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94)

上集-第四章:流放甘洛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二节:西西卡的死亡谷(4)

另一方面,像我们这种纯粹的政治犯,不知会在这些灾难中充当什么样的牺牲品?不过,无论如何,最初人们寻找彝胞兄弟的目的,都是求取生存。

毕竟是边寨,由于民族的成见,以及毛泽东这几年强迫同化政策造成的反抗,他那套农业合作化政策,遭到了这些民族坚决的抵制。所以这儿农村中受到“三面红旗”的破坏,不及内地的农村。附近的村民们保留着大片自留地,每一家还存有没有吃完的粮食,客观上可以用来救助这些陷入饥饿和死亡边缘的流放者。

开始时,凡出外找到彝胞的人往往“满载而归”,带回了黑糊糊的荞饼和包谷粑!不过他们散居在西西卡附近的村庄,最近的也有五里之遥,这么远的距离以及路途上遇到狗或野兽,及其它种种危险,给这些求食的流放者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加上这里人迹稀少,散居在附近村落中的农家就那么几十户,所能提供的食物也是从他们牙缝里挤出来的,数量有限,流放者须付出较大的代价才可换到。

换到手的食物又不敢公开带回住地,因为张丑德们一经搜出,当即便被没收,何况这一百多号人,鱼虫混杂,就是在求生存的斗争中,也充满了勾心斗角,相互检举并不鲜见。

所以,到手食物便塞进肚子里救一日之饥。偶有藏于野外建起秘密小仓库的,有时逢到了山耗子、兔子或野猫之类的动物,一夜之间偷袭一空。

再说我们身上的钱是被彻底收光了的,同村民们进行换取食物的只能“以物易物”。开始流放者将随带行李中的较为值钱的东西,比如皮衣、毛衣、皮鞋、床单、围巾、毛巾之类的东西带出去,没几天又被张丑德们发现。

对外出打野菜的人出大门时,受到严密监视,一旦发现身上有夹带,便被无缘无故的“没收”。任你费什么口舌和哀求也是拿不回来的。

有的索性把要换的衣服穿在身上,毛巾围在颈上,皮鞋穿在脚上到了外面再脱下来……这其中还有人想出了一个极妙的方法,先把被子捆紧捆好,外裹一床破席子捆紧在背兜底,然后将背兜翻过来,底朝天捆紧在底部的被盖并不掉下来,于是便倒背着背兜给值勤的人以一个“空背兜”的假像。

不过像这种瞒天过海的作法,也真够惨的,五一节大检查时,张丑德们才发现,整个中队竟没有一件好的毛衣。保存着换洗衣服的人不到一半,多数人的破衣箱里已空无一物。还有十几人连破被盖也没有了。

流放者们挖空心思,像蚂蚁搬家一样将自己破行李中能换食物的东西,都悄悄搬进了附近村民的家里,剩下的是衣无二件的彻彻底底“无产者”。

我要算这一百多号人中最穷的一个,历经南桐的监督劳动,以后经过看守所孙家花园又是近三年的劳役,要讲耳闻目染,什么偷、拿、骗、诈在这种社会大学里本应学到一套“适应生存”的本领。可惜,本质决定了我却偏不染恶习,顶着政治犯这不识时务的帽子,与当局顶着干。(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回到病房坐在床边发呆,一点没注意周围人怎么看我。我知道我的病根本还没有痊愈,看看面前的五个垂危病人,会将我随口说出的伤心话,当作“反革命言论”写进了我的档案里,就觉得这病房太闷,也不值得任何留念。
  • 两天以后,各路集结的人员到齐,总数五百人。这么多人的集结,调往何处?去干什么?这些事关每个集结者切身的问题,一直还是一个“谜”。
  • 天色已晚,车队才开进了雅安城,按当局安排,半小时后,车队开进了雅安监狱,我们从漆黑的车箱里爬出来。三元宫,本是道家修行的场所,如今改成充满血醒味的监狱,已是对先圣的大耻大辱了。
  • 3月16日清晨五点,大家被尖锐的哨声吹醒。我们立即从地上跳起来,收拾好各自的破烂,开过早饭,挨着监舍,便在一连串的吆喝声中,五百号人依次被押上停在监狱大操场中的二十多辆绿色军用卡车。
  • 人们扭成一团,隔箩筐远的拚命向里挤,里层的人被压倒,有的整个身子压在箩筐上,盛馒头的箩筐也被踩扁。抢到馒头的拚命向嘴里送,向衣兜里塞,馒头在人群脚下踩成碎块
  • 被长途跋涉拖得虚弱不堪的队伍,已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大家原本水肿,加上连日路途风寒,五百多人仅靠两个随身携带的红十字医药箱来应付各种疾病。能撑到这里暂时还没有人死亡,已属于苍天怜悯。
  • 行不到一里地,队列中一名大约三十多岁,满脸胡须的人就倒在地上呻吟不止。他的破行李撂在一旁,坐在地上喃喃的说着胡话,听那口音分明是福建人,看样子是病得不轻了。
  • 从八点钟开始,农场场部的广播喇叭里就不停地播放着《社会主义好》。这首歌初上唱片时就是反右派运动。
  • 一个编制150人,临时分成六个组的呷咯农场西西卡中队,便在那提棒汉子口中宣布成立。那人作了开场白,自我介绍说:“我姓张,是本中队的队长。”他吼道,横肉在他的脸上抽动。
  • 当我接过那一团饭和那一瓢菜,定睛看时,那“菜”竟是平常人根本无法下咽的干萝卜茵,不但色黑味苦,而且只有一小撮,那饭不但比在孙家花园还少,而且几乎像干稀饭一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