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土地的变迁(6)

吕合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立政说﹕“合作社是个新事﹐大家没有经验﹐管理也跟不上。退社不是小事﹐要区里批准﹗”

退社不成﹐要求重新改选队长。二队改选李树为队长﹐二赖子当了饲养员。

新年新年快到了﹐人们都在制办年货。村里来了两个带枪的人﹐把李四铁带走了﹐人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立政解释道﹕“他以前当过国民党的还乡团﹐在外面干过坏事﹗”

“以前为什么不抓﹐到现在才抓﹖”人们不解的问。

“以前没查到﹐现在刚查到﹗”

过新年时﹐立群的大女儿﹐从县中学回家过年。听她的小伙伴们说﹐她家没入社﹐她满脸不高兴回到家中。

“爸爸﹐为什么我们家不入社呢﹖”

“入社是自愿的﹐本来想看一年﹐现在看合作社根本不行﹐一年下来比我们差远了。我们亩产高﹐分配也多。”

“爸﹐你太落后了﹐合作社是社会主义的大方向。虽然现在有缺点﹐有问题﹐但是它是有生命力的。是党的政策﹐有政府支持着。”

“小孩子懂什么﹖”

“我不懂﹐你才不懂。学校讲了﹐入不入合作社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态度问题。你这样做﹐不光害了你﹐也害了我﹐害了我们全家﹗我考学肯定就要受到限制。”说着说着﹐女儿就哭了起来。

立群真不懂了﹐入社怎么与女儿考学有关系呢﹗

立群的大儿子明理﹐十八岁。想报名参军﹐今天被刷下来了。走入家门﹐一头倒在床上﹐不说一句话。

“怎么了﹐没验上﹗为什么不行﹖”立群不解的问道。

“还不是你﹐为了发财﹐不顾儿女的前途﹗我体检﹑目测都合格﹐到政审就下来了。私下听说﹐因为我们家落后﹐没有入社﹗”儿子满脸的不高兴﹐说完又躺下了。

“听见了吧﹗我没有骗你吧。”女儿赶紧说。

立群真搞蒙了﹐入不入社﹐还有这么大的关系。不入﹐就会影响儿女们的前途﹐他又想到了四铁。他再也没有犹豫﹐马上告诉广东退组入社的决定﹐广东问为什么﹐他只说孩子们要退。他退组不久﹐四铁家也退组入社。广东孤掌难鸣﹐剩下三家只好都入了社。

王朝三家也有了变故﹐王朝的侄子﹐在大湖村找了个对象﹐对方嫌他家没入社﹐就黄了。他弟媳坚决要入社﹐他到供销社买化肥﹐要社里的证明﹐没有证明就不卖。近来村里﹐到处传着流言诽语﹕“王朝半夜从李子叶家出来﹐而子叶又不在家。”他刚听到﹐不当回事﹐后来他老婆听到了﹐就又吵又骂。没有办法﹐只好同意她的意见﹐入了社﹗

虽然全村都入了社﹐对于突然从地里冒出来的“集体”﹐还不习惯﹐还没有从心里认同。大家把好的肥料﹐都往自留里上。对田边地头﹐没有耕着的空地﹐视而不见。庄稼熟了﹐往家里拿点﹐这是常有的事。干活不太认真﹐对工分格外计较。一次香云与王开展对吵起来﹐香云是女的﹐干活又快又好。而王开展虽是男劳力﹐干活又慢又不好﹐但是每天他记十分。香云不服气﹐两人吵了起来﹐吵到大毛头家里﹐又吵到社里。

“你是女的﹐就应该记八分。我是男的﹐就应该记十分﹐社里有规定。”开展拿社的规定说事。

“这不合理﹐什么男的女的﹐谁干活多﹐就应该记分多﹔干活少﹐就应该记分少﹔不干活﹐就不能得分。”香云的话很有道理﹐立政不知如何回答。

“你们各有各的理﹐尤其香云说的﹐更有道理。你们先回去﹐我们研究一下再答复﹐好吧﹗”有斋总算把他们劝走了。

社里开会研究工分纠纷﹐各队队长参加﹐会正开着。二队的马立志与李白生﹐又吵到社里。立志说白生的肥料土多﹐不能按斤数记分﹐白生不服气﹐就吵了起来。劝走他们﹐会议又多了个议题。

“香云说的对﹐干活就要以多少和质量记分。不能因为是女的就少记分﹐是男的就多记分。但是男的与男的也不一样﹐女的与女的也不一样。就是老力一样﹐下力程度也不一样。干活多少能看出来﹐质量就很难区分。要做到完全合理﹐太难了﹐根本做不到。”立奇发表了看法。

“找个大致合理的方法﹖就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立政希望平息这场风波。

“合作社﹐合作社﹐就是合起来吃﹐一块吃﹐大锅饭﹐不能太计较。以我看﹐就男女一样﹐都是十分吧﹗”李树没有原则的﹐不负责任的和着稀泥。

“这对男劳力是个伤害﹗”有斋说﹕“但是我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

议论来﹐议论去。虽然谁都认为﹐李树的方法不合理﹐但是谁也说不出﹐更好的办法﹐也只好同意他的意见。

“下面﹐大家再商量一下肥料问题﹖”立政有点乞求的口吻说。

“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应该有个规定。”大毛头肯定了立政的提议。

“各家肥料原来也不一样﹐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没有个定论。确实现在有人以土充肥﹐为了多得工分。社长在开会时说一说﹐批评批评。各队回去再强调一下﹐不能太私心了﹐能好一些。”李树又拿出个意见。

“光说说不行﹐我看各队以队长为主﹐再找两人﹐组成平定组。出肥前﹐先去看一下。因为肥料的事﹐马虎不得﹐必须认真﹐它牵扯到地里的产量。实在不行的就不要﹐特别好的多给点工分。”立奇谈了自己的意见。

大家一致同意立志奇办法﹐会议就这样结束了。

时间在奔跑﹐转眼到五七年底。区里又传来“领袖”的话﹕“还是人民公社好﹗”因此入公社﹐就成了大事。各村又敲锣又打鼓﹐到处贴标语﹐踊跃参加人民公社。农民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夜之间就是公社社员了。其实﹐公社和合作社﹐对老百姓来说﹐区别不大。就是把自留地收走了﹐几个合作社合在一起﹐叫大湖公社。据上面说﹐这一变就已经跑步进入“社会主义”了﹗是个伟大的胜利﹗老百姓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谁胜利啦﹐怎么胜利的﹐稀里糊涂跟着走吧﹗

五八年很快来了﹐公社在大湖召开社员大会﹐动员“大跃进”。会场周围都是标语﹐什么“超英﹑赶美”﹔什么“高举三面红旗”﹔什么“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等。刘海社长先讲话。

“今天大湖公社﹐召开全体社员大会。就是动员“大跃进”的大会﹐什么是大跃进﹐就是快速跑步前进﹐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党中央号召我们﹐要敢想敢于。就是要把英国甩在后面﹐把美国赶爬下﹗我们要有叫五岳让道﹐让江河倒流的气魄。改天换地﹐敢把地球翻个个﹐敢拿月亮当球踩。同志们﹗让我们在毛主席指引下﹐夺取大跃进的胜利﹐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刘海说完后﹐接着是大湖大队队长表态。

“今天听了社长的讲话﹐看了报纸的社论。脑筋有了很大转变﹐思想有了很大提高。社论说﹕‘气魄压倒泰山﹐粮食填满海湾’。必须敢想﹐才能敢于,说亩产千斤﹑万斤﹐过去我不敢信﹐不敢想﹐现在信了﹗我们只要有信心﹐一定能高产。所以﹐我们要深挖地﹑多施肥﹑搞密植﹐争取亩产二千斤。”谈话结束﹐还有稀落的掌声。

“我们小湖大队﹐一定紧跟党中央﹐紧跟毛主席的部署。敢想敢于﹐社论说的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敢想敢于﹐要做到工业﹑农业﹑渔业全面大跃进。我们抽出足够劳力专门炼铁﹐争取月产二百斤。农业亩产二千五百斤﹐渔业每天产鱼虾一百斤﹗”立政的发言﹐自己心里感到做不到﹐所以说话的底气就不足。

几个大队轮流讲话﹐跃进的计划﹐一村比一村高。西柳的亩产是三千﹐东柳的钢铁产量三百斤……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湖村今天很热闹﹐因为马家三兄弟在分家。老大永广﹐为人诚实﹐干活不太下力﹐外号“懒包”。老二永恒﹐心眼多﹐遇事好占小便宜﹐大家叫他“鬼子精”。老三永远﹐老实可靠﹐能吃苦﹐外号“三抠”﹐三抠叫的很响了﹐真名反而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的父亲叫木和﹐为人忠厚﹐日子过得还行﹐有十几亩地﹐一家还算和气﹐三月前老人去世了。
  • 工作组到了李歪家﹐李歪家有五口人﹐没有一拢地﹐是村里最穷的人家。长年在三抠家打工﹐靠着拾点庄稼﹑挖些野菜﹑亲朋接济为生。荒年时﹐难免要饭。

    工作组进门后﹐刚说出﹕“穷人被富人剥削才穷的﹐我们要联合起来﹐向富人要粮﹑要地。要……”

  • 立夏离家已经六年﹐当初想去东北﹐走到滕县又饿又累﹐走不动了。正好有招兵的﹐他们就报了名。由于立夏认识几个字﹐留在团部当收发员。因为他能吃苦﹐做事勤快﹐很快就当了干事﹐现在是副连长。他一直没走远﹐在莱芜﹑平邑一带活动﹐现在就在县“土改办”任副主任。他家的事﹐他一清二楚。
  • 工作组撤走之前﹐指定李二孩是小湖村村长﹐二孩家有四口人。他老婆有点发呆﹐说话不利落﹐有一个三岁的儿子﹐老娘帮忙些家务。土改斗争会后﹐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说不准”﹐立政是支书。大毛头、二赖子都是党员﹐村中大小事由他们说了算。
  • “表哥你把时局看透了﹐把会议精神领会透了﹐我从小干活不行﹐现在地多了﹐我也管不了。所以﹐我只能到合作社里混了﹗”有斋也不是不同意﹐就是想听听大学的意见。
  • 以暮春为题材的诗古来有很多人写,如何切入是关键。杨花为什么能独得东风意呢?因为它身轻啊!它没有那么多执著和负担,没有那么多牵挂;所以春风(东风)就能带着它们飞呀飞,它们如雪花飞舞,向着晴空向着阳光飞行,再也不回来了。
  • 莲花盛开美丽后 片片花瓣凋零后 被问到你伤悲吗 她说一点也不会 即使这掉那也掉 即使这老那也老 不变的是爱子心
  • 就在那个小河边, 沙滩软软水弯弯。 席地而坐读金篇, 书声朗朗上云天。 就在那个小河边, 杨柳依依鸟翩翩。
  • 渺渺清辉下九州 阴晴圆缺恨悠悠 年年何事临江月 为照离人上渡舟
  • 能够听到叶落,那或许整个驿站没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时接待人员应该也歇息了吧。 整个诗篇,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孤独、失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