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学师 学师最重要有饭食和有瓦遮头

殷家万1936年出生,家乡是江苏省扬中市,1949年随大伯来港,那时才13岁。“我大伯在香港做裁缝,见我十几岁无书读,所以带我来香港。”大伯带他到太子道西学师,制作旗袍多以师徒制传承,师徒双方是由乡里举荐而认识的,而学师时间多为三年,师傅大多不会主动教授缝制技巧。回想初学师,殷家万形容是替师傅打杂,负责调浆糊、取拉链及挑捆条等工作。

布料样本与木尺。(刘永康/大纪元) 布料样本与木尺。(刘永康/大纪元)

旗袍制作学师时要从调浆糊开始。(刘永康/大纪元)旗袍制作学师时要从调浆糊开始。(刘永康/大纪元)

“学不到缝衫,师傅不会交给你做,担心出错要赔钱,那时物资很贵,人工却相当便宜。”回想做学徒的日子,压力颇大,“因为不懂,每件事都担心,给你一件衫,你就要动脑筋。”尽管学师的生涯艰辛,殷家万依然感恩,“学师辛苦?又不是好辛苦,有饭食,在乡下食粥,三餐都是食粥,有饭食都不知几欢喜!”学师只能从旁观察,要学有所成,天分与勤力缺一不可,殷家万幽默地说:“做这一行没有多少功夫做不到,觉得自己有否天分?有点吧。”

殷师傅回忆昔日往事。(刘永康/大纪元)殷师傅回忆昔日往事。(刘永康/大纪元)

旗袍在香港最风光的日子

六十年代改革开放,大量的上海大户人家暂居香港,他们把香港作为移居海外的踏脚石。富裕人家对旗袍需求更大,服务更周到,他特别上门为千金小姐度身定造旗袍。

“那些小姐太太们不出门口的,普通的小姐才出外找裁缝。千金小姐一个电话就叫你上门度身,要上她家拿资料,完成后就用白洋布包住,送到她家。”当时的旗袍设计与现在大同小异,剪裁贴身,但更强调曲线美,特别重视腰部线条。另外,五六十年代,殷师傅忆述:“湾仔一带有不少夜总会,当时不少舞小姐会中午来我的工场,找我着度身定造贴身的丝绸旗袍,她们大多拥有23吋纤细的腰肢,若果她们臀部欠缺曲线,她们会在旗袍的内履下幅自行缝上半垫,这样看上来她们更显婀娜多姿。”

然而“六七暴动”是香港的转捩点,也标志着旗袍行业的黄金岁月慢慢走向衰落。殷师傅忆述,“六七暴动”后生意转差,不少富有人家移民外国,对旗袍需求大减,加上租金腾贵,绸缎公司相继结业,愈来愈少人到裁缝店定造旗袍。

提到多年来最深刻的旗袍,则是一件红色嫁衣。“表哥女儿结婚时我替她做的,她同学见到觉得好靓,结婚时借来穿,有七八个新娘子穿过,有时要阔身有时要窄身些,也是我改的。后来连她女儿结婚也着,现在捐了去香港历史博物馆。”

殷师傅示范旗袍制作工艺。(刘永康/大纪元) 殷师傅示范旗袍制作工艺。(刘永康/大纪元)

“上海宝星”旗袍店内一隅。(刘永康/大纪元)“上海宝星”旗袍店内一隅。(刘永康/大纪元)

盼徒弟接班 承传旗袍并发扬光大

现时宝灵商业中心只剩下“上海宝星”一间旗袍店,“以前有三间,现在没有了,只有我一间,有些(师傅)退休了,有些不在啦。”殷师傅亦决定在今年九月退休,他说着退休计划,依旧笑着密密缝,车衣、剪布、弹线、落针、穿针都俐落准确。

店内当眼处有两幅殷家万的画像,皆由学生赠送,其中一幅题有“锦袍缀家 绣巧冠万”,感谢殷师傅多年传承旗袍工艺。(刘永康/大纪元)店内当眼处有两幅殷家万的画像,皆由学生赠送,其中一幅题有“锦袍缀家 绣巧冠万”,感谢殷师傅多年传承旗袍工艺。(刘永康/大纪元)

店内当眼处有两幅殷家万的画像,皆由学生赠送,其中一幅题有“锦袍缀家 绣巧冠万”,感谢殷师傅多年传承旗袍工艺。2013年起,他与一间裁剪专业中心合作开班授徒,教授制作旗袍的基本知识,他现时每星期仍然授课。他指学生对制作旗袍有浓厚兴趣,对他们的成品甚为满意,也佩服他们学习的决心,“要准备很多工具,要买铰剪、浆糊刀、尺等,全部都是自己工具”。殷师傅不抗拒新潮旗袍,“现在年轻人喜欢穿那些,新潮些。我都开心,有人做下去就有希望,接班承传下,不要让它消失。”

采访完后我亦反思,传统的长衫工艺大多是以口述身教传承,这些珍稀的技艺,会否伴随着老师傅的逝去而消失或找到一班知音人一直承传下去?

裁缝师傅殷家万在“上海宝星时装旗袍”店铺前。(刘永康/大纪元) 裁缝师傅殷家万在“上海宝星时装旗袍”店铺前。(刘永康/大纪元)

——转自香港大纪元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