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人体常见的结石,它突如其来的剧痛与生产的疼痛不相上下。近年来,因饮食趋于丰盛及西化,导致罹患肾结石的人口日渐增多,提醒民众,应对此症多一分认识及多一分预防。
尿液从肾脏到输尿管、膀胱、尿道的过程中,都能因某些因素,以致一些代谢废物无法排除而沉淀,产生结石。有些人结石在身,却可能自动排出或终身不受影响;但有些人却会因突然发生的剧痛而痛不欲生或须接受手术。
肾结石的致因
造成肾结石的因素很多,通常它的发生原因与遗传、年龄、性别、地区性、环境、气候、新陈代谢异常、感染、疾病、药物及饮食有关。医学研究指出,大约有 10%的人有得到肾结石的机会。其好发年龄是30至50岁之间,男性病患人数约为女性病患的3倍。有人戏称,肾结石让男人尝到生产的疼痛经验。医师警告,一旦发现肾结石,需加强观察防范,以免突发剧痛或产生后遗症。
肾结石发作时的症状及后遗症
典型的肾结石发作时,腹部某侧会产生剧烈的疝痛、刺痛感,并向后腰、会阴及鼠蹊部放射出疼痛感,病人会觉得走路比坐着舒服。有些病人还会伴随面色苍白、直冒冷汗、情绪不安、恶心呕吐或血尿等症状,有时也会有反射性无尿现象产生。
肾结石剧痛的产生是因为结石将由肾盂掉入输尿管,引发输尿管阻塞,以致肾盂,或输尿管的平滑肌产生强烈收缩而引起剧痛,须等到结石排出体外,疼痛才会停止。
通常较小的结石可能随尿液冲出体外,但也因此擦破输尿管黏膜而产生血尿。至于那些无法自然排出体外的结石,则可能存在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处,形成泌尿系统结石。
当结石停留在泌尿道很久之后,将引起水肾症、脓肾症、输尿管炎、膀胱癌或尿道发炎、浸润、脓疡等后遗症。
肾结石的诊治
肾结石的诊断检查,包括验尿、验血、X光检查(肾、输尿管、膀胱)及超音波检查肾、尿道等。确定自己或家人罹患肾结石时,最好在医师的指示下,进行饮食节制、服用适当药物或经由震波碎石术、开刀,将肾结石排除。如果是因其他疾病引起的肾结石,更须找出病源,对症下药治疗。
此外,肾结石发作后,有50%的人,可能在5至10年内再度发作,所以千万不要疼痛停止后,就以为已经痊愈。若结石由尿中排出或取出后,不宜立刻丢弃,应留做检验分析,以协助找出发病的原因,避免更多的结石形成。
据统计,有80%的结石与饮食有关,因此为了避免肾结石及突发的疼痛,民众应多了解预防肾结石的饮食之道,以确保肾及泌尿系统的健康。
哪些人要警惕肾结石?为什么肾结石会找上他们?
◆孕妇:因内分泌代谢改变及子宫压迫输尿管,使输尿管蠕动减慢,尿液排出不甚顺畅,而诱发肾结石。
◆高血压患者:因为肾小管再吸收的缺陷,导致尿钙排量较高,而尿钙增加则比较容易形成肾结石。
◆痛风病人:体内的普林易产生尿酸结石。
长期卧床的人:其骨头中的钙,也会流失到肾脏,久而久之形成结石。
◆肾脏先天异常的病人:无法吸收胱氨酸,将导致胱氨酸结石。
◆肾小管漏出症患者:因肾脏无法吸收钙质而形成钙结石。
◆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者:容易促使骨头内的钙,释放到血液中,使肾脏代谢不及,产生钙结石。
此外,居住在肾结石罹患率高的地区或气候干热地区的人、经常在干热环境下工作者、经常不爱活动或是运动流汗后没有补充水分的人,都是肾结石的高危险群,医师呼吁提高警觉,加强健康检查与保健养生,可减少罹患肾结石的机会。
什么情况下应该看医生?
典型的肾结石所带来的剧痛,会令病患毫不犹豫的立刻就医,但有些肾结石患者的疼痛症状不明显,如果出现血尿、频尿等自觉症状时,也应尽速就医。
从饮食着手预防肾结石 让肾结石从体内悄悄溜走
肾结石造成的剧痛常令病人刻骨铭心,虽然它可能自动排出体外,也可经由药物或手术消除,但复发的机会大,不可掉以轻心,应加强预防保健。
要防止肾结石出现,首先须从改善饮食做起。据研究发现,有八成的结石是来自饮食中的钙和草酸盐所造成的。因此医学专家认为,改变饮食习惯可能降低肾结石的罹患率及复发率。
营养师建议,肾结石病患或高危险群者,应多注意下列的饮食诀窍──
◆多喝水:体内足够的水分可以稀释结晶物质,减少硬化机会,形成结石的可能性随之降低。并且喝水可增加尿液量,减少结石在体内的机会。每一个人的喝水量应该大于流失的水分(如:流汗、排尿、排便),尤其是运动后,更要记得补充水分。
◆少吃含草酸的蔬菜:每天摄取草酸盐的份量超过180毫克,尿液中的草酸盐会大增。高草酸盐食物有菠菜、芹菜、茄子、青椒、豆类、葡萄、橘子、蓝莓、生啤酒、咖啡、巧克力、可可、阿华田等,不宜过量摄取。
◆少食盐:因为钙、钠在体内有协同作用,控制盐的摄取量可降低尿液中钙的比例,烹调食物时少放盐,并且少吃高钙的加工食品,如:腌渍物。
◆少吃高普林食物:高普林食物,如:肉类、内脏类容易分解成尿酸盐,进而形成结石。
◆少吃高脂肪食物:饮食中的脂肪若不能完全被吸收,会与钙结合形成结石。
◆适量补充纤维食品:高纤维可进一步降低尿液中钙及草酸盐的含量,有利尿液的稀释与排除。
除了以上的饮食原则之外,也须观察家中饮水的含钙量或其他矿物质盐类是否太高,如果过高则必须选择矿泉水或其他较安全的水饮用。◇(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