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

作者:掸封尘
愚公移山。(素素/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736
【字号】    
   标签: tags:

笔者曾在不同场合和时间,问过很多不同人一个同样的问题:“愚公移山”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

被问的人当中,有的在社会上很有身份地位,有大学讲师,有大学毕业生,当然也有社会阶层和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然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却惊人地一致——大概不外乎都这么说: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的主题思想在于:反映了人们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

我问他们,还有没有别的了,他们多是摇摇头说:“没了。”

不仅如此,查阅网络或其它媒体,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都是大同小异,搜出的图片净是挖山不止,而两位神仙搬动山的画面却不见踪影。

他们的回答对不对呢?他们画的对不对呢?若是笔者来看,既对,又不对。对的在次要的一部分,不对的在于没表达出主要精华的部分。那么,主要精华的部分究竟是什么呢?

中华传统文化,就像一条江河,浩浩泱泱,源远流长,是如此的博大精深,智慧通神。尤其宛如大河上游的是出世的修炼与得道文化,包括佛道两大家等等;下游才是入世的治世与做人文化。

儒家创始人孔子,是人中至圣,学问了得。但史载,他曾四次向道家创始人老子问礼求教,并惊叹老子的学问智慧“神龙见首不见尾”,从老子的教诲开示中获益颇丰。

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主要开创者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但他曾进山访仙,向神仙广成子求教治国安民之术。

人中至圣孔子和人文初祖黄帝问道访仙的故事告诉我们,出世的修炼文化是入世的做人文化的源头,前者对后者具有奠基、造化、涵养、提升的功效。

那么,什么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呢?显然是出世的修炼文化。被中共污为封建迷信、文化糟粕的东西,其实恰恰是中华文化真正的精华所在。

厘清了中华文化的脉络,分清了什么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我们就比较容易回答本文的问题了。

《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第五章。列子原名列御寇,是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他是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庄之外的又一位道家代表人物。《愚公移山》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无视众人的讥讽,矢志精诚,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天帝派两位神仙下凡,而将两座山搬走的故事。

东晋大学者、玄学家、养生学家张湛,是《列子》最早的整理者和注释者。他认为,愚公移山故事源自名僧竺法护的译经《佛说力士移山经》。移山神话是中古时期佛典的常见物语,《列子》的创作者曾比较系统地阅读了《佛说力士移山经》。张湛的上述观点,可以说明列子愚公篇与佛教的渊源关系。

通观愚公移山故事,依次展现了如下场景与情节:两座大山→老愚公→召集家族议事→宣示移山之志→妻子置疑→愚公率家人挖山不止→邻人相助→智叟说风凉话→愚公再表移山之志→天帝出场→遣二神助愚公移山。

有道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故事的前面都是铺垫,最后的落脚点,才是要表达的真东西。

从愚公移山创作者的身份、故事中的文化渊源、行文的章法,以及列子一书整体内容来看,笔者有理由认为,愚公移山的故事的主题思想,理应归于中华文化的上游,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揭示天人合一,启迪世人的神性。而“不畏艰险”之类只是其不经意间的副产品。

所以,笔者把愚公移山的主题思想表述为:“天人合一,头上三尺有神灵;精诚所至,必有神助。”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从一定意义上说,也许把“愚公移山”称之为“天帝移山”更符合作者的本意。

中国号称神州,自古就是一个充满神性、多有神迹,信神、敬神、修神的国度。神的启示遍布丹经道藏的字里行间,神话故事流传在村野坊间,维系着神性文化的世代传承。

之所以当今中国大陆民众众口一词,把“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故事的“神格”降低为“人格”,莫不是中共无神论一言堂长期强制灌输毒害的结果。从小至大,中国人没听过别的,毛泽东“老三篇”这么写,老师课堂上这么教,家长也都是这么给解释的,也就稀里糊涂地接受了这种观点,也不可能有超越于此的“神格”认识了。@*◇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太行,王屋二山的北面,住了一个九十岁的老翁,名叫愚公。二山占地广阔,挡住去路,使他和家人往来极为不便。
  • 愚公以九十岁的高龄都还有向不可能挑战的雄心和毅力,现在人们在鼓励人家要勇于面对困难的挑战,要有恒心、有毅力的时候,都会说,要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
  • 愚公家对面有两座大山,90岁的愚公一家要在两座山中间挖出一条路来,小朋友们,你们说他们能挖出这条路吗?
  • 一帮愚人搞了一个研究会,专门研究愚公移山精神,还找了一个忒愚的人当招牌。我就觉得奇怪,区区一个愚公移山,究竟有何研究来头?可当我细细品读后方才发觉, 愚公移山的故事真的很内涵。
  • 智叟怒而止之曰:“公过甚矣。公毁山林,填瀚海。致山无兽,林无鸟,渊无鱼。夫熊掌与鱼,俱吾所欲也,而今俱不可得,惜乎。公不念及子孙乎。”
  • 《列子‧汤问》中有篇寓言故事,年近九十的愚公想要挖平挡在门前的两座大山。他率儿孙三人上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一年往返一次。邻居有个七八岁的孤儿,蹦蹦跳跳跑来相助。河边有智叟嘲笑说,愚公剩余的岁月连草都动不了,如何挖动山?愚公说:“我们家一代又一代,子子孙孙无穷尽,怎么挖不平山呢?”智叟无语。山神听了,赶紧向天帝报告。天帝感念愚公的诚心,命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愚公出行再也没有高山阻挡了。
  • 共产恶党,邪灵魔鬼。终极目的,毁灭人类[1]。 破坏文化,邪变人心,败坏道德,毒招阴损[2]。 现成语言,更换内涵。听若老话,概念异变[3]。 继承发展,花样翻新。偷梁换柱,附体鬼魂[4]。 古色古文,党文化门。现重修庙,红旗遮云。 乌烟瘴气,妖跳怪奔[5]。而此邪术,非始于今。 文化神传,敬神为本。天人合一,世间根深[6]。 共产谎言,鼓吹无神。无法无天,报应不信。
  • 愚公移山的故事,说的是:人只要有顽强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再难的事也能完成,所以铁杵可以磨成绣花针。可就有人虽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仍无所成就,这是为什么?
  • 党知侯戏把宠邀,了然昭告辛苦了; 臣晓君临天下秀,欣然配合鱼水跃; 草民围观懵懂笑,感恩献身宁结草; 日复一日七十年,子子孙孙移山老。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