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的碎片‧端午憶

林渡渡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1日訊】對於中國的傳統節日,每每念起,總有一種莫名的歡喜。三月三風箏滿天飛、五月五端午賽龍舟、六月六的曬衣節、七月七牛郎織女來相會的七夕、八月十五花好月圓、九月九重陽 「每逢佳節倍思親」……

端午節作為盛夏裡的一個節日,給我童年的時光帶來許多期盼和歡樂,而今回想起來,也是快樂而美妙的。

小時候一年只有兩套新衣,新年一套冬衣自不必說。夏衣就是端午前夕,母親裁好了衣料去裁縫那兒做的。夏天的裙子總是美麗的,給我帶來的快樂也大得多。記得有一年母親給我買了塊粉色碎花的棉布做了條連衣裙,當時珍愛得很,首先那花色就很美,像小女孩粉色的夢(女孩子似乎都喜歡粉色的吧?)。不知是不是做得太合身,同學居然說我穿那裙子,小PP特別翹,還說我是故意的。當時很委屈,因為只要我穿裙子同學就說我PP翹。

言歸正傳,每逢端午的前一兩周,母親便準備好了包粽子的原料,包了第一批粽子。等到端午將至又包了第二批粽子。一次總是包得很多,煮好的粽子一串串晾在屋樑上風乾,可以貯存挺久。那段時間,日子也變得豐腴起來,每天總能吃上幾個可口的粽子。大都是我喜愛的豆沙棕,老姐喜歡肉棕,但是很少包的,如果豆沙陷不夠,才會把五花肉和鹹菜放一些進去湊數。後來才知道鹹棕容易變質,所以一般人家裡比較少做。還有一種就是花生紅棗粽,這種包法最簡單,把篩好的糯米、花生、紅棗攪合在一起即可。很合母親的脾氣,所以家裡總有一部分花生粽,吃時蘸些白糖是另一種香甜。

盼啊盼,如火如荼的五月五終於來了。陽光那個烈,粽子那個香哪!走到哪裡,空氣裡總是漂浮一股淡淡的艾葉的清香和粽子的芬芳。那一天幾乎都是陽光明媚,有雨的話,也是說來就走的驟雨。

早上上課就不安心了,雖然還帶著一個喜歡的豆沙粽當點心吃,心中卻唸唸那新做的花裙子。想著五彩蛋、賽龍舟。這一切要等中午用艾葉煮就的水洗淨身子才能穿戴的。回到家,濃郁的艾葉的清香滿屋子飄,母親在逢年過節總是對我們很和氣,我們也快活的很,不用害怕做錯事被呵斥。飯桌上擺了一盆鴨蛋,黃綠色大大的圓溜溜的鴨蛋,多麼誘人啊。而對於粽子我們已不放在眼裡了。

扒了幾口飯就搶著和弟弟洗澡。帶著香草味兒的身子穿上新年的夏衣,心裡那個美別提了!爾後便和弟弟爭著挑盆裡最大最漂亮的鴨蛋,一人只有兩個的噢。裝進母親編織的五彩袋裡,掛在胸前,急忙忙的背起書包上學去。其實還沒有上課,划龍舟已經開始了。學校就在高高的江岸邊,賽龍舟的吆喝聲聲入耳。上課時,同學們根本就心不在焉。校長很好,第二節課會給我們放假。站在岸邊的橋上,看著火辣辣的賽龍舟此起彼伏,激動著年少那顆躁動的心。那時的江好寬,水好急呢!划龍舟的壯漢滿腔熱血地賣命,似乎無窮無盡的美好生活在前方等著我們!

後來一個人在外求學,不會特意去過節,小時熱鬧而歡喜的節日經常在不經意間水流過去了,可心裡對節日更加敏感和鍾情。對於端午的記憶只是留下了年少不經事的點滴。直到過節那天,接著別人好意送來的粽子,才恍然又是一年端午將至。

那一年的那一天,北國的夏溫溫火火的,空氣裡留著許多春天的氣息。走在校園濃密的樹蔭裡,心思也跟這仲夏一樣,迷離不定。看著手腕上細細的五彩線,偶爾的潔白的槐花飄落,一種溫柔在花香中蕩漾開去……

早上正在宿舍吃早點,三哥就來找我了,站在門口,他對我說:「今天是端午節,三哥沒有什麼好送你的。給你繫上五彩線,五天過後把它燒了,可以避邪。」說著還親自給我繫在手腕上。走前還交待我說,今晚他要陪她的女朋友過節,不能陪我了,叫我自個兒好好過。

那條五彩線一直沒捨得燒,帶了好久好久,可她也像許多心愛的東西一樣在無知無覺的日子裡失落了。

一晃好多個炎炎夏日又過去了。每逢五月五,流火的日子裡,禁不住會想起東北那個三哥,想起校園裡那個為愛癡狂的三哥,在足球場上拚殺地高大、矯捷的身影,似乎要發洩他幾世的情愁。他不過比我大一點兒,卻像個大哥似的呵護當年那個多愁善感的灰姑娘。從斷斷續續的聯絡中得知,他離開了那個曾經癡愛的女孩,成家立業,生活事業都挺如意。

偶爾的聊天中,他流露出對初戀的懷念,我知道有的愛是不能忘卻的。正如老公說的「我不是一個愛過就算的人。”(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時報編譯羅彥傑╱綜合六日外電報導〕十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六日暫拋歧見,連袂參加在法國西北博曼第地區科爾維爾美軍墓地所舉行的莊嚴紀念儀式,向六十年前因參與諾曼第登陸攻勢而捐軀的盟軍先烈致敬,同時也矢言要捍衛因該戰役而形成的跨大西洋聯盟。

      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的諾曼第登陸行動,以「攻擊發起日」(D-Day)為代號。共有兩萬三千四百名英美傘兵在這一天空降在法國內陸,隨後十三萬兩千多名士兵則乘登陸艇登陸諾曼第五處海灘。這次的攻勢突破了二次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對歐陸的封鎖防線,成為有史以來最具決定性的戰役之一。

      法國總統席哈克六日上午頂著高照的艷陽,歡迎前來科爾維爾美軍墓地的美國總統布什,該地埋葬著九千三百八十七具美軍陣亡將士。

      兩位元首利用D-Day紀念活動,試圖為持續低迷的美歐關係注入新活力。批判布什外交政策、特別是伊拉克戰爭向來不遺餘力的席哈克,更趁此機會發表一篇動人的演說,感謝美國參與這次的戰役,為納粹首領希特勒的失敗敲響喪鐘。

      席哈克站在一排排的墓碑前說:「法國永遠不會忘記。它永遠不會忘記那些為從納粹野蠻統治與殘暴愚行中解放我們的領土、我們的家鄉、我們的大陸而壯烈犧牲的人。它也不會忘記欠美國這個永恆故人的人情。」他強調,法美友誼時至今日仍如當年,雙方同盟關係比起當年患難歲月時還要更加鞏固。

      布什也向在座的退役老兵們發表演說,一方面述及當年登陸場面的浩大,另一方面也試圖緩和跨大西洋聯盟的緊張關係。他表示:「我們偉大的自由聯盟固若金湯,這在今天仍有其必要。美國願意為我們的朋友們鞠躬盡瘁。」

      為了對剛剛於五日去世的美國前總統裡根表達哀思,法國與美國的國旗也降半旗誌哀,更增添儀式的肅穆氣氛。拍攝賣座電影「搶救雷恩大兵」的名導史蒂芬史匹柏與主演此片的好萊塢巨星湯姆漢克,也與穿著軍裝的老兵們同座。

      受邀觀禮的賓客包括德國總理施若德、俄羅斯總統普廷、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首相布雷爾、加拿大總理馬丁以及澳洲總理霍華德等人。

  • 1989年之後,在朋友的帶動下,我參加了尋訪與救助那些遭受當局迫害人士的人道活動。記得是在92年底時,我瞭解到了劉京生等人的情況,於是匆匆地找去看望劉京生的家屬。劉京生等人因對當局在89年屠殺請願學生和北京市民的暴行強烈不滿,團結起來進行抗爭,正准備從事紀念“6.4”3周年的活動時,不幸於92年5月間被當局抓捕,都關押進了北京半步橋的警察局看守所內,涉案有16人之多。我瞭解到這些情況,腦海中還閃出一絲記憶:劉京生,這個名字怎麽這麽熟悉,是不是1978、79年時的北京西單民主牆運動中的那個劉京生呢?在當年的北京民主牆運動時,我是一名剛剛粉碎“四人幫”不久後入學的大學生,親眼目睹了在北京西單的民主牆上張貼的許多控訴共産黨搞的冤獄的大字報,親眼目睹了有許多的熱血青年在民主牆前呼喚中國進行政治變革。後來鄧小平對民主牆進行鎮壓,我聽說過有一個北京某公交車隊的青年職工叫劉京生,也受到當局迫害,與魏京生等人一同被捕,難道這是同一個人?
  • 親愛的觀眾朋友,您現在收看的是熱點互動,我是姜光宇。十五年前在天安門廣場上發生的那一場以學生為主體的爭取民主的愛國運動,最終遭到中共的血腥鎮壓。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們不但沒有從記憶中忘卻這件事情,反而更多人關注,開始思考這件事情。今天在本集節目中我們請來了著名的時事評論家陳破空先生。至於當年這場民主運動,是在廣州方面的主要負責人,想請他來談談六四的看法,和六四的歷史意義。
  • 劉京生等人從1992年5月間被捕後,就一直處於長期的無理羈押之中,也不開庭,也不許家人探望。金豔明等家屬還被強行帶去審問,逼迫家屬也承認一些莫須有的罪名。爲此,金豔明致書當局的頭面人物、人大進行抗議,並給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寫信,控告中國當局對劉京生等人的無理行爲。
  • 國防部長李傑今天出席「黃埔建軍八十週年史蹟特展」致詞指出,黃埔軍校不僅是培養國軍幹部的搖籃,黃埔精神更是國軍戰力的泉源,希望國軍官兵不分軍種,持續發揚黃埔建軍精神,努力落實軍隊國家化,為國家民族生存發展奮鬥。「黃埔建軍八十週年史蹟特展」上午舉行開幕剪綵儀式。李傑指出,後天就是陸軍軍官學校創校八十週年與黃埔建軍八十週年紀念日,回顧八十年的歲月不能算短,年輕一代對黃埔建軍可能相當陌生,包括他在內,也所知有限,印象不深,但對親歷建校、東征、北伐歷程的年長一輩來說,真是刻骨銘心、記憶猶新。
  • 自由時報記者王鈺鈴╱專訪

      十七歲的嘉義家職學生陳郁琳,一年半前因父親陳健誠意外受傷成植物人,她與母親溫淑美用親情擊敗病魔,喚醒沈睡的父親,每天談心電話,醫療過程影像、文字全紀錄,不間斷的復健,昔日嬌弱的女兒,變成了照顧父親的好幫手,一家人走過生命幽谷,找回重生的喜樂。

      去年一月三日,閃電瞬間滑過電線的剎那,扭轉陳家的悲喜,當天陳郁琳放學時,等不到父親蹤影,沒想到最後等到了母親,卻帶來父親工作意外電擊摔傷,腦部重創昏迷不醒的噩耗。

      堅信父親會好起來,陳郁琳與母親不斷祈求觀世音菩薩保佑,終於將父親從死神手中搶下,不過卻被醫生判定為植物人,醫生對於復健成果不樂觀,周遭親友也不看好,不過陳郁琳與媽媽堅信,父親只是累了,休息一下就會醒過來。

      於是陳郁琳住進醫院,與看護輪班,為了應付開學後的美髮丙級證照檢定,她將髮型模型頭帶到病榻旁,邊梳頭邊找有趣的事說給父親聽,她也幫父親設計髮型,在他耳畔稱讚、鼓勵。

      醫治過程,醫院三度發出病危通知,但她們不放棄希望,昏迷中的父親只要聽到郁琳的聲音,雙手就會緊握拳頭,唯一的女兒還是父親潛意識中最掛心的,兩次開腦手術前,親友都會輕聲叮嚀,女兒還在校門口等待父親接送,親孰勵父親旺盛的求生意志,昏迷一個多月後奇蹟甦醒。

      盼回父親後,陳郁琳每天上學利用下課打電話跟父親說話,熱線不間斷,下課就衝回家幫父親按摩、復健、餵藥、清理大小便、灌牛奶,當起小老師,教父親學寫字,夜晚與母親輪替看護。

      那一場意外,是十七歲小女生措手不及的生命歷練,她與母親摸索著未來,唯一的信念是父親一定會好起來,陳郁琳與母親將過程寫成文章,拍下一大疊復健照片,並以V8記錄給父親看,讓父親填補空白的歲月。

      一天天好轉的陳健誠,忘了不少事,說話緩慢的他,指著心口說,女兒的事他都放在心裡,現在,陳健誠最愛拖著女兒傳承他的修水電手藝,而陳郁琳則是父親專屬的美髮師,幫父親剪頭髮,刮鬍子,負責打理父親門面。

      父女倆每天固定九點半,手牽手下樓梯去倒垃圾,陳健誠逢人就說自己好帥,因為女兒剪髮手藝一流,鬼門關前走一遭,父女更貼心。

  • 這是火龍果的花,
    它的壽命只有一個晚上。
    雖然很短暫,
    但是,生命不在乎長短,
    只要真正的付出,
    歲月就不會虛度。
  • 美國一枚原本是要載送登月太空船升空、但後來沒有發射的火箭,在德州(詹森太空中心)虛置多年,經不起歲月的摧殘,已經快要變成破銅爛鐵;為了把美國太空研究最黃金階段的遺物保存下來,留給後人緬懷,美國太空總署現在打算把這枚火箭翻新。
  • 辛灝年先生在《誰是新中國》一書中認為,中共政權是專制制度的一種全方位復辟,而文革毛澤東時代又是十七年專制復辟統治的大曝光和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歲月。這是很對的。他又認為,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革命的誘發沒有因果關係。這個見解也很獨到。實際上,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並非中共的專利,把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看成是中國共產革命誘發的必然原因,這只是中共或中共禦用文人自編的歷史和黨史中的觀點。
  • 一天妹妹帶著來校研習的學界朋友到辦公室來問我:妳知道貴校最美麗的景緻在那裡?在這裡待了不算短的歲月,一時之間還真的回答不上,他手裡握著數位像機往窗外取景,是啊!坐北朝南東暖夏涼,我一直生活在如此愜意的環境裡,卻疏於抬頭望望窗外, 一座拱橋屹立不搖堅定而卓越,隨風搖曳的柳條不時的輕撫著水面,幸福的五色錦鯉自在的悠遊著,還有已經長滿了蕨類的石造流泉年年如斯的,日日如斯的逝去終不悔改,是啊!歲歲年年它在叨絮著光陰的故事,而我此刻才有深刻的醒覺,暗自算算還有多少時間能夠讓我把握,好活出真正的自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