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碎片‧端午忆

林渡渡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1日讯】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每每念起,总有一种莫名的欢喜。三月三风筝满天飞、五月五端午赛龙舟、六月六的晒衣节、七月七牛郎织女来相会的七夕、八月十五花好月圆、九月九重阳 “每逢佳节倍思亲”……

端午节作为盛夏里的一个节日,给我童年的时光带来许多期盼和欢乐,而今回想起来,也是快乐而美妙的。

小时候一年只有两套新衣,新年一套冬衣自不必说。夏衣就是端午前夕,母亲裁好了衣料去裁缝那儿做的。夏天的裙子总是美丽的,给我带来的快乐也大得多。记得有一年母亲给我买了块粉色碎花的棉布做了条连衣裙,当时珍爱得很,首先那花色就很美,像小女孩粉色的梦(女孩子似乎都喜欢粉色的吧?)。不知是不是做得太合身,同学居然说我穿那裙子,小PP特别翘,还说我是故意的。当时很委屈,因为只要我穿裙子同学就说我PP翘。

言归正传,每逢端午的前一两周,母亲便准备好了包粽子的原料,包了第一批粽子。等到端午将至又包了第二批粽子。一次总是包得很多,煮好的粽子一串串晾在屋梁上风干,可以贮存挺久。那段时间,日子也变得丰腴起来,每天总能吃上几个可口的粽子。大都是我喜爱的豆沙棕,老姐喜欢肉棕,但是很少包的,如果豆沙陷不够,才会把五花肉和咸菜放一些进去凑数。后来才知道咸棕容易变质,所以一般人家里比较少做。还有一种就是花生红枣粽,这种包法最简单,把筛好的糯米、花生、红枣搅合在一起即可。很合母亲的脾气,所以家里总有一部分花生粽,吃时蘸些白糖是另一种香甜。

盼啊盼,如火如荼的五月五终于来了。阳光那个烈,粽子那个香哪!走到哪里,空气里总是漂浮一股淡淡的艾叶的清香和粽子的芬芳。那一天几乎都是阳光明媚,有雨的话,也是说来就走的骤雨。

早上上课就不安心了,虽然还带着一个喜欢的豆沙粽当点心吃,心中却念念那新做的花裙子。想着五彩蛋、赛龙舟。这一切要等中午用艾叶煮就的水洗净身子才能穿戴的。回到家,浓郁的艾叶的清香满屋子飘,母亲在逢年过节总是对我们很和气,我们也快活的很,不用害怕做错事被呵斥。饭桌上摆了一盆鸭蛋,黄绿色大大的圆溜溜的鸭蛋,多么诱人啊。而对于粽子我们已不放在眼里了。

扒了几口饭就抢着和弟弟洗澡。带着香草味儿的身子穿上新年的夏衣,心里那个美别提了!尔后便和弟弟争着挑盆里最大最漂亮的鸭蛋,一人只有两个的噢。装进母亲编织的五彩袋里,挂在胸前,急忙忙的背起书包上学去。其实还没有上课,划龙舟已经开始了。学校就在高高的江岸边,赛龙舟的吆喝声声入耳。上课时,同学们根本就心不在焉。校长很好,第二节课会给我们放假。站在岸边的桥上,看着火辣辣的赛龙舟此起彼伏,激动着年少那颗躁动的心。那时的江好宽,水好急呢!划龙舟的壮汉满腔热血地卖命,似乎无穷无尽的美好生活在前方等着我们!

后来一个人在外求学,不会特意去过节,小时热闹而欢喜的节日经常在不经意间水流过去了,可心里对节日更加敏感和钟情。对于端午的记忆只是留下了年少不经事的点滴。直到过节那天,接着别人好意送来的粽子,才恍然又是一年端午将至。

那一年的那一天,北国的夏温温火火的,空气里留着许多春天的气息。走在校园浓密的树荫里,心思也跟这仲夏一样,迷离不定。看着手腕上细细的五彩线,偶尔的洁白的槐花飘落,一种温柔在花香中荡漾开去……

早上正在宿舍吃早点,三哥就来找我了,站在门口,他对我说:“今天是端午节,三哥没有什么好送你的。给你系上五彩线,五天过后把它烧了,可以避邪。”说着还亲自给我系在手腕上。走前还交待我说,今晚他要陪她的女朋友过节,不能陪我了,叫我自个儿好好过。

那条五彩线一直没舍得烧,带了好久好久,可她也像许多心爱的东西一样在无知无觉的日子里失落了。

一晃好多个炎炎夏日又过去了。每逢五月五,流火的日子里,禁不住会想起东北那个三哥,想起校园里那个为爱痴狂的三哥,在足球场上拼杀地高大、矫捷的身影,似乎要发泄他几世的情愁。他不过比我大一点儿,却像个大哥似的呵护当年那个多愁善感的灰姑娘。从断断续续的联络中得知,他离开了那个曾经痴爱的女孩,成家立业,生活事业都挺如意。

偶尔的聊天中,他流露出对初恋的怀念,我知道有的爱是不能忘却的。正如老公说的“我不是一个爱过就算的人。”(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时报编译罗彦杰╱综合六日外电报导〕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六日暂抛歧见,连袂参加在法国西北博曼第地区科尔维尔美军墓地所举行的庄严纪念仪式,向六十年前因参与诺曼第登陆攻势而捐躯的盟军先烈致敬,同时也矢言要捍卫因该战役而形成的跨大西洋联盟。

      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的诺曼第登陆行动,以“攻击发起日”(D-Day)为代号。共有两万三千四百名英美伞兵在这一天空降在法国内陆,随后十三万两千多名士兵则乘登陆艇登陆诺曼第五处海滩。这次的攻势突破了二次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欧陆的封锁防线,成为有史以来最具决定性的战役之一。

      法国总统席哈克六日上午顶着高照的艳阳,欢迎前来科尔维尔美军墓地的美国总统布什,该地埋葬着九千三百八十七具美军阵亡将士。

      两位元首利用D-Day纪念活动,试图为持续低迷的美欧关系注入新活力。批判布什外交政策、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向来不遗余力的席哈克,更趁此机会发表一篇动人的演说,感谢美国参与这次的战役,为纳粹首领希特勒的失败敲响丧钟。

      席哈克站在一排排的墓碑前说:“法国永远不会忘记。它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从纳粹野蛮统治与残暴愚行中解放我们的领土、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大陆而壮烈牺牲的人。它也不会忘记欠美国这个永恒故人的人情。”他强调,法美友谊时至今日仍如当年,双方同盟关系比起当年患难岁月时还要更加巩固。

      布什也向在座的退役老兵们发表演说,一方面述及当年登陆场面的浩大,另一方面也试图缓和跨大西洋联盟的紧张关系。他表示:“我们伟大的自由联盟固若金汤,这在今天仍有其必要。美国愿意为我们的朋友们鞠躬尽瘁。”

      为了对刚刚于五日去世的美国前总统里根表达哀思,法国与美国的国旗也降半旗志哀,更增添仪式的肃穆气氛。拍摄卖座电影“抢救雷恩大兵”的名导史蒂芬史匹柏与主演此片的好莱坞巨星汤姆汉克,也与穿着军装的老兵们同座。

      受邀观礼的宾客包括德国总理施若德、俄罗斯总统普廷、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与首相布雷尔、加拿大总理马丁以及澳洲总理霍华德等人。

  • 1989年之后,在朋友的带动下,我参加了寻访与救助那些遭受当局迫害人士的人道活动。记得是在92年底时,我了解到了刘京生等人的情况,于是匆匆地找去看望刘京生的家属。刘京生等人因对当局在89年屠杀请愿学生和北京市民的暴行强烈不满,团结起来进行抗争,正准备从事纪念“6.4”3周年的活动时,不幸于92年5月间被当局抓捕,都关押进了北京半步桥的警察局看守所内,涉案有16人之多。我了解到这些情况,脑海中还闪出一丝记忆:刘京生,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是不是1978、79年时的北京西单民主墙运动中的那个刘京生呢?在当年的北京民主墙运动时,我是一名刚刚粉碎“四人帮”不久后入学的大学生,亲眼目睹了在北京西单的民主墙上张贴的许多控诉共产党搞的冤狱的大字报,亲眼目睹了有许多的热血青年在民主墙前呼唤中国进行政治变革。后来邓小平对民主墙进行镇压,我听说过有一个北京某公交车队的青年职工叫刘京生,也受到当局迫害,与魏京生等人一同被捕,难道这是同一个人?
  • 亲爱的观众朋友,您现在收看的是热点互动,我是姜光宇。十五年前在天安门广场上发生的那一场以学生为主体的争取民主的爱国运动,最终遭到中共的血腥镇压。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不但没有从记忆中忘却这件事情,反而更多人关注,开始思考这件事情。今天在本集节目中我们请来了著名的时事评论家陈破空先生。至于当年这场民主运动,是在广州方面的主要负责人,想请他来谈谈六四的看法,和六四的历史意义。
  • 刘京生等人从1992年5月间被捕后,就一直处于长期的无理羁押之中,也不开庭,也不许家人探望。金艳明等家属还被强行带去审问,逼迫家属也承认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为此,金艳明致书当局的头面人物、人大进行抗议,并给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写信,控告中国当局对刘京生等人的无理行为。
  • 国防部长李杰今天出席“黄埔建军八十周年史迹特展”致词指出,黄埔军校不仅是培养国军干部的摇篮,黄埔精神更是国军战力的泉源,希望国军官兵不分军种,持续发扬黄埔建军精神,努力落实军队国家化,为国家民族生存发展奋斗。“黄埔建军八十周年史迹特展”上午举行开幕剪彩仪式。李杰指出,后天就是陆军军官学校创校八十周年与黄埔建军八十周年纪念日,回顾八十年的岁月不能算短,年轻一代对黄埔建军可能相当陌生,包括他在内,也所知有限,印象不深,但对亲历建校、东征、北伐历程的年长一辈来说,真是刻骨铭心、记忆犹新。
  • 自由时报记者王钰铃╱专访

      十七岁的嘉义家职学生陈郁琳,一年半前因父亲陈健诚意外受伤成植物人,她与母亲温淑美用亲情击败病魔,唤醒沈睡的父亲,每天谈心电话,医疗过程影像、文字全纪录,不间断的复健,昔日娇弱的女儿,变成了照顾父亲的好帮手,一家人走过生命幽谷,找回重生的喜乐。

      去年一月三日,闪电瞬间滑过电线的刹那,扭转陈家的悲喜,当天陈郁琳放学时,等不到父亲踪影,没想到最后等到了母亲,却带来父亲工作意外电击摔伤,脑部重创昏迷不醒的噩耗。

      坚信父亲会好起来,陈郁琳与母亲不断祈求观世音菩萨保佑,终于将父亲从死神手中抢下,不过却被医生判定为植物人,医生对于复健成果不乐观,周遭亲友也不看好,不过陈郁琳与妈妈坚信,父亲只是累了,休息一下就会醒过来。

      于是陈郁琳住进医院,与看护轮班,为了应付开学后的美发丙级证照检定,她将发型模型头带到病榻旁,边梳头边找有趣的事说给父亲听,她也帮父亲设计发型,在他耳畔称赞、鼓励。

      医治过程,医院三度发出病危通知,但她们不放弃希望,昏迷中的父亲只要听到郁琳的声音,双手就会紧握拳头,唯一的女儿还是父亲潜意识中最挂心的,两次开脑手术前,亲友都会轻声叮咛,女儿还在校门口等待父亲接送,亲孰励父亲旺盛的求生意志,昏迷一个多月后奇迹苏醒。

      盼回父亲后,陈郁琳每天上学利用下课打电话跟父亲说话,热线不间断,下课就冲回家帮父亲按摩、复健、喂药、清理大小便、灌牛奶,当起小老师,教父亲学写字,夜晚与母亲轮替看护。

      那一场意外,是十七岁小女生措手不及的生命历练,她与母亲摸索着未来,唯一的信念是父亲一定会好起来,陈郁琳与母亲将过程写成文章,拍下一大叠复健照片,并以V8记录给父亲看,让父亲填补空白的岁月。

      一天天好转的陈健诚,忘了不少事,说话缓慢的他,指着心口说,女儿的事他都放在心里,现在,陈健诚最爱拖着女儿传承他的修水电手艺,而陈郁琳则是父亲专属的美发师,帮父亲剪头发,刮胡子,负责打理父亲门面。

      父女俩每天固定九点半,手牵手下楼梯去倒垃圾,陈健诚逢人就说自己好帅,因为女儿剪发手艺一流,鬼门关前走一遭,父女更贴心。

  • 这是火龙果的花,
    它的寿命只有一个晚上。
    虽然很短暂,
    但是,生命不在乎长短,
    只要真正的付出,
    岁月就不会虚度。
  • 美国一枚原本是要载送登月太空船升空、但后来没有发射的火箭,在德州(詹森太空中心)虚置多年,经不起岁月的摧残,已经快要变成破铜烂铁;为了把美国太空研究最黄金阶段的遗物保存下来,留给后人缅怀,美国太空总署现在打算把这枚火箭翻新。
  • 辛灏年先生在《谁是新中国》一书中认为,中共政权是专制制度的一种全方位复辟,而文革毛泽东时代又是十七年专制复辟统治的大曝光和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岁月。这是很对的。他又认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革命的诱发没有因果关系。这个见解也很独到。实际上,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并非中共的专利,把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看成是中国共产革命诱发的必然原因,这只是中共或中共御用文人自编的历史和党史中的观点。
  • 一天妹妹带着来校研习的学界朋友到办公室来问我:你知道贵校最美丽的景致在那里?在这里待了不算短的岁月,一时之间还真的回答不上,他手里握着数位像机往窗外取景,是啊!坐北朝南东暖夏凉,我一直生活在如此惬意的环境里,却疏于抬头望望窗外, 一座拱桥屹立不摇坚定而卓越,随风摇曳的柳条不时的轻抚着水面,幸福的五色锦鲤自在的悠游着,还有已经长满了蕨类的石造流泉年年如斯的,日日如斯的逝去终不悔改,是啊!岁岁年年它在叨絮着光阴的故事,而我此刻才有深刻的醒觉,暗自算算还有多少时间能够让我把握,好活出真正的自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