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font print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19日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引自《请葛亮集诫子书》

(注释)1.澹泊:同淡泊,意为清静寡欲。 2.淫慢:放纵、懒散。3.险躁:冒险急躁。4.穷庐:贫者居舍。

(译文〕高尚君子的行为,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简评〕诸葛亮(181一234年),三国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人称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未,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躬耕拢亩,善计谋,通兵法,留心世事。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经刘备“三顾茅庐”聘召,出任刘备主要谋士。在联孙攻曹、取得赤壁大捷之后,又乘机占领荆、益,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之局面,因功拜丞相。刘备死后,受遗诏辅佐刘禅,封为武乡侯。他励精图治,任人唯贤,赏罚必信,并推行屯田,对蜀汉政治、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著作被后人纂编为《诸葛亮集》。他的家教思想的核心是勉志力行。本文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信节录。告诫儿子修身、养德等做人的根本道理,还论述了才、学、志三者的辩证关系。此文言简意赅,字字珠巩,堪称家训中的传世名篇,对后世训诫文章,诸如《颜氏家训》等有较大的影响。

【明心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服装不仅仅是用来遮寒蔽体,还有更深的内涵,中国曾被称为“衣冠上国”,中国的服饰也曾经深远地影响着朝鲜、日本、越南等,曾经的丝绸之路,更将中国的服饰文化远输欧洲。韩服和汉服非常地相像,很多人也不能够区分,为什么传统的韩服会和汉服这么像呢,我们从文化方面来探讨一下。
  • 过来人知道,人一生要经历诸多沟坎。如遇事情不顺心时,会迷惘,会痛苦……不知该如何面对。当捧起他的诗词慢慢品赏时,你会发觉那颗被蒙尘的心,一点点变得清净,他的诗词如一泓甘泉滋润着心田。
  • 现代社会里,对于婚姻,很多女子有种种的烦恼,或是对另一方的失望,或是家庭的争吵,甚至夫妻反目成仇,走上离婚的境地。面对这些痛苦,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看看中国文化里这位女子,如何使自己在婚姻中让身心得到安顿。
  • 蒋中正认为,“‘身者,心之器’。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皆以心为主,故必存养省察,慎独存诚,使此心常湛然清明,公正无偏,不为物欲所蔽,不为感情所胜,不然,如其一有忿怒恐惧或好恶便辟之心存着,则此心就不得其正了,如此最后便难免流为贪戾迷妄,甚至放僻邪侈,一切的错误罪恶,都要由此而生了,所以正心是修身的根本工夫,亦就是‘心正而后身修’的道理。”
  • 现代社会里很多传统都消失了,这也让很多人在婚恋问题上陷入诸多痛苦当中,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传统的婚礼当中蕴含了哪些智慧,给人带来身心的安顿。
  • 蒋公认为要想治理好一国(或一个省,或一个县),就要先从家庭做起,“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先使一家的人,能够明明德,再推而广之,才可使社会上家家户户都能齐一平均,则社会进步,国家亦未有不达于治理的。”
  • 要如何做到明德亲民以止于至善?蒋中正释义曰:“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就是讲止于至善的程序和功效,乃是正心修身的法则,亦是格物致知为学治事的工夫最重要的一段。”
  • 蒋公认为修明“明德”,就是为了存天理,去人欲,保持纯洁灵明的天性,不被后天的习气,后天的物欲所遮蔽。
  • 结婚对每个人来说是人生中最大的一件事了,但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传统婚礼有哪些形式了,所以作为中国人,很多人穿着白纱结婚,或者在婚礼中有很多创新的形式。那么中国传统婚礼承载哪些文化呢,今天我们来和大家谈一谈。
  • 蒋公认为,在当今世界上立国,一定要注重武力,但是真正算得上雄厚、强大的武力,其先决条件“就是一定要有武德,有武力而没有武德,便不能发挥他的正当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