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心淡人自乐

贯明
font print 人气: 163
【字号】    
   标签: tags: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经常为自己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而烦恼。虽然他们很想摆脱烦恼,却找不到烦恼的真正根源在哪里。如果向他们询问生气或者不快乐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下面的理由:老板太刻薄,所交的朋友对自己不忠诚,孩子太不争气而没有进入名校,以及老公或家长太过吝啬给的零用钱太少等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把个人的得失看得很重,而且都认为自己的烦恼完全来自于他人的错误,却没有人去真正反省自己的任何缺点或过失。

对于一般人来讲,在欲望面前都非常脆弱,很难抵挡住人世间的各种诱惑。然而,人对金钱或物质的欲望一旦无休止的膨胀起来,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的心性。人的欲望是永远没有止境的,一个人如果不能看透生命的本质,至死也离不开欲望,一生也摆脱不了烦恼,因为命运往往在满足了一个人的欲望的同时,又塞给他一个更难满足的新的欲望。只有那些走上了返本归真之路的修炼人,才能彻底的放下名利之心,永远脱离人世间的烦恼。

相传在唐朝时期,肃宗皇帝为心中的各种烦恼所困,逐拜南阳的慧忠禅师为“国师”,希望他能为自己排忧解难。有一天,肃宗问禅师:“朕如何才能得到佛法?” 慧忠回答说:“佛在自己心中,他人无法给予!陛下看到殿外空中的那一片彩云了吗?能不能让侍卫把它摘下来放在大殿里?” 肃宗无奈的答道:“当然不能!” 慧忠又感叹的说:“世人求佛,有的人为了让佛祖保佑求得功名;有的人为了求财富、求长寿;有的人为了摆脱心灵的责问,真正为了修佛而求佛的能有几个?” 肃宗听后又问禅师:“怎样才能拥有佛的法身?”慧忠答道:“欲望让陛下有这样的想法!不思静修把生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空想上,几十年醉死梦生下来之后,到头来不过是腐尸与白骸而已,何苦呢?”“哦!如何能不烦恼不忧愁呢?”肃宗皇帝退而求次的问道。慧忠爽朗的回答说:“不烦恼的人,看自己很清楚,即使一心向佛,也决不会自认是清静佛身,仍然经常自我反省。只有烦恼的人才整日想摆脱烦恼。修行的过程是心地明朗的过程,无法让别人替代。放弃自身的欲望,放弃一切想得到的东西,其实你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由此看来,即使是贵为皇帝,虽然他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也仍然还有很多满足不了的欲望。那么作为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来讲,如果不懂得主动放弃,他的欲望可能会更多。有欲望而不能满足必然心生烦恼,那将是无法解脱的。心淡人自乐,懂得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就能远离烦恼,度过一个自由自在的人生。 @*

更多: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名句中的人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人云:“相由心生,相随心灭”。当我走上了修炼的道路之后,静观周围的同修发现每一个人都心地善良、眉清目秀。修炼的人处处以“真、善、忍”的心性标准要求自己,行为举止端庄大方、庄严如佛,无论男女老少都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一群人。有时观察身边的初生婴儿,一个个纯真无邪。然而随着孩子日后的成长和各种不良风气的熏染,他们在社会上开始形成后天的意识和观念,先天的纯真善良随之一点点的消蚀,人的外貌也随之改变。心怀恶念的人通常面目狰狞可憎,满口脏言粗话;有善心的人则面貌柔和光亮,一言一行都给人以温暖和蔼的感觉。恶人无法装出善相,观其瞳而知其心,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能照见其的内心善恶美丑。静看岳飞、文天祥等忠臣义士的画像,面相神情中充满着浩然正气;再看江魔头对着香港年轻女记者发怒的电视镜头,活脱脱就是一副魔鬼转世的丑恶嘴脸。
  •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贵在与人为善,尽可能向他人提供方便,尽量给予他人帮助。可以说,宽以待人是一个道德水准较高的表现。对于别人的好事,要极力给予支持和赞赏;对于别人的坏事,不要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
  • 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思是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总是忧愁悲伤。因为心性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内心容量的大小,所以要想达到心胸宽广的思想境界,就必须先修好自己的品德,看淡人世间的名利得失,平时保持一个平静祥和的心态。只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才能在遭到误解或恶语中伤时坦然面对,无怨无恨。
  • 【大纪元12月30日讯】随着博客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网络博客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在网络博客上,人们通常记录的都是平凡的日常活动和人生感悟,但英国一个3岁女童的抗癌经历却尤为突出,数以千计的人被女童的拚搏精神所感动,萨曼莎因此被人们誉为英国“最勇敢的博客”。
  • 尽管古往今来,东西方都流传着很多修行人往深山老林的庙寺道院里一呆就此与世隔绝了,或者是有好些类似鲁宾逊飘流记的故事的,但是不管怎么说,那些人充其量还只是他们一生之中的一段过程而已。二人为伍,三人成群,为众,短暂的接触或长时间的交往与相处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其实,生而为人终究还是没有办法穷其一生完全都离群而索居的,尤其是生在当代的人们更是困难重重了。
  • 人活着就会有所追求,然而世上最值得追求的东西是什么?却很少有人用自己的头脑去认真思考过。大多数人不过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看到别人追求什么,自己也仿效着去追求什么。与一些青年朋友谈到人生的理想时,有些人认为金钱财富很重要,没有金钱财富就不能幸福,所以值得一生去追求;也有人认为名声很重要,一旦成为名人之后金钱财富就自然滚滚而来;还有人说,权势更值得去追求,因为拥有了权力之后就可以名利双收了……这样的议论听起来很俗气,人们也很难想到更高的目标是什么,很少听到有人把高尚的道德品质或完美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
  • 以前有一些亲朋好友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他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出于同情心,逢年过节时我经常寄一些钱给他们。原来的想法只是想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时间一久才发现寄钱并没有使他们的经济状况得到改观,相反却使他们产生了依赖心,这时我才感到寄钱不如教他们一些赚钱的方法。此外,一时阻止一个人做坏事比较容易,但是要想改变一个人做坏事的心就很难了。古语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由此可见让一个人弃恶从善的难度很大。而一个人如果不能真正从内心弃恶从善,在人看不见的地方他仍然会做坏事。
  • 在走上修炼的道路之前,我不仅没有任何文艺创作的经验,而且由于生长在中国大陆那样的学习环境中,小时候各种政治运动接连不断,因此连中文也没有学好,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总感到有些词句半懂不懂。然而,自从走上了修炼的道路之后,心灵在佛法中开智开慧,在文艺创作方面也有了一种无师自通的感觉,经常在头脑中自动的涌现出许多优雅的诗句与灵感,所写的诗歌和散文自然而成,几乎都是自动的从心中流淌出来的心声,而没有经过任何刻意的构思和创作。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