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圣山》评介

藏人美丽生命中升腾起的金色圣火

萧芍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袁红冰说:世界上最美的景色就在青藏高原;
袁红冰说:世界上最美的轮廓就是藏族汉子的脸;
袁红冰说:世界上最美的颜色就在藏族少女黑玉般的眼睛里;
……

《金色的圣山》由袁红冰所着,是一部关于藏传佛教以及藏人圣洁的精神生活的小说,书中展现了他所说的这些世间美的极致。

一九六六年,在西藏雪域高原的甘丹寺前裸露出地面的一块红色巨石上,为了证明藏传佛教肮脏愚昧,因而应当被消灭,共产党汉人强迫一对僧人男女当众性交。血也洗不去的耻辱却孕育出一个高贵而俊美的生命──贝吉多杰。

为避免儿子为自己屈辱的生命开端痛苦,女僧在贝吉多杰十七岁时,将他送进哲蚌寺,要求他落发为僧,此时贝吉多杰已经心有所爱,他将十四岁的珠牡领到甘丹寺他生命起源的那块巨石前,索要珠牡的心:“我已经遵照母亲的意愿,在佛前立誓遵守僧人的戒律。但--只要你把心给我,我就立刻脱下僧袍,与你相伴,到藏北无人区深处去开辟我们的命运。哪怕因此而死后下地狱,转生为畜牲,受尽万般苦难,也心甘情愿。如果你拒绝我,从此之后,我就不再让任何女人向我注视。”

还处在蒙昧状态的少女面对峻峭的雄性之美发出本能的抗拒,“不──”。贝吉多杰从深红的僧袍下抽出雪亮的藏刀,将锋刃劈斩在自己的脸上,皈依佛门。坚守圣洁的佛心,还是选择复仇的激情,从此成为贝吉多杰无可回避的宿命。

一年之后,珠牡长大。她明白了贝吉多杰向她索要心的意义,于是重返拉萨,可是此时她得到的答案只能是拒绝。从此,渴慕高贵英雄男儿的心使她不断地追寻着贝吉多杰生命的痕迹,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的统治下,藏人因虔诚的宗教信仰而遭受的悲惨命运。《金色的圣山》的一条主线就围绕着珠牡与贝吉多杰苦难而凄美的命运惊心动魄地展开。

白帆,一位对当代精神普遍堕落的汉人及其俗媚的文化深深厌倦的哲人,从北京踏上了青藏高原以寻找高贵而真实的生命与灵魂。在漫漫的旅途中,他邂逅了索朗白牡,一位为了洗净爱人被共产党唯物主义哲学污染了的心,前往岗仁波钦峰朝圣的藏姑娘;邂逅了为寻找心灵的家园而徘徊于北京和拉萨之间的珠牡;邂逅了清秀俊美,为了避免思念的心疼而将自己献祭给高原上金色鹰王的纯洁的少女达娃;邂逅了真诚的藏族小伙子;邂逅了为心中的信仰而无视艰难的朝圣者……白帆的足迹,是《金色的圣山》的另一条故事主线,雪域高原上被共产党从思想、文化上逐步灭绝的藏人的生命美随之呈现在读者面前。

《金色的圣山》故事结构引人入胜,人物刻画细腻生动。在作者袁红冰华美绝伦的文字中,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及人文景致或宁静、或奔放、或神圣、或荒凉,美得令人屏息神往──岗仁波钦峰奇丽的王者气概,玛旁雍措圣湖盈盈闪烁的波光,喜马拉雅连绵的雪峰,仿若狂风与雷电在山峰上雕刻出的王冠的布达拉宫,色拉寺僧侣们生动的辩经,藏人独特而神圣的天葬,一切都如此栩栩如生,令人不得不沉醉其中;与雪域高原的美触目惊心地对照的,却是藏民族世代信奉的藏传佛教所受的摧残,和与之相连的圣洁的生活方式的湮灭:一九五九年共产党入侵西藏时,藏军的浴血反抗;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共产党对藏传佛教的灭绝人性的毁灭性摧毁;六十年代以来,共产党通过“汉化”西藏人以达到种族灭绝的真实目的;藏人因坚守自己的精神信仰,恪守对自己宗教领袖达赖喇嘛的崇敬而遭受迫害的真相;苦修者为给被共产党日渐摧毁的民族保留一颗净洁的佛心,从而使佛光不致在雪域高原上凋残,而只有将自己封闭在山洞中的悲凉……任何一颗善良的心,都会因藏人如此凄惨的命运而悲恸!而不平!

《金色的圣山》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可以称为藏人命运史诗的小说,通过艺术的形式,藏人的美丽、高贵,与真诚的民族风格得以体现与保存。书中对西藏的命运的思考及藏传佛教的描述,使《金色的圣山》意蕴深沉。《金色的圣山》就是藏人美丽的生命中升腾起的金色的圣火,记录着藏人真实的心灵历程。每一位热爱西藏,关心雪域高原未来命运的人都应该一读。@
(http://www.dajiyuan.com)(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话讲“妖不胜德”,在《西游记》中,作者对一些小妖出场的描述也很真实生动且耐人思量。
  • 不一时,将出酒肴,无非鱼肉之类。二人对酌。朱恩问道:“大哥有几位令郎?”施复答道:“只有一个,刚才二岁,不知贤弟有几个?”朱恩道:“止有一个女儿,也才二岁。”便教浑家抱出来,与施复观看。朱恩又道:“大哥,我与你兄弟之间,再结个儿女亲家何如?”施复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两下联了姻事,愈加亲热。杯来盏去,直饮至更余方止。
  • 这首诗引着两个古人阴骘的故事。第一句说:“还带曾消纵理纹。”乃唐朝晋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时,一贫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风鉴,以决行藏。那相士说:“足下功名事,且不必问。更有句话,如不见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岂敢见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纵理纹入口,数年之间,必致饿死沟渠。”连相钱俱不肯受。裴度是个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 话休烦絮。一日张孝基有事来到陈留郡中,借个寓所住下。偶同家人到各处游玩。末后来至市上,只见个有病乞丐,坐在一人家檐下。那人家驱逐他起身。张孝基心中不忍,教家人朱信舍与他几个钱钞。那朱信原是过家老仆,极会鉴貌辨色,随机应变,是个伶俐人儿。当下取钱递与这乞丐,把眼观看,吃了一惊,急忙赶来,对张孝基说道:“官人向来寻访小官人下落。适来丐者,面貌好生厮像。”张孝基便定了脚,分付道:“你再去细看。若果是他,必然认得你。且莫说我是你家女婿,太公产业都归于我。只说家已破散,我乃是你新主人,看他如何对答,然后你便引他来相见,我自有处。”
  • 说这汉末时,许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过名善,真个田连阡陌、牛马成群,庄房屋舍,几十余处,童仆厮养,不计其数。他虽然是个富翁,一生省俭做家,从没有穿一件新鲜衣服、吃一味可口东西;也不晓得花朝月夕,同个朋友到胜景处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时八节,备个筵席,会一会亲族,请一请乡党。终日缩在家中,皱着两个眉头,吃这碗枯茶淡饭。一把匙钥,紧紧挂在身边,丝毫东西,都要亲手出放。房中桌上,更无别物,单单一个算盘、几本账簿。身子恰像生铁铸就、熟铜打成,长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积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费。正是:世无百岁人,枉作千年调。
  • 这八句诗,奉劝世人公道存心,天理用事,莫要贪图利己,谋害他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自然不佑。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着大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生意尽好。不几年,攒上好些家私。韦德年长,娶了邻近单裁缝的女儿为媳。那单氏到有八九分颜色,本地大户,情愿出百十贯钱讨他做偏房,单裁缝不肯,因见韦家父子本分,手头活动,况又邻居,一夫一妇,遂就了这头亲事。
  • 话说宋朝汴梁有个王从事,同了夫人到临安调官,赁一民房。居住数日,嫌他窄小不便。王公自到大街坊上寻得一所宅子,宽敞洁净,甚是像意。当把房钱赁下了。归来与夫人说:“房子甚是好住,我明日先搬了东西去,临完,我雇轿来接你。”
  • 话说浙江嘉兴府长水塘地方有一富翁,姓金,名钟,家财万贯,世代都称员外。性至悭吝,平生常有五恨,那五恨: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自家,四恨爹娘,五恨皇帝。
  • 话说杀人偿命,是人世间最大的事,非同小可。所以是真难假,是假难真。真的时节,纵然有钱可以通神,目下脱逃宪网,到底天理不容,无心之中自然败露;假的时节,纵然严刑拷掠,诬伏莫伸,到底有个辩白的日子。假饶误出误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无罪的却命绝于囹圄、刀锯之间,难道头顶上这个老翁是没有眼睛的么?
  • 且说徐言弟兄等阿寄转身后,都笑道:“可笑那三娘子好没见识,有银子做生意,却不与你我商量,倒听阿寄这老奴才的说话。我想他生长已来,何曾做惯生意?哄骗孤孀妇人的东西,自去快活。这本钱可不白白送落。”徐召道:“便是当初阖家时,却不把出来营运,如今才分得,即教阿寄做客经商。我想三娘子又没甚妆奁,这银两定然是老官儿存日,三兄弟克剥下的,今日方才出豁。总之,三娘子瞒着你我做事,若说他不该如此,反道我们妒忌了。且待阿寄折本回来,那时去笑他!”正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