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

【节气养生】立春怎么顺时“养生”?

作者:容乃加
立春养生如何顺时而为?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13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立春意味着天地春来!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是一年开始的标志。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养生”的重要季节!立春来了,身心快速从冬天苏醒,怎样养出好元气呢?我们从古老的中华文化中来探索养生的智慧。

春天“养生”的作息

《黄帝内经》说天地有阴阳四时,四季的变化,这是死生的根本,“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所以根本的养生之道在于顺应四季阴阳的变化,也就是顺时而行。那么在春天里要怎样养生,才是顺时而行呢?春天是天地万物生长、繁荣的时节,对应五行的木,对应人体肝脏,主升发运行。反之逆了升发的春气,则体内少阳不生,肝气会发生内变埋下病因。

《黄帝内经》说了春天要“养生”。在具体作法是:作息上要“夜卧早起”,日出即起,进行晨间散步;顺应春阳渐长的趋势,借着温和放松的清晨散步,升发体内的少阳之气,以养自己的意志;对应于万物,要抱持宽容慈悲的胸怀,“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这样就是顺天时的作法。[1]

春天的衣着怎么穿以养阳气?

孙思邈《千金要方》告诉人一些立春时节养生的要点,在着衣、饮食和入寝等方方面面都要顺时气,他说:“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始尽养生之道。”立春时节着衣怎样顺时气?立春才迈入初春,春寒和春冻还需等到春分才全解除,所以“衣欲下厚上薄,养肠收阴,继世长生”。立春时穿衣要点在于“下厚上薄”,就是下身穿得厚暖,上身穿得略薄些。为什么呢?这是养阳气收阴气的好方法。《老老恒言》也云:“春冻半泮(解),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如何用饮食以激发身心的活力?

在饮食方面也要顺时气,可以利用初春的天然蔬菜来激发活力。春天五行属木,对应人体肝脏。从冬到春,人体从冬天的低沉迎向勃勃生机,立春正是转换的过程,需要从潜藏中激发出活力来。在古老的传统民俗智慧中,立春时节有一种“咬春”的作法,也有食用“五辛盘”的传统养生之道,可以助长人体升发阳气的机能。

晋代《风土记》说“元旦,以葱、蒜、韭、蓼、蒿芥,杂和而食之,名五辛盘,取迎新之意”,又说“正旦……晨啖五辛菜,以助发五脏气”。

葱、姜、蒜是立春时节升发体内阳气的食材。(fotolia/大纪元合成)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正月食“五辛”——韭、薤(音:谢)、葱、蒜、姜,以辟疠气。《本草》中的五辛,和《风土记》中的五辛,虽然因时因地略有差异,然而这些散发辛辣味的蔬菜,都是立春时节迎新好菜。它们的颜色都是绿色,正是春天五行的颜色,特性都是“气味辛,温,无毒”,微微带着天然辛味,可以驱除疠气,疏通脏气,驱赶身体从冬过渡到春的一种暂时的“春困”状态。

韭菜含有是立春时节的好食材,助发体内阳气。(Shutterstock)

春疏中还有一苏醒身心的好菜,被历代广泛应用,那就是萝卜。唐代著作《四时宝镜》记载:“立春日,食芦菔(萝卜,有紫有白)、春饼、生菜,号春盘”。白居易诗吟:“盘蔬饼饵逐时新”,春盘里有时令的鲜嫩春蔬,还有可口的米、面饼儿,外观颜色赏心悦目,能提振人的食欲和好心情。米面饼饵到了南宋有更精致的走向,陆游诗云“鬭饤春盘儿女喜”,鬭饤也叫饾饤,是作成花卉、禽兽和珍宝形状的五色小饼。

明清以后,有“咬春”的食俗,就是在立春时嚼萝卜和吃春饼。明代《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中记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清代《燕京岁时记》也记载说:“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春饼就是把春蔬装入类似口袋的饼中一起食用。辛香类食物具有杀菌、抗发炎的功效,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这些春天的辛香菜也有助排便,对身体健康有诸多好处。

chicken leftover
立春吃春饼。(图/shutterstock)

立春后,对应人体机能活跃起来的需求,要遵循养肝明目、减酸增甘的原则,摄取具有天然辛性的春天绿色春蔬,正是时候。

《灵枢经‧本神》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立春时节的作息饮食能应春天升发的阳气而行,就是养生之钥。

注释:[1]《黄帝内经》原文:“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既然日本人喜爱赏月,仰慕月宫,喜爱玉兔,中秋节神性十足,那么,他们是否也有类似中国的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呢?《竹取物语》(たけとりものがたり),又称为《辉夜姬物语》,是日本最古老的神话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公主“辉夜姬”从月亮降临到人间,再返回月宫的故事。
  • 本章前句是评一不当做而做的事,后句是评一当做而不做的事。有人认为,从意义上讲,应当各自为一章。但既然作为一章,编者应有苦心。就“为政”而言,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无论“不为”还是“必为”,都上循天理,内怀仁心,而勇于担当。
  • 中华传统文化讲天人感应,佛家讲万物有灵,无神论者不相信,不过上天偶尔露一手,让人看到奇迹。
  • 孔子百世可知,其依据就在于中华文化,在于道统。汉代董仲舒说了个非常著名的话“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注意,孔子这里说的“继周”,有特定的含义,是指继承周礼、周的文化。只要行在中华文化的轨道上,有“因”有“损益”,“虽百世可知也”。
  • “现在传统凉茶铺好像越来越少了,凉茶会式微吗?”笔者带着疑问请教香港史学会总监邓家宙博士,他没有急于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举了几个趣味的例子,从凉茶品牌的兴衰史到当下的快餐文化,原来凉茶百年来都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饮品,在不同的时代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本期“凉茶趣谈”,就与大家分享凉茶的转型历程。
  • 拉菲尔《雅典学院》。(公有领域)
    100这个数字到底有什么秘密能引起多数人的共鸣呢?爱因斯坦是位伟大的科学家,不是随便就能说他是迷信或思考不严谨的人。然而,他选择了100。为什么不是98或47?而且,不是只有科学家喜欢100。
  • 钱穆对本章的解说,则非常高妙。他说:人类社会,有法律契约,有道德礼俗,所以为指导与约束者纵甚备,然使相互间无信心,一切人事仍将无法推进。信者,贯通于心与心之间,既将双方之心紧密联系,而又使有活动之余地,正如车之有𫐐𫐄。
  • 今年适逢香港电车120周年纪念,本栏目“纪载香港”制作特辑,在上两期介绍了电车百年间香港的城市变迁以及电车的特别型号,今期将走入张顺光的收藏世界和柴宇瀚的历史天地,分享他们与电车的不解之缘。(大纪元制图)
    “为什么取名《叮叮与我》呢?就是讲我自己最喜欢、和我有切身关系的藏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收藏家张顺光从八十年代起开始收集与电车相关的纸品和物件,转眼已经过去30多年了。今次合作写书的历史学者柴宇瀚博士补充道:“取这个名字还有另一层意思,电车作为一种日常的交通工具,就是我们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与电车相关的故事,可以是700万的香港人中的你和我,也可能是外国人来到香港,认为这就是香港的特色!”
  • 儒家对孝的重视,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历朝历代都说“本朝以孝治天下”。甚至西汉皇帝的谥号里都有个“孝”字,其它王朝皇帝的谥号也多有“孝”字。所以,中国正统之政,重点是讲“教化”、“王化”,而非暴力统治,皇帝是“作之君、作之师”,官员是“父母官”,家国同构。从家庭到朝廷,孝是主导性的伦理。
  • 黄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无独有偶,佛教和道教都有盛大的祭典仪式。佛教中有盂兰盆会;道教也有中元普渡;这些祭典仪式都是对冥间鬼魂的盛大祭祀普渡。那么,生灵在另外时空中是否也会轮回转生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