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书》符瑞志中看传统文化的天命论(1)

㭏楢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传统文化中包含“有神论”和“天命论”。承认“天命”就得证明自己是“有道明君”、“奉天承运”;承认“有神论”,就得承认“君权神授”。(《九评共产党》九评之六:评中国共产党破坏民族文化)

圣人禀赋睿智通晓天机,蕴含灵气出类拔萃。圣人可君临四海役使万物,使其各得其所。百姓景仰圣人,喜爱他就像喜爱亲戚,接近他就像接近椒兰一类香草,所以人们以旗章舆服表示推崇,以玉玺宫殿表示尊重,委以国家政权,推举他在万民之上,自中等智慧以下的人,便与万物一起为他所役使。

由于人的天性知识有差别,因此就存在愚蠢残暴的人。他们看到圣人有利于天下,就认为拥有天下可以获利;看到万物依附于圣人,就认为拥有万物可以获利。靠武力争斗之徒,甚至用逐鹿来比方争夺天下,这就是世上有许多乱臣贼子的缘故。大凡天子即位,德配上天,拥有天下,必然有接受天命的符瑞,有天人感应的预兆。《周易》说:“黄河出现《龙图》,洛水出现《龟书》,圣人便以此为准。”由此可见,符瑞的意义是很重大的了。

在赫胥氏、燧人氏之前,有关符瑞之事尚没有听说过。

太昊帝伏羲氏,他的母亲名华胥,在燧人氐时代,雷泽山现了巨人的足迹,华胥脚踏这些足迹,于是在成纪生出伏羲。他蛇身人首,有圣德。燧人氏去世,伏羲替代他为君主,接受《龙图》画八卦,造就是所谓“黄河出《图》”的由来。这时有景龙出现的符瑞。

炎帝神农氏,他的母亲名女登。她到华阳游历,有神龙首接触女登于常羊山,于是生下炎帝。他人身牛首,有圣德,出现了大火的符瑞,嘉禾出现,醴泉涌出。

黄帝轩辕氏,他的母亲名附宝,看见强烈的电光环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于是有所感触而怀身孕。二十五个月后在寿丘生出黄帝。黄帝小时便会说话,面貌似龙,有圣德,下令百神朝拜并役使他们。命应龙攻打蚩尤,战胜虎、豹、熊、罴四种野兽,命女魃止住连绵大雨。

天下安定后,圣德光照天下,各种各样的吉祥符瑞全部出现了。有一种叫屈轶的草生在庭前,如果有佞人入朝,那么这草便指向他,因此佞人不敢进身。有景云的符瑞,又有南方的赤气与东方的青气相连,南方天空有两颗星,东方天空有一颗星,共三颗星,都呈黄色,在天气清明时出现在摄提,名叫景星。

黄帝身穿黄色衣服在中宫斋戒,坐在玄扈山和洛水之上,有凤凰飞集,不吃活虫子,不踏活的草木,有时栖息在黄帝的东园,有时栖息在阁楼之上,有时在庭前呜叫,雄鸟自在地歌唱,雌鸟自由地起舞。麒麟在囿苑中,神乌飞来。有象羊一般大的巨型蝼蚁,有象虹一样长的蚯蚓。黄帝以为土气旺盛,于是以土德王。五十年秋七月庚申日,天下连续三天三夜下雾,白天昏暗不明。

黄帝为此询问天老、力牧、容成道:“这对国家有什么影响?”天老说:“臣听说国家安宁国君爱文德,那么凤凰就会来。国家混乱,国君喜好武力,那么凤凰就会离开。如今凤凰在东郊飞翔而乐居其地,它的鸣声符合乐律,与天意相符。由此可见,上天将有庄严的教令要赐给陛下,陛下不可违背了。”于是又召太史占卜,龟壳烤焦了,太史说:“臣无法占卜了。请陛下去问圣人。”黄帝说:“我已经问了天老、力牧、容成。”

太史向黄帝再拜说:“龟卜不能超越圣人的智慧,所以烤焦了。”大雾散去,黄帝在洛水泛游,看见一条大鱼,杀五牲来祭祀它,天因而下大雨,一直下了七天七夜,大鱼游入海中,于是得到《龙图》、《龟书》。《龙图》出于黄河,《龟书》出于洛水,赤纹篆字,授给轩辕氏。轩辕氏在明廷接见万神,就是现在的寒门谷口。

帝挚少昊氏,母亲名女节,看见星星像彩虹一般坠于华渚,在梦中与此星相交,意有所感,于是生下少昊。少昊即帝位,有凤凰来仪的符瑞。

帝颛项高阳氏,母亲名女枢,看见瑶光星象彩虹一般流贯月亮,在幽房中与自己相交,在若水生下颛顼。头戴干戈,有圣德。生下来十年便辅佐少昊氏,二十岁便登上帝位。

帝喾高辛氏,天生的前齿两个并为一个,有圣德,继高阳氏统治天下。命令鼓师敲鞞鼓,击钟磬,凤凰振翅起舞。

帝尧的母亲名庆都,生在斗维之野,经常有黄云覆护在她的上方。长大之后在三河观赏景物,常有龙跟随她。一天清晨龙负《图》而至,上面的文字大意说:“亦受天祐。”图上之人,眉毛八种颜色,鬓发长七尺二寸,面部上小下宽,足踏翼宿。 既而阴风四起,赤龙与她交合。怀孕十四个月后在丹陵生下尧,他的容貌同图上画的一样。长大后,身高十尺,有圣德,封在唐地。尧曾梦见自己攀天而上。

高辛氏败,天下人民归顺他。在帝位七十年,景星出现在翼宿,凤凰飞来庭前,朱草生长,嘉禾茂盛,甘露滋润,醴泉涌出,日月如合璧,五星似连珠。厨房里自然生出肉,像扇子那样薄,摇动起来便有风,寒冷而不腐臭,就称作“扇脯”。又有草在台阶两旁生长,每月初一生一荚,到月半生出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每天掉一荚,到三十曰便落尽,如果月小就有一荚枯萎而不掉落,称作“蓂荚”,又称作“历荚”。帝尧把功劳归于舜,将要把天下让给舜,于是洗浴斋戒,在黄河、雒邑修建坛场,选择吉日率领舜等人登上首山,沿着黄河边行进。

有五位老人在那里漫游,是五星的精灵。他们对尧说:“《河图》会把禅让的时间告诉陛下,了解我们的人是重瞳黄姚。”五老于是飞升化为流星,直上昴宿。二月辛丑曰的清晨,禅让礼仪准备完毕,直到日暮时分,祥光从黄河升起,佳气遍布四面八方,白云升起,旋风飘摇,于是有龙马口衔甲壳而至,龙马绿色有红色花纹,它到坛场止步,吐出《甲图》便离去了。甲壳象龟甲,背部宽九尺,上面的图文用白玉作书简,用赤玉为字,用黄金涂饰,用青绳编束。

书简上说:“欢乐赐给帝舜。”又说虞、夏、殷、周、秦、汉都将接受天命。帝尧于是记下这些话,藏在东厢房。以后二年二月的仲辛日,尧率领群臣将璧玉沉入洛水。典礼完毕,退下等候,直到日暮之时,红光升起,玄龟负书从洛水中出来,甲壳上赤色花纹形成字迹,在坛场停住。上面的文字说应当禅位于舜。于是尧让位于舜。

帝舜有虞氏,母亲名握登,看见大虹,意有所感,于是在姚墟生下舜。他眼睛有两个瞳孔,所以名叫重华。生得龙颜大口,皮肤黝黑,身长六尺一寸。舜的父母憎恶舜,命他去涂刷谷仓,从下面放火烧他,舜穿上鸟神的衣服从上空飞离。又命他到井底掏井,从上面填塞石头,舜穿上龙神的衣服从井旁出来。他在历山耕田,梦见眉毛长得像头发一样长。到他就帝位之后,黄荚在台阶生长,凤凰在庭前做巢,敲击石块,百兽一起跳舞,景星出现于房宿,人间产出乘黄马,西王母献上白环和玉块。

舜在位十四年,有一次演奏钟磬笙管尚未结束,而天突然下起大雷雨,狂风掀掉屋瓦,拔倒树木,鼓棰散落地下,钟磬混乱不堪,舞伎全伏在地上,乐师忙乱跑走。舜于是手持璇玑玉衡笑着说:“很明显啊!天下并不归我一人所有,这一点也表现在演奏钟磬笙管的时候。”于是向上天荐禹,让他代行天子事务。

这时候天下遍布和顺之气,吉祥的庆云升腾起来,似烟非烟,似云非云,郁郁纷纷,飘流舒卷,百官相和,齐唱《庆云歌》。帝舜于是领唱道:“庆云灿烂啊,舒缓回旋啊。日月光华,天天照临啊。”群臣都来朝拜,叩首唱道:“上天多么明亮,陈列着灿烂的星星。日月的光华,照耀我君一人。”帝舜于是又唱道:“日月出入有常度,星辰运行有秩序。四季更替依从规律,天下万民淳朴诚信。啊!评述这乐舞,它与天地之灵媲美。散播到圣贤之人,无不仔细倾听。将鼓声敲响,欢乐地跳起舞来。我美好的时期将要消失,挽起衣裳就要离去。”

于是八面来风,祥云聚集,蟠龙在它藏身处迅速飞腾,蛟鱼在深渊中踊跃跳出,龟鳖全从洞穴中出来,离开虞舜而事奉夏禹。舜于是在黄河边设坛,依照尧时的旧例行禅让之事。等到日暮之时,祥光瑞气来临,黄龙负《图》,长有三十二尺,宽有九尺,出现在坛场旁边,赤色文字,绿色涂饰,《图》中的文字说,应当禅让给禹。

(资料来源:《宋书》)

(待续)

(本文转载自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 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
  • 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学习、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孔子曾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 陈宣帝陈顼像,出自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公有领域)
    《历代名画记》是唐代张彦远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为后世研究中国美术史和传统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 康熙第三次下江南南巡时,经过南京,下榻在曹寅的江宁织造府。曹寅的嫡母孙氏,当年小玄烨的奶娘,出来给康熙磕头。康熙当时拉着她的手,对周围的臣工感慨道:此乃吾家老人也!当时正是春天,厅堂前有萱草盛开,康熙手书“萱瑞堂”,赐给他的孙氏奶娘。
  • 冥冥中有定数!唐代书生灵魂离体入了冥府,预知三年前程,还阳后果然灵验!书生灵魂离体所见,只预见他此生未来生命之果而未得其因;触发我们深入追索:命运安排的根据为何呢?那么命运不好的,又怎样能改命呢?
  • 有意思的是,子游问孝,孔子强调孝以恭敬为本(孝在于内心的敬爱);子夏问孝,孔子强调的则是外形(容色)的和悦。孔子的这些说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侧重点不同,相互补充的,要贯通理解。
  • “我以前,捉鲍鱼在全个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门老一辈的人说起我的名字都认识,就是最会捉鲍鱼那个!”年届七旬的塔门原居民黎雄(雄哥)回忆童年时光,语气顿时兴奋了起来,“我们没有东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鱼、虾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门岛,千帆竞发,渔获满满,“我们吃不起面包的,是吃鲍鱼、吃海胆长大!”原来那时候的塔门,面包比鲍鱼还矜贵,真是让笔者大开眼界。
  • 孔子为学日深。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至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学《易》,穷理尽性,知天命之终始。这个时期,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但齐景公不能用孔子,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鲁国。经过这些磨练,孔子对人生、时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说“四十不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