊心、自我觀念、自我效力等等。自信心是學生對對自己的理解能力有多少把握及信賴度,或是能做好功課、能坦然面對挑戰以發揮實力的能力。積極自信的學生通常有比較好的表現,能有信心應付困難的課業,擁有樂觀的思考,願意更努力嘗試,並享受快樂的學校生活。


  • 根據我的研究發現,學生非常需要認為自己是有價值,覺得自己是還不錯的人。覺得自己不錯是種本能的需要,學生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他們會在任何地方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也是為什麼家庭與學校對學生建立價值與自信那麼重要。若是學生無法在家庭與學校建立自己的價值,很自然就會往別的地方發展。像是花很多時間玩電腦遊戲、跟朋友胡搞一通、打電話聊天、在購物中心閒晃、溜滑板、或常常在娛樂區玩耍。


  • 在我的研究當中,我注意到一個很普遍的問題,那就是學生慣於將學校的功課、作業、考試視為一座高山:它們有如數量多到不行、有如排山倒海般而來、令人氣餒到了極點的苦差事,困難到不知該從何著手。

  • 另一個能有建立孩子生活中更多成功經驗的方法,就是擴大對成功的定義。在我與學生相處的經驗中,我發現許多學生都是因為對成功抱持過於狹隘的定義,以及自認怎麼樣才算是成功,反而自絕於成功之外。這對他們的學習動機造成很致命的傷害。當學生自認毫無成功機會時自然會更懶得嘗試。而增強學習動機很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至少要有一些成功的機會。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