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韻舞春風: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新唐人電視台
font print 人氣: 2158
【字號】    
   標籤: tags: , ,

詩仙李白,在中國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生於唐武后大足元年,死於肅宗寶應元年,年六十二。李白自幼博學而才氣縱橫,杜甫稱他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人們稱他為「詩仙」,著有「李太白集」。李白從二十四、五歲開始,幾乎就都是浪跡天涯,四海為家,一生在中華大地上不知留下了多少的足跡,而他那豪放大度的詩作,和瀟灑雄渾的才氣,也成了中華文化寶藏中最耀眼的一部分。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欣賞的,是李白詩作中一首意境優美、清新飄逸的《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這是唐開元二十三年間,李白作客東都「洛陽」時的感懷之作。一起句「誰家玉笛暗飛聲」,就將人帶入了一個高遠空靈的意境,這個「暗」字用得尤其妙,把那種幽微、斷續、隱約表達得淋漓盡致,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因為是在晚上遠遠的聽到,所以「暗飛聲」寫出了笛音的飄渺曠遠,在暗中飛揚,更襯托出夜晚的安靜。也正因夜靜,才斷續、隱約的聽到了笛聲。「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在這萬籟俱寂的春夜裏,不知從哪裡傳來了笛聲,絲絲縷縷的,被春風吹散,飄進了整個洛陽城裏。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細細的辨認了一下,原來飄盪在夜空的,是那淒清婉轉的傷別曲啊!「折柳」,就是漢樂府的古曲《折楊柳》,內容是抒寫離別之情的。唐時風俗,送客出京必至十里亭﹐在路邊折柳枝相送,就算是至親知交﹐也只是到十里亭為止﹐因為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便是送得千里﹐也終須一別,而楊柳依依,正是表達戀戀不捨的心情啊!在這樣一個醉人的春夜裡,聽到了如怨如訴的離愁之聲,此情此景,怎不教人勾起思鄉的情懷呢?

李白自從年輕時離開四川後,就四海為家,再也沒有回過故鄉了;思鄉的心情中,也摻雜著歷盡滄桑後的苦澀。但是在這首詩中看不出一般思鄉之作的愁苦,也沒有「黯然銷魂」等情感上的渲染,而讓人感受到到的,只有深沉而含蓄,飄逸又瀟灑的氣質。「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意境如此,真令人悠然神往。

唐朝的國力強大,聲威遠播,由於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使得當時的社會達到了空前的富裕,經濟繁榮,中外的交流頻繁,成為後世所嚮往的理想時代,也造就了號稱「長安之春」的繁華景象。李白的「少年行」,描寫的就是當時的長安城:「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這首詩重現了京城那些風流倜儻的貴族少年們,騎著白馬,擁入西域女子開設的酒店中,嬉鬧的情景。除了經濟富裕之外,唐朝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昌盛繁榮,思想活躍,科舉制度以詩取士等等,也促成了各方面的蓬勃發展,像是唐詩、音樂等等,都充滿了生命力。

尤其到了開元、天寶年間,盛唐音樂的發展,己經達到了歷史的頂峰。唐玄宗本人就精通音律,會演奏多種樂器,善於擊羯鼓,對笛子也十分偏愛,據《太平廣記》中記載:玄宗曾在夢中得神仙傳授《紫雲曲》,醒來後便用玉笛練習,「盡得其節奏」。 連早晨他去紫宸殿上朝時,也在懷中揣著玉笛,在笛孔上暗練新曲。後來主管樂事的太常卿,便將這支仙曲收入唐樂大典中,現在當年太常府的刻石上,還可看到這段故事呢!

而唐朝的各種器樂演奏家,更是高手如雲。在膾炙人口的唐詩中,也有大量的作品,是描寫當時傑出音樂家的。如張祜的〈李謨笛〉,便是其中之一:「平時東幸洛陽城,天樂宮中夜徹明。無奈李謨偷曲譜,酒樓吹笛是新聲。」這首詩講的是,善於吹笛的李謨,少年時常在洛陽的上陽宮外遊玩。有一次深夜時,聽到玄宗用玉笛吹奏的《紫雲曲》,飄蕩在宮城之中,感到十分悅耳,如聞仙樂,於是就強記曲譜,當晚就學會了此曲。次日,玄宗微服到洛陽大街上賞燈時,忽聽得酒樓上有人吹笛,悠揚悅耳,竟然是咋夜試吹的《紫雲曲》。玄宗忙把他召來見駕,一問之下,才知此事。玄宗高興得將李謨留在身邊,成了一名宮廷樂師,後來因為他笛藝高超,還被人稱為是「天下第一笛手」呢!

笛子的音色圓潤,宛轉悠揚,所表達的情感含蓄細膩、優美流暢。而「笛」這種樂器,在中國古代,是被寄予了「治國安邦」的神聖願望的。古人對「笛」這個字的認識,也是非常有見地的。有一次,李謨與友人遊鏡湖,正吹奏一曲終了時,只見前面蕩來了一葉扁舟,站著一個老翁,面容清奇,高聲說道:「剛才您所吹的,正是紫雲曲也,這是從天上傳來的,不是人世間的東西呀!您己經深深的理解其中的精妙處了,但是在您的樂音中,卻帶著一些番曲的味道,這是為什麼呢?」李謨驚歎道:「老丈真是精於音律啊!我初學笛時的老師,就是西域人啊!」老翁道,《樂書》中說:「『笛』這個字就是『洗滌』的意思,笛音可以洗滌人心,傳揚正聲,能把不正、不潔的思想歸正。」那它怎麼可以摻雜著其他的訊息呢?還是趕快去除為好啊!李謨聽後,趕緊就拱手答應了。

是啊!只要人心歸正了,又何愁家國不興,海內不平呢?

--新唐人電視台節目.【天韻舞春風】--
新唐人電視台http://www.ntdtv.com/xtr/b5/aMain.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很高興又到了我們相聚的時間了,在這一季新的「天韻舞春風」裡,我們要和大家一起欣賞美麗的「唐詩」,以及歷史上一些有趣的名人軼事。除了可以怡情養性之外,還可跟著千變萬化的詩文,遨遊在無邊的風景當中,遠離緊張、繁忙的生活,開闢另一個寧靜悠遠的世界。
  • 在一個秋天、夜涼如水的晚上,。屋裡的銀白色蠟燭搖曳著微弱的光, 照映在屏風的圖畫上,顯出幾分幽冷。 這時候,女孩兒卻拿著輕盈的羅扇,愉快淘氣地追逐著,飛來飛去的螢火蟲。 到了夜色深沉時,夜風轉涼露水已重,涼意襲人,是該進屋去了,可是她還不想睡,獨自斜躺在臺階上,懷著心事,仰望著銀河中的牽牛星和織女星。
  • 張若虛是唐代詩人,生平留下的資料非常少,連出生和死亡的時間都不清楚,只知道他是
    揚卅人,一生中只留下了兩首詩。但是,這兩首詩中的一首,卻在千年的歷史中膾炙人口,
    傳誦一時,被後人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這首詩,就是〈春江花月夜〉。
  • 各位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相聚的時間了!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欣賞的是,唐朝呂洞賓的一首詞〈梧桐影〉。這是一首很特殊的詞,很短,但是寓意深遠,裡面還包含有許多的故事。
  • 呂洞賓在王員外家收妖,為了不傷害妖物哮天犬的性命,便私下將牠放走了,豈料臨走時卻被那惡犬狠狠咬傷,當時只聽見洞賓「啊呀!」一聲,便向後倒下,這便是現在人世間流傳的「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故事了。
  • 〈漁歌子〉的作者張志和,出生和過世的時間都不詳。他自幼便聰明過人,十六歲時就以科考的「明經科」及第,深受唐肅宗的賞識,任命他為翰林待詔。後來因為貶官而退隱江湖,浪跡天涯。情願駕著一葉小舟,終日泛舟於江湖之上,自稱為「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他的著作,書名也叫《玄真子》。
  • 王維生於唐武后長安元年,在玄宗開元年間進士及第,時年才二十一歲,晚年官至尚書右丞。王維信佛,少年得志,仕途順利。但在安史之亂中,被迫接受偽職,平亂後受到處罰。從此鬱悒不得志,晚年隱居在陜西的輞川別墅。 
  • 所以他一生中所有的抱負、理想,以至於抑鬱怨憤的情懷,都化成了那一首首真摯動人、深情遠邈的詩作。他的詩對後世的影響至深,在一千多年中傳誦不息,使他成為晚唐前期最傑出的一位詩人。李商隱去世後,詩人崔珏悼念他說:「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嘗開」,真是最好的寫照。
  • 各位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相聚的時間了!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唐朝韓湘子有趣的神仙故事,以及他的詩—〈答從叔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