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窗: 一道测试题

刘燕敏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20日讯】前不久,美国一家网站,贴出这么一道测试题。假如你明天就要离开这个世界,请问:1、你打算给你儿子留下一句什么样的忠告?2、在最后一天,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3、你想带一件什么东西离去?

该网站说,1902年,弗洛伊德为了寻找人们最本质的向往,设计了这道题。今天正好是一百周年,我们受海伦-凯勒慈善基金会的委托,把它重新公布于众。假若您有兴趣对此作出回答,并留下信箱,您将会收到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

在网上我没有回答测试题的习惯,也不喜欢读来自这个虚拟世界的访客留言,更不需要什么礼物。然而当我看到海伦-凯勒这个名字时,我还是在这道测试题面前停了下来。我想也许我的点击,就是次慈善行为,因为我知道,在互联网上,有许多网站,你给它一次点击,广告商就会多付它一部分钱。

我打开测试题,发现已有14358名访客来过这儿。为表达对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盲人的敬意,我规规矩矩按要求作了如下回答:你留给儿子的忠告:做你喜欢做的事。

你最后要做的一件事情:全家所有的人,坐在草地或花园里边野餐边唱歌。

你想带走的一件东西:没有。

最后我填上自己的伊妹儿信箱,发了出去。

我的点击是否可以给海伦-凯勒慈善基金会多带来一份收入,不得而知。但是,当我回答完这三个问题后,我心里突然有一种庄严的紧迫感。是的,假如我明天就要死了,我现在会怎样呢?我还会只顾使用和透支生命,而不知品味和享受生命吗?我还会认为,一个人的身份和价值,取决于他赚钱多少吗?我还会对孩子犯的一个小小的错误喋喋不休吗?我还会对是工作还是辞职犹豫不决吗?

正当我陷入这种沈思时,儿子敲门了。他放学回来了,我迅速起身,帮他打开房门,并摸了一下他的脸蛋,儿子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问我怎么了?我没有回答,因为当时我的心被那道测试题洗得像雨后的天空一样洁净。

前不久,我在整理我的伊妹儿信箱时,发现里面有一份贺卡。打开之后,一段彩色的文字出现在萤幕上:亲爱的朋友!对这个测试不在于你作出怎样的回答,而在于你是否能用它时时提醒自己。(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五年前,我在小城的师范求学。学校对面是座百年古刹,四月刚过便有农妇在学校附近叫卖草莓。常在宿舍大门前叫卖的是一位浓眉大眼的女人,约莫40岁左右,穿一件洗得有些泛白的黑色布衣,脚上是双咧开嘴的布鞋。女人的草莓很新鲜,水灵灵、鲜红欲滴,女人的草莓价钱也便宜,买的人自然就多。
  • 小溪是陕北一位写散文的朋友的名字。
  • 我到街中心的邮政所取款的那天,正是个中午。偌大的营业厅里空空的,没有几个人。
  • 一个大男孩,任性,爱发脾气。
  • 我坐在邮局的长条椅上写信封,有好几封,要一个个地对地址。我写写停停,不经意间瞧见进来两个年轻人,一位戴着一顶安全帽,另一位则将安全帽拎在手上,脚上黄球鞋沾着泥土和水泥,大约是附近哪个工地上的民工吧。他们围着邮箱左瞧瞧右看看,整整地转了一圈,然后朝我走了过来。我下意识地将摊在桌上的信封归归拢,然后将压在信封上的钱夹抓在了左手心。虽然钱包里并没有多少钱,但若真是给顺走了终归是损失。
  • 生机,不仅仅是个春天的话题。鲜嫩的浅绿,固然于萌芽透出生机,而茂盛的茁壮,则是于生长挺出生机;金色的丰硕,是于收获显出生机,冰天雪地里的昂首,不也是于抗争扬出生机?
  • 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列车车厢里上来了很多返校的大学生。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自己两岁的儿子,坐在他们中间。
  • 前不久看到一则美国故事:感恩节的前夕,芝加哥的一家报纸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 珊珊是我心头的一个痛。

      现在想来,我对珊珊的第一印象就不好。那天“新生报到处”人头攒动,珊珊甩着膀子走在前面悠哉游哉,而她年迈的父母提着大包小包跟在后头气喘吁吁。这个小姑娘长得相当俊俏,满脸稚气,一看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幸福得让人嫉妒。

  • 我有个外甥,读初中,平时喜欢打篮球。一到节假日,学校大门就关上了,住地周围又找不到一个篮球场。无奈,他只能将篮球放在网兜里,提着它,沿着山道往上走。山顶上有一个篮球架,也就是说,竟有半个篮球场,是供电视台发射部门的人锻炼身体用的,海拔近四百米,是我们这座城市最高的篮球架。我的这个外甥常常在山顶上的这半个篮球场上打球。某日,我对儿子说,想打球吗,我们先去爬山。他说噢。于是我们就向山上走去。这是个初春的好天气,山道上不时绽放出车前草那蓝色的小花朵,落了叶子的树木有的已经开始冒芽,我和儿子钻进树丛,想从那无路的地方上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