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上學不再「怕怕」

台灣/ 田玉靜
【字號】    
   標籤: tags:

學校開學了,對於小學一年級的新鮮人來說,有的充滿了期待,有的卻是憂心重重,一想到七點半前到校,然後乖乖的坐在位子上,聽老師上課,然後要等下課鐘響,才能到操場玩的生活,實在是給他有點怕怕。對於低年級怕進教室的孩子,該如何處理呢?

南投竹山國小的黃淑珍老師,對於害怕進教室的孩子,利用校園的植物觀察,消除了孩子對上學的恐懼,而且還喚起孩子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哩!

淑珍說,班上有位同學君偉,每次進教室ㄧ定要媽媽陪伴著,只要媽媽ㄧ離開他的視線範圍,馬上就嚎啕大哭,死拉著媽媽的衣襟不放,幾番下來,弄得大家筋疲力盡。

桃花心木下的遊戲

有一天,媽媽離開後不久,君偉照例又嚎哭了起來,怎麼哄都哄不住,這時淑珍突發奇想,此時校園的大花桃花心木不正結著果實嗎?不如帶著全班的孩子去撿果實吧!一群孩子來到樹下,正好果實迸了一地,裡面的翅果露了出來,剛好可以用來玩遊戲,淑珍先示範,將翅果往空中拋,然後翅果就像竹蜻蜓般,緩緩的旋轉而下,淑珍請讓孩子接住,再往上拋,接住的人繼續玩下去,沒有接住的孩子算是被判出局,只能在旁邊喊加油!由於不想讓果實掉下去,孩子玩得很專注,君偉也玩得很起勁,不知不覺中好像忘記了哭泣這回事。

回到教室後,淑珍拿了一片翅果,摸摸君偉的頭,問他好玩嗎?君偉小聲的說:「嗯!很好玩。」「那你想不想擁有這片翅呢!」君偉用力的點點頭說:「我也想玩給媽媽看!」淑珍於是和君偉約定:「明天如果你只讓媽媽送你到教室門口,我就將這片翅果送給你!」君偉點點頭答應了。

種子禮物的魅力

隔天君偉真的只讓媽媽送到門口,很高興的從老師手中接下這片翅果,下課後,馬上迫不及待的跑到操場玩起來,很不巧的可能選錯了位置,翅果竟然掉入水溝中,君偉心急的跑回來哭訴,淑珍安慰他並說:「明天如果你只讓媽媽送你到中庭花園,我就再送你一片翅果。」第二天君偉果然遵守約定,高高興興的從老師手中接下第二片翅果,並珍惜的用手帕包好放入鉛筆盒中,準備帶回家和家人一起玩。

第二天君偉依約只讓媽媽送他到中庭花園,一進教室,迫不及待的和老師分享,全家如何快樂的玩他帶回去的翅果,尤其是妹妹玩得愛不釋手。君偉悄悄的問老師可以讓他再帶一片回家送給妹妹嗎?淑珍心想太好了,難得君偉這麼喜歡這片果實,於是跟做他最後的約定,只要他讓媽媽送到要門口,自己走進學校且不再哭泣,就再送一片給他帶回家給妹妹。翅果對君偉的太有吸引力,君偉一切都依照約定,一星期下來竟然可以自己上學了,不再賴著媽媽,君偉這麼快的轉變,連媽媽都覺得不可思議!

一片的翅果似乎打開了君偉的探索世界,君偉開始對自然產生好奇,一下課便往中庭花園跑,回教室後,會興奮得和老師分享他在哪裡撿到漂亮的樹葉和果實,或是在哪棵樹上看到什麼樣的小蟲兒。有一天媽媽跟老師說,君偉會注意到路樹上的鳥兒,並仔細的聽鳥兒的叫聲、觀察鳥兒在做什麼,還會跟媽媽討論哩!

淑珍老師很欣慰的說:「君偉對於上學,已經從先前的恐懼轉變成充滿新奇的期待了,可別輕忽一片果實所產生的力量喔!只要用對方法,孩子很快的就能扭轉原先的情緒障礙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孩提時代,年齡達到就學年齡就得去上學,這是國民義務教育,沒任何人例外。當時在那純樸鄉下生活中,可以上學讀書感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 冬天的貴州,正是「天無三日晴」,天經常是陰沉沉的,不時飄雨。在月亮山區的從江縣大洞村發滑的山道上,人們每天會看見一個背著小孩的小女孩去上學。
  • 兩會轟轟烈烈的召開,政策是一個接一個的出臺,這個領域應給予扶持,那個方面應給予優惠,某某地區該給政策傾斜……叫的最響的莫過於: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國家財政保障範圍,要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和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上學困難問題,讓每個孩子都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機會。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有的人總是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或是擁有的什麼技能知識生怕別人學去。其實如果懂得放下和分享,往往就會發現在教授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有所收穫......
  • 學生K在班裡的成績一直是前三名,平時的言行卻表現得比較高傲冷漠,也不怎麼關心其他同學。有一天,他氣呼呼地來找我......
  • 蓮花
    俗話說:「行行出狀元」,當孩子表現出他的天賦、愛好時,家長或老師不要因為自己的偏見而去否定孩子......
  • 對立反抗的孩子,不只是容易暴怒,甚至屢屢挑釁師長,表現出種種情緒失控行為。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指引教師看透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跳脫對立反抗孩子設的陷阱,並針對問題,提供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法、輔導策略與正向管教技巧。
  • 有些孩子處在一個複雜與不好的家庭環境中,教師如能適時用正向的例子做引導,不但能給予孩子心靈上的慰藉,也給了孩子往正向道路上發展的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