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好奇

文/(玨木)涵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悦读‧阅读】

一直是个好奇的人。

有一个假日,和朋友一起逛街。看到有人在排队,队伍很长,直排到马路上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啊?原来是个餐厅。客人太多了,等待的客人更多,不得不如此。

发现了一家不错的餐厅

到底是怎样的美食,需求者如此之众?后来忍不住找了一个非假日,而且提早到,务必要好好吃它一顿不可。

其实,只是一家卖咖喱餐的,室内的陈设布置都很简洁。餐点上来了,称得上精致可口,吃起来清爽而不腻。没有杂七杂八的配料,但觉原汁原味的吸引人;就连饭后的甜点都显得芳香柔美,像一个美丽的句点。

近些年来,社会的景气不是那么好,很多店都关门了,收入的减少,也让人们更加精打细算了起来。而这家店还能门庭若市,一遇假日,排队等候用餐的人这么多,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它的价码不高,菜做得好而且有特色,在加上邻近车站,交通便捷,难怪钱潮跟着人潮涌来。

我还要了这家店的名片,打算改天也约其他的朋友一起来尝尝。

因为好奇,居然让我发现了一家不错的餐厅,感觉也挺好的。

看出平凡中隐藏的深意

因为好奇,我老是张大眼睛,四处观望,也从而发现生活中更多的趣味和美好。

我常想:我的好奇或许来自遗传,妈妈就是个十分好奇的人。

还记得,我们刚从南部乡下搬到台北不久,有一天,妈妈从外头进来,很有兴味的跟我说:“你知道吗?台北人很奇怪呢!盆栽里种的是塑胶花!”

唉!妈妈的好眼力,在小巷子里游走闲逛时,竟然眼尖地看出人家屋檐下的盆栽,不是鲜花而是塑胶花,也可称得上是观察入微了。

有好些年,我们常看相同的书,而后一起讨论。她常有特殊的观点,能看出我所未见的,令我叹服不已。

她的聪慧为我所不及,也难怪我的朋友们一遇到她,就忙着跟她说话去,完全忘了旁边还有一个我呢!而事后的评语居然是:“你实在远不如你的母亲呢!”

我也只得俯首称是,不辩一辞。

有着妈妈的用心带领,我的人生顺遂多过困蹇,欢乐多于愁苦。因为,好奇的妈妈,总能为我指出平淡背后的隽永,平凡中所隐藏的深意。

也由于如此,每当有人揶揄我是个“好奇宝宝”时,我都以为那是对我的赞美呢! ◇

文/(玨木)涵


【赏析深究】

文/陈亚南

有人说:你想要了解哪位作家,就去阅读他的作品。

作家常常有意的或是无意的写到自己,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种种……其实这也是说自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

介绍自己

这篇〈因为好奇〉就是作者有意写自己的人物文章。

写自己可以有很多角度,全方位来写,从家庭、出生、求学、专长、嗜好、理想、奋斗……写起,成为一篇自传或一本传记,比如《居礼夫人传》、《半导体教父张忠谋传》。也可以只撷取最能表现自己的一小部分,如个性、喜好……来介绍自己,小而美、精而诚,也是一篇不错的人物文章。

这篇〈因为好奇〉就是采取后者的角度。

也许你想问:哪一种角度比较好?

艺术的手法是千变万化的。壮伟的场面,不只是仰角才能体现,俯角也同样可以体现。写作是艺术的一环,同样的,只要你从取材的角度多玩味,找出独具匠心的一面,就能顿生光彩。

点出个性

我们来看看这篇介绍自己的文章〈因为好奇〉,作者(guw2mx4)涵只想和读者分享她“好奇”个性里的趣味事。

逛街多平常的事,好奇的她,见大排长龙不免好奇;发现新餐厅,又见食客人潮涌来而好奇;因为好奇,老是张大眼睛,四处观望。怎么会有这么个“好奇”的个性?老天怎么给的?

对!对!来自遗传,妈妈就是个十分好奇的人。

文章取材构思到这儿、写到这儿,当然要叙述一点家庭生活,要叙述一点儿那位好奇母亲,并且归结些结论─这种个性对人生的作用。她用旁观写母亲的角度看好奇的妙处,并做一结论:

“她常有特殊的观点,能看出我所未见的,令我叹服不已。她的聪慧为我 所不及……”

“因为,好奇的妈妈,总能为我指出平淡背后的隽永,平凡中所隐藏的深意。”

“每当有人揶揄我是个‘好奇宝宝’时,我都以为那是对我的赞美呢!”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个性上认识一个人要比外貌更实在,更有趣。这样的角度介绍自己,同样的也更令人难忘。

最后,我们来评鉴一下这篇文章,给它一个评语:自然。

像小河潺湲,毫不勉强,绝不做作,从从容容,浑然天成,这就是自然。有一位文章评论家说得好:“像小鸡一样破壳而出,他动起笔来只有感到愉快;意思很容易互相承续着,风格一定是既自然而又流畅。” ◇

【写作教室】

“每当有人揶揄我是个‘好奇宝宝’时,我都以为那是对我的赞美呢!”

((玨木)涵)自诩为“好奇宝宝”,我们能够想像她每天忙碌探索的神情,和她发现新事物后的快乐,“好奇”可以说是她生命的剪影。

亲爱的读者,阁下您只有一个名字吗?何妨试着给自己取个别名、外号,或是表露心迹,或是分享趣事,或是用来自期自勉,或者干脆是新学期开始的另类自我介绍。

请以“叫我○○○○”为题,写篇文章吧!

摘自《生活中找钻石》正中书局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十七世纪起,法国人便不断地造访中国,无论往昔造访的理由为何,今日大底是宗教、军事、商业或艺术。法国对中国的这种狂热,并未将台湾排除在外;十九世纪末法国远征台湾未竟其功的经验,及今日与台湾的文化经济交流,都让西方发现,台湾是一个中华文明未受革命摧残的真正中国。
  • 中国所呈现的整体形象,并不协调:中共文宣影片所强调形塑的是成功、进步、稳定及和谐,但影像却是经济跃进、暴发户新贵及悲惨平民交叉呈现。当影像出现贫苦的农民、百受凌辱的移民、遭排挤的劳工,以及孤独老人与病人时,影片都以“我们正处过渡时期”一语带过。这不正是昔日导致中国帝王逊位时所呈现之民心涣散的景象?
  • 正如威儿玛‧瓦历斯透过莎,较年轻的那个婆婆说的:“我的意志力比我的身体知觉还要强大。”这句话,从原始洞窟到现代职场,在所有人类群聚型态里,都可轻易找到拥护者,也可轻易成为艰难处境时的救赎。
  • 两个老婆婆静静的坐了很久。最后莎开口了:“可是你们也许会在我们最需要你们的时候,再一次抛弃我们?”达古花了一些时间想要怎么回答,心想要是酋长在这里回答问题就好了,因为酋长对于回答这样的问题比他有经验多了。
  • 人生目的何在?生命意义何在?人间真理何在?这类“大哉问”的问题,正是本书所探讨的主题。

    处在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的无常世界中,人如何面对困境?如何活下去?在人生列车即将抵达终站时,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 在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1843~1916)的短篇小说《中间岁月》(The Middle Years)中,主角是面临死亡的作家,由一位年轻医生照料着,这位医生心中怀着成为作家的秘密愿望。作家想要以治疗者与艺术家的身份为医生指点迷津,透露关于生命与世界的唯一真理:“我们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尽自己所能,付出所有。我们的怀疑就是我们的热情,而热情是我们的任务。”
  • 我第一次遇见马修,是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市雪谦寺后方的小房间里,他正躬着背挤在电脑前。当时马修正指导着ㄧ群僧侣,努力的把经文打入电脑,这些传统的经文都是用手刻在长方形的木块上,然后再用刻好的木块印在纸页上;而现在这群僧侣正运用一种特殊设计的藏文字体,把经文一字一字的打入电脑中。
  • 自由的定义是做自己的主人。对许多人来说,这代表行动的自由、行为的自由、意见的自由,让他们有机会完成自己订定的人生目标。这种信念主要是从外在来定义自由,完全没有顾到内心中念头的独裁性。这种对自由的定义在西方世界很寻常,认为自由就是为所欲为,根据冲动而行。这其实是蛮奇怪的想法,因为如此一来,我们反而成为念头的玩物,任由干扰心的念头来支配自己,我们像山头上的草,风怎么吹,草怎么倒。
  • 我一直是喜欢阅读和写作的,从其中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乐趣,它让我拥有一个更为丰美的心灵和相当精彩的人生。而教书多年,我心中确实有很多的想法,尤其,在国文的教学上,如何提升他们的程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