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天變冷晨發僵手指腫,小心類風濕關節炎

人氣: 690
【字號】    
   標籤: tags:

日子氣溫大幅度下降,周大媽早晨起來,發現原本靈活的雙手笨拙僵硬,搓了好一會才能活動。周大媽以為是天冷人老骨頭硬,沒在意,吃點活血化淤的中成藥就算了。但這兩天,周大媽症狀加重,活動個把小時也緩不過勁來,手指關節腫脹疼痛變得明顯,雙腳也出現類似的症狀,就連穿衣服都十分費勁。心下嘀咕的周大媽趕緊來到醫院求診。

近來門診裏因為晨僵而就醫的病人比過去增多不少。雙手笨拙僵硬的現象稱為晨僵,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信號之一,但老百姓往往掉以輕心,等到症狀嚴重了才想到看醫生,已經耽誤了病情。比如周大媽,患上的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手指的關節已經遭到破壞,如果當時能夠引起重視並及時治療,病情就可以得到控制。

病變的關節在靜止不動後出現較長時間(半至數小時)的僵硬,如膠粘著樣,這種症狀尤以早上睡起時嚴重,故稱晨僵。出現在95%以上的類風濕性患者。晨僵持續時間和關節炎症的程度成正比,它常被作為觀察類風濕性關節炎活動性的指標之一,其他病因的關節炎也可出現晨僵,但不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明顯。

據介紹,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慢性進行性關節炎病變為主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徵是對稱性多關節炎,以雙手、腕、肘、膝、踝和足關節受累最為常見,但全身其他關節也可受累。患者可伴有發熱、貧血、皮下結節、血管炎、心包炎及淋巴結腫大等關節外表現,血清中可查到多種自身抗體。

其病因雖未完全明瞭,但感染和自身免疫反應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和病情遷延的中心環節,而內分泌遺傳和環境因素等則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易感性。60%~70%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以隱匿型的方式起病,在數周或數月內往往先表現為疲勞、不適、納差、體重減輕、偶有全身肌肉酸痛、並可有低熱,此所謂前驅症狀,隨後漸漸地出現手、腕、膝、足等關節單發或對稱性腫痛(關節炎),晨僵為突出及特徵性表現,多持續一小時以上,它是反映全身炎症嚴重程度的一個很好指標。受累關節疼痛,僵硬,以後逐漸腫大,周圍皮膚發熱、潮紅、功能逐漸受限。

約有10%~15%的患者以關節炎的急性方式起病,常伴有發熱、淋巴結腫大、脾腫大等明顯的全身症狀,也往往與外傷、感染、手術或分娩及絕經有關。還有15%~20%的患者症狀于數日或數周內出現,起病介於以上兩型之間,稱中間型,其周身症狀比隱匿型病人為多。

類風濕性關節炎侵犯任何可動關節。表現為疼痛(活動後加重),腫脹和壓痛。雖以關節疾病為特徵,亦可侵犯其他組織,其關節外表現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本身的一部分。一旦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應該及早治療,聯合用藥,並儘量保持關節活動功能。

專家提醒:雖然人們常把晨僵和「類風關」聯繫在一起,但晨僵並非「類風關」的特異性症狀,不少風濕性疾病都可以出現晨僵,如骨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纖維肌痛、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皮肌炎等。因此僅有晨僵症狀,還不能明確診斷是哪種疾病所致,要對臨床表現進行綜合判斷才能確診。

(本文轉載自中國食療網)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