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还回偷来的钱 你会怎样做?

张秉开编辑
font print 人气: 32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5年05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秉开编辑报导)当孩子偷拿你的钱时,怎样对待才是教育孩子不再犯同样错误的最好方法?专家建议,恩威并用的方法比较好,既可以让孩子明白偷偷地做坏事一定会被发现和受到惩罚,也让孩子明白错了就改才是对的、才是好孩子。此刻应避免使用强硬的粗暴态度对待孩子,因为孩子的心理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刺激而适得其反。

据台湾Life生活网近日报导,对待孩子偷钱的错误“千万不可采用‘审问犯人’的方式来‘提问’孩子,或者强逼孩子认错。”而是尽量采用“比较和缓的方式去点化他们,让他们知道父母长辈清楚他们犯的错误,而且犯错误是有后果的。”

而且,一定要想办法“弄清楚孩子偷钱的原因,才能想出杜绝此项行为的方法。”如果孩子是为了买某种东西而偷钱,而且比较合理,做父母的应该理解孩子的想法,加以引导,让孩子知道偷的做法不可取。如果粗暴地“抓犯人”,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有甚者孩子不仅承认错误,反而“破罐破摔”。

报导说,某个小学的老师对待偷窃事件的方法是一个个询问,向警察办案一样去处理。结果很明了——偷窃者是一个女孩子。于是,老师在众多学生面前公布小偷。老师的做法清楚明白,但是没有细致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教育效果是否有长期的有益效果。那个被当众指为小偷的女孩不但没有真正的改过,反而变成一个“仇视老师、同学甚至社会”的真正可悲的人。

报导讲述一个睿智妈妈恰到好处的教育方法,让读者深思。一个家庭有兄妹二人。一天,12岁哥哥和8岁妹妹为了买一支新手表,哥哥从妈妈的钱包里面偷偷拿了两张1,000元台币,一张给了妹妹,一张留给自己。

妈妈发现钱少了,推测是孩子拿的。但是妈妈没有着急,而是在一次晚饭时,对孩子们说:“我觉得钱包里的钱好像少2,000元,是不是有小偷进来呢?妈妈很担心。”这时,哥哥低下了头,妹妹神情有点紧张,妈妈证实了自己的判断。

妹妹胆小,找了个时间悄悄的将1,000元放回钱包,但是哥哥没有动静。当然,妈妈一直在观察,发现她的这种提醒有了效果,但还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于是,妈妈找了个机会笑着对她的两个孩子说:“妈妈好像弄错了,前几天说钱少了2,000元,其实是我算错了,是少了1,000元。”

妈妈观察到妹妹的反应良好,并且轻松,知道妹妹已经把错误改了,但是哥哥却仍然故作平静。于是,妈妈补充了一句:“我不相信是自己家人偷的,可能有小偷进来,我们去叫警察,你们说好不好?” 这时,妈妈注意到妹妹瞟了瞟哥哥,哥哥神情也变得紧张了。

妈妈继续不动声色,静静的观察这两个孩子的表现。妈妈做完饭后,查了查钱包,发现另外一张1,000元也出现了,于是妈妈知道哥哥也把钱还回来了。

报导说,“从此,家里再也没有丢过钱。”

有评论认为,这位理智妈妈的做法体现出一种宽容和严肃。不直接批评孩子而是给予提示,并且给孩子时间让他们自己思考和选择,就是一种宽容;通过说“叫警察”来说明事情的严重,让孩子明白偷东西的后果,这体现一种父母对待孩子错误的严肃性。而且,妈妈很有自信,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是真的坏,不过是一时冲动,当然也相信自己的教育方法是有良好效果的。**

责任编辑:林秀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 学龄儿童往往喜欢独立,但他们仍然需要你的爱、关注和认可。在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导。这些限制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并为开始上学后的新规则、惯例和责任做好准备。
  •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 我们知道,不劳而获的成功多么容易转瞬即逝,因此训练儿童满怀企图心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训练他具备勇气、坚忍和自信,这样他才能体认到失败时永不气馁,而且应该视“失败为需要被解决的新问题”。
  • 我们一直在推广学前教育课程。诚如近日《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指出,学前班远远供过于求,还提到“幼儿教育提倡者说,如果家长知道学前教育的好处,可能会有更多的家庭报名参加。”然而这些所谓的好处往往难以实现。从各种学术研究得知,上学前班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难,在行为和学业上落后于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同侪,而且在学涯后期被留级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会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对学习本能的热爱常常会消失。许多孩子逐渐开始厌恶甚至害怕上学和学习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家长或老师可用来培养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爱。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教养不同调的照顾者,有时候是老公或老婆,更多的情况是上一代长辈,甚至是保母。因此当教养不同调的时候,骑虎难下,父母该怎么办呢?
  • 如果孩子已具备自我调节力,那么接下来就要进一步培养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包括自己制定学习目标、有效的学习计划与实践后的自我评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达成目标,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行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