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人间的文字:年味

文/王金丁
font print 人气: 49
【字号】    
   标签: tags: ,

年到了,店铺前悬挂的红纸春联在寒风中飘荡着,热闹的街道上,穿着敞胸单衣的憨叔扛着大米袋,从碾米厂迈了出来,隐入人群里。

整个早上,我坐在三合院正厅的门槛上看着憨叔扛着米,一袋袋往护龙尾间的厨房里送。吃了午饭,憨婶屁股后面跟着几个妇人家走进厨房,没多久,里面就吱吱喳喳的吵了起来。第二天,我早早的被鸡啼声叫醒了,奔出厅堂,在晒谷场边闻到了一阵阵稻米混合着什么的香味,才发现亮着昏黄灯光的厨房已闹成了一团。

蹿进厨房里,瞧见一个大蒸笼端坐灶上,大口大口的冒着白烟,几个人眯着眼睛围着炉灶忙碌着,有人踮起脚尖捧着水瓢往大锅里加水,灶口,一个妇人弯着腰伸长脖子望着洞里添木柴,火舌一下子燃了上来。

墙边一笼笼蒸好的糕粿晾在板垫子上,有白皙皙的萝卜粿,有黄黄亮亮的年糕,甜的、咸的味道领着队伍在人群里穿梭。几条曙光已溜进了厨房里,忙碌的人群里却不见憨婶,我好奇的往后院寻去,原来憨婶跟憨叔早在天井里忙着了。

憨叔正倾着上身使尽力气推着大石磨,粗壮的臂膀奋力向前时,一片天光就铺上了整个背脊。石磨带着碾过稻米的声音,缓慢有序的滚动着,一旁的憨婶瞄准石磨边缘的小洞,将一勺一勺的浸泡着水的米粒,分秒不差的倒了进去,石磨仍然不停的转动着。经过石磨的米流到沟槽时,已碾成了米浆,汨汨弯入出水口,涓滴流进吊挂着的绵布袋子里。随着石磨的滚动,那瘪瘪的布袋慢慢的鼓涨了起来。

我第一次看见天井里的石磨滚动了。

这个石头打造的石磨,底下有一个男人胸膛大的圆形基石,外缘凿了一圈沟槽,槽里钻了一个出水口。再打造一个小一点的石磨摆在基石上,凿了一个小洞直通磨底,再将石磨用麻绳系上一根棍把子,作为推动石磨之用。我家的石磨子设置在厨房后院的天井里。逢年过节,依照工序时程,算好了蒸笼上炉的日子,石磨子就动了起来,为家家户户磨出了一袋袋蒸糕粿用的米浆。

从石磨滚动那天起,我一连三天早上起来,匆匆穿过烟雾迷漫的厨房,跑到天井里看憨叔努力的推动石磨,看憨婶聚精会神的将一勺勺米粒倒进石磨的小洞里,可他们也不睬我。到了第三天,憨婶才把勺子交到我手里,我高兴的站到石磨旁的一颗石头上,虽然没能准确的将米粒倒进小洞里,而换来憨叔的一串斥责,可我已从上方看清楚了,转动起来的石磨像头顶上的天空。

原来今天就是除夕了,傍晚时,石磨也歇了下来,上面还沾着一层风干的白色米浆。暮色里,我满足的靠在石磨边上睡着了,恍惚中闻到了一丝丝年糕的味道,母亲摇醒我叫我尝尝,我却不愿睁开眼睛,还好睡梦里,我看到了一个又圆又大的月亮,像年糕一般。

寒风起时,商店门前又飘荡着印刷精美的春联,叫我想起我家三合院天井里的石磨子。那石磨已久没转动了,石洞里都长出了翠绿小草,是缺了好水好米,还是不见了憨叔那样的人了?@*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晨曦里,姥姥煮了一大锅大麦茶,卷起宽袖筒,向窝在灶边的我说:“省得他乡外里奔波的人,口渴了跑进庄头灶房来化缘。”
  • 祖父到了八十岁还挑着担子在街上卖竹帚,难怪那根扁担常累得直挺挺的躺在暮色里,祖父却敞着胸膛,坐在院前脸盆旁,拧干了毛巾擦背,吩咐我说:“赶紧吃了饭去戏院看戏去。”
  • 顺着小孩胖胖白白的小手臂向窗外望去,一群白鹭鸶绕着耕耘机飞舞,耕耘机在农田里一步步辗过去,黄色的泥土从草地里翻了出来,远处连绵山銮飘渺无际。这是一趟回家的路,我们的女学生却突然觉得熟悉又陌生。
  • 晨曦里的莲花开得最是落落大方,一朵朵粉红的花在静寂的大地上,恣意翻弄着温柔的晨风,瘦长的枝梗撑着大如脸庞的绿叶,护着花朵。叶掌里滚动着点点露珠,盛的都是种莲人的汗水,汗水比露珠还重,难怪尽管晨风温柔,叶子仍然摇荡不停。
  • 金秋阳光下,一袋袋收割了的稻谷被驮进晒谷场里,黄橙橙的谷粒在庄稼汉吆喝声中,一粒粒从麻袋里洒了出来。烟尘中,姥姥绷着皱纹可看清楚了,戴着斗笠围巾的农妇把稻谷耙舒坦了,姥姥的皱纹也舒坦了,阳光自然公平正义地铺了上去。
  • 我托着下巴从棋盘这端望过去,正好跟四岁小孙子投射过来慧黠的眼神撞了个正着。这一刻,我们孙爷俩正厮杀得紧。
  • 母亲已近九十岁,一生过着农家生活,那天她坐在风檐下忆起了年轻时,经历的“煮三年烂饭,娶一个媳妇”的故事,说出了半世纪前农家妇女的辛酸。
  • 走过寺院凹蚀的石板,从天井筛进来的微光里,仿佛听到了远处传来,昔日洛津码头工人粗犷的吆喝声,帆樯云集的港口…
  • 一时,法国号也来了,双簧管也来了,小提琴更加大力度的演出。众声喧哗中,大鼓击出震聋发瞆的一响,指挥家双手在空中展开时,乐团已将充满灿烂色彩的交响音符送上了云霄。
  • 阳光才从肉松铺高高的店招照过来,清晨的菜市场已人声鼎沸,在铺前的菜摊旁,我又听到了那一串变调的琴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