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选读(十 )

陆志仝
font print 人气: 33
【字号】    
   标签: tags:

今天所选读的古文是唐太宗与大臣们谈论“封建”的事宜。现在人一看到“封建”这个词,可能会马上想到所谓的“封建迷信”这个词组或认为“封建”就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很迂腐、守旧等等。其实这是近代中国大陆在党文化流毒影响下的一种变异用法,“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这些意思。

“封建”一词的原意是:封邦建国。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给亲戚或功臣,使之在该区域内建立邦国,这就叫“封建”。相传黄帝为封建之始,至周朝制度始备。比如战国(东周)时期的秦、齐、楚、燕、韩、魏、赵七国就是东周王朝下的七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有各自的国王,且各诸侯国的法律也不尽相同。秦朝的时候,秦始皇废除了封建制,改为中央集权统治,在全国设立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汉朝时,汉高祖刘邦又沿袭周朝的封建制,分割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和功臣为诸侯王。

隋唐以后至清朝,历朝历代都没有再实行封建制。因此,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封建社会,那是汉朝及汉朝以前的朝代(其中还不包括秦朝)。实行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并不是笔者选读此篇古文想讨论的话题;鉴于现代有很多人对“封建”一词的原意不是很清楚,所以笔者才在文章的开头予以说明。

对古文感兴趣的朋友也许读过或听说过唐·柳宗元的《封建论》,其实贞观时期礼部侍郎李百药写的《封建论》也相当精彩,由于篇幅太长,笔者只是选了其中的一段。

贞观元年,太宗皇帝封中书令房玄龄为邗国公,兵部尚书杜如晦为蔡国公,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为齐国公,都是第一等功臣,食邑实封一千三百户。太宗的叔父淮南王李神通上奏说:“当初太上皇义旗刚举的时候,我就率兵首先响应,如今房玄龄等舞文弄墨的人反而功居第一等,我心里不服。”太宗说:“国家大事,就在于赏与罚。赏赐与功劳相符,没有功劳的人就会自动退避;惩罚与罪行相当,作恶的人都会感到畏惧。由此可知,赏赐与惩罚不可以轻易施行。现在论功行赏,房玄龄等有运筹帷幄、用计谋安定社稷的功劳,就像汉代的萧何,虽然没有在战场上厮杀的功劳,但他有指示行军路线、判断敌军去向的功劳,所以功居第一。叔父是朝廷至亲,确实不应该吝惜封赏,但也不可因私情随便与功臣享受同样的待遇啊!”因此,诸位功臣相互议论说:“陛下对待臣子极为公正,赏赐不偏袒他的亲戚,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当初,唐高祖按照宗室名籍,将自己的兄弟、侄儿、及他们二代、三代的孩童几十人都封王。至此,太宗对大臣们说:“自从两汉以来,皇帝只封儿子和兄弟为王。其他关系较疏远的,除非像汉朝的刘贾、刘泽那样有大功,其他的都不能封王。如果所有的亲属都封王,给他们很多劳力和仆役,就是加重百姓的劳苦来养活皇帝的亲属。”于是,宗室当中原先封为郡王而没有功劳的,全部降为县公。

贞观十一年,礼部侍郎李百药上奏疏反对世袭封爵这件事情:

自从陛下敬顺太上皇的旨意,继承帝位以来,一心致力于治理好国家,综聚而考查历代君主的治国得失。陛下的大德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对陛下的言行,我只能凭记忆,略陈梗概,其实又怎么能够完全说清呢?陛下对太上皇尊重及敬爱,劳而不倦,孝心比得上大舜;到内宫向太上皇请安,并亲自为太上皇尝试膳食,美德比得上文王。御史审案情况报告、刑部尚书上奏的刑狱奏疏,事无大小陛下都亲自审察,有错必纠,用断脚趾的惩罚代替死刑。陛下的仁慈和恻隐之心,就如同大禹见到有人因罪受罚而痛心哭泣、引咎自责一样,使活着的人和因罪而死的人都深深感动。

陛下发现臣下有错就严肃指正,说话直率,而且又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谏,不简慢地位卑微或言语迟钝的人,不拒绝平民百姓的意见,就像唐尧那样虚心求谏。陛下弘扬名教,勉励莘莘学子,既通过明经等考试选拔官员,同时还委任那些饱学鸿儒为卿相大臣,如同圣人那样循循善诱。大臣们都认为皇宫里闷热潮湿,食宿有时不合意,请陛下于高处及明亮的地方,建造一座小阁楼,而陛下却认为要耗费十户人家的资产盖楼实在可惜,竟婉拒了大臣们的好意,也不计较身受寒暑,安居于卑宫陋室。前几年,因霜灾造成粮食歉收,天下饥馑,丧乱又开始出现,粮仓空虚,陛下矜恤百姓,不断的给予救济,竟没有一个百姓外出逃荒,而陛下却吃着粗劣的饭菜,停止了歌舞娱乐活动,言语凄切,容貌消瘦。

周公旦因越裳国通过辗转翻译前来进贡而高兴,大禹因西戎族前来归附而自豪,而陛下每次见四方夷邦不远万里前来归附,一定要退思反省,仔细考虑,深恐贪求远方贡物而骚扰中原百姓,不凭借万古的英名去换取一时的众多宝物。陛下由于操劳国事,游玩巡幸都一概免除,每天早晨上朝听取大臣议论国事从不感到困倦,圣明遍及万物,广布仁德于天下。退朝之后,请名臣进宫讨论政事得失,推心置腹,只论政事,不谈其它。黄昏时分,一定让有才学的人共享清闲,和他们一起谈论典籍,或吟诗作赋,有时还谈玄论道,乐而忘疲,中夜不寐。在这四个方面,超过了历代圣明的国君,实在是有史以来,惟有陛下一人可以做到。如果将这些美德风化天下,昭示四方,臣相信在一年之内,定能遍布天地之间。但目前淳朴的风气依然受干扰阻碍,老百姓浮躁诡诈的恶习也没有完全改变。这是由于积习已久,难以一下子转变。请等到璞玉雕琢成器,淳朴的风气改变了浮薄的习俗,刑罚搁置不用的教化开始实行,登泰山封禅的典礼完毕之后,再定封疆而治的制度,讨论赏赐土地的事宜,也不算晚。《易经》上说:“天地盈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此消彼长,更何况人呢?”这话说的是多么好呀!

太宗皇帝称赞并采纳了李百药等大臣的谏言。于是终于撤销了宗室及功臣世袭刺史的诏令。

评讲:管理一个国家,要做到赏罚分明是很难的,太宗皇帝对其叔父李神通语重心长的讲话,及纠正对那些皇亲国戚过分的封赏,为什么会让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佩服呢?就是因为太宗没有一点私心,而且为天下的百姓考虑,不想因为给那些皇亲国戚过多的封赏而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一个国家的国君与大臣们如果都能做到无私,那么这个国家的江山也一定是稳固的。正如有一句古诗写的:“天家日月无私照,圣主山河不动摇。”

李百药在奏疏中提到了“大禹泣辜”的故事。大禹出巡时看到有个人因犯罪而受罚,痛心哭泣并深深的引咎自责;大禹身边的侍臣不理解,就问:“这个人因犯罪而受惩罚,陛下为什么如此痛心呢?”大禹回答说:“尧、舜时期的老百姓,能跟君主同心同德;而现在我当了君王,却没能把老百姓教化好,百姓各有各的想法,因此我非常痛心。”大禹让人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道:“百姓有罪,是我的责任。”

“大禹泣辜”的故事被历代贤明的君主视为典范。而太宗皇帝在看到万国来朝,天下归附时,还能够退思反省,仔细考虑自己在政教上是否还有什么缺失之处。从大禹及唐太宗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圣王,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能首先找自己的原因,找自己的不足之处,以期做的更好。圣王的美德值得我们称赞和学习。

摘自 正见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10/15/48855.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贞观初年,太宗皇帝对大臣们说:“当国君的原则,必须以百姓的利益为先,如果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来满足国君自身的欲望,就好比是割下自己大腿的肉来充饥,肚子虽填饱,人却死了。...
  • 玄武门事变以后,唐太宗李世民由于早就听说魏徵的胆识和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并经常召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贞观七年,太宗皇帝和秘书监魏徵漫谈自古以来治理国家的得与失,太宗说:“现在,国家才经历战乱不久,短时间内不可能使民风淳朴,天下太平。”
  • 太宗皇帝的仪表庄重严肃,前来晋见的官员被太宗的威严震慑,经常举止言谈失当。太宗知道这个情况后,每当有官员前来奏事,一定和颜悦色,希望听到官员们的直言劝谏,明白朝政和教化的得失。
  • 贞观初年,太宗皇帝与黄门侍郎王珪在宴会上谈话,当时有一位美人在旁侍候。她原是庐江王李瑗的爱姬。李瑗作乱失败后,她被入籍皇宫中。太宗指着她对王珪说:“庐江王胡作非为,杀害了她的丈夫而将她占为己有。李瑗残暴到了极点,哪能不灭亡呢?”
  • 陛下的圣明遍及万物、包容天下。诏令下达之处,哪里会不响应呢?心中所想做的,哪件事不随心所欲呢?小臣私下以为,秦始皇之所以能当国君,是凭借周朝的余威,又侵占了六国的强盛国力;因此他想把江山传至万世子孙。但只传到他儿子,国家就灭亡了。
  • 太宗说:“不仅是隋炀帝暴虐无道,他的臣下也不负责任。大臣们应该尽力匡正劝谏,不怕杀头,哪能只是谄媚奉承,为求君王的欢心和称赞呢?这样的君臣,哪能不败亡呢?我依靠各位的辅佐,才使得监狱经常空着。希望你们能善始善终,都像现在这样。”
  • 贞观元年,太宗皇帝对房玄龄等大臣说:“使国家达到安定太平的要旨,在于对官员的考查和挑选。根据官员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位,尽量减少官吏的定员。所以《尚书》中称:‘任命官员,惟在选用贤才。’又说:‘官员不一定要齐备,重要的是用人得当。’如果能任用贤德之人,即使人数少也足够了;如果选用无德无能之辈,人数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古人也认为选用官员如果不是贤德之人,好比是在地上画饼,不能充饥。...
  • 贞观元年,太宗皇帝对房玄龄等大臣说:“使国家达到安定太平的要旨,在于对官员的考查和挑选。根据官员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位,尽量减少官吏的定员。所以《尚书》中称:‘任命官员,惟在选用贤才。’又说:‘官员不一定要齐备,重要的是用人得当。’
  • 当古老的《易经》与现代遗传学相遇,会揭示怎样的生命真相?现代科学的发现,中国古人早就知道?人身自有阴阳,原来也体现在这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