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样做 男孩会不同(五)
“做错事就要道歉”──这是做人的道理,无庸置疑,但看看诸多新闻事件,会让人不禁觉得,为什么“做错事也死不道歉”的人越来越多了?
幼教老师不用数到3的秘密 (四)
营造孩子乐于亲近的家,让他尽情挥洒多元创意。
让孩子乖乖听父母话的“聪明责备法”
大多数的妈妈应该都希望自己“尽量不要骂小孩,当个和蔼可亲的母亲”,但现实却是“一天到晚都在骂小孩,真的很讨厌”吧!
幼教老师不用数到3的秘密 (三)
在打扫时间,尽量保持好玩的气氛。下指示前不要忘了养成彼此看着对方眼睛的习惯。你可以轻轻碰一下孩子的肩膀来引导他......
我是企业教师的身份,喜欢在课堂上跟学生说,要学会倾听;但是亲爱的爸妈,请扪心自问,你们真心倾听孩子声音次数,是不是五根手指头就数完了。
妈妈这样做 男孩会不同(三)
不管在实际工作或这本书中,我经常提到“孩子是需要玩乐的”这点。特别是男孩子。跟朋友在大自然中玩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就算住在城市里,我也建议家长要带孩子去露营,累积在大自然中玩乐的体验。这是因为我知道,让孩子亲身体会在大自然中玩乐的乐趣,能带来非常惊人的学习效果。
“爱,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这句话有时候说出来,反而显得讽刺。我观察到很多的父母经常把“我每天载你上下课,你知道我有多辛苦?”、“我花那么多钱给你补习,名次怎么没有进步。”这些话挂在嘴边,当这些话说出口的时候,亲爱的爸妈,有没有想过这背后的涵义是什么?我想绝对不是“我很爱你”。
教养幼儿,如何做到轻松、从容不迫地呢?......
读书这件事,是造成亲子关系疏离很大的原因,我从不对儿子开口说:“你该去读书了。”而是问他:“你什么时候考试?准备得如何?你确定吗?”因为读书是每个小孩的义务,所以他必须对自己负责。
妈妈这样做 男孩会不同(二)
该怎么让男孩子了解自己的苦心呢?希望大家了解“反正讲了也不听”这个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并不是“反正讲了也不听”,只是因为“你表达的方式,孩子听不懂”。
老是看到配偶或孩子的缺点,其实是一种“希望他们可以更好”的情感表现,也就是所谓的“爱之深责之切”。话虽如此,只看“缺点”,整天碎碎念说“你真的是……”的话,情况也不会有任何改变。没有人喜欢一天到晚被指责,也不会因为“那个人找出自己的缺点”就去感谢对方,因此,这时候你可以试着“对缺点视而不见,努力称赞其优点”。
幼教老师不用数到3的秘密 (一)
好的幼教老师绝对不会走到一群正在做美劳作品的孩子那儿,说:“把东西收拾干净,好吗?午餐时间到了。”但许多父母都可能这么做......
我希望自己做一个民主的妈妈,所以什么事都要跟儿子沟通,但是当我太民主、太放任的时候,心中另外一个声音会悄悄萌生,担心别人说孩子缺乏礼仪。所以当我采取开放的态度,同时,还是会给他一些基本传统家庭的规范。
“行前教育”  能训练孩子的自制力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有件很重要的议题,叫做“行前教育”......
只因父母不同意买新款的手机给他,读国三的孩子就与父母冷战,不仅绝不开口和父母说话,还总是摆个臭脸,一副欠了他多少钱的样子......孩子试图以“把父母打入冷宫”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父母应该怎么办?
如何教导孩子负责任
孩子总是不收拾自己的房间,也不整理自己的书包、作业及内务。反正找不到东西时,只要喊妈妈帮忙找就好了,三不五时忘记带作业,也只要叫父母帮他送到学校就解决了……所以遇到有任何问题,他只负责哭爹喊娘、叫救命即可,这样就算发生任何差池,他也只要抱怨是父母没有帮他处理好就行了。面对这样不负责任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3)
孩子入学以后,无论是读幼稚园还是小学,为人父母似乎很难不为孩子的读书问题而操烦。特别是在很多家庭里,光只是孩子写功课这件事,每天就能搞到亲子间像在打仗一样。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写功课这件事,不再困扰父母、不再伤害亲子关系?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2)
在孩子可能不喜欢的任何事情上,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去扭转孩子在做这件事的负面感受─ ─运用赞赏肯定让他对事情产生正面的感觉......
父母要明白我们眼前看到的虽然只是一个孩子,但随着地点、状况的不同,与我们互动对应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叫做婴儿自我、一个叫做成熟自我。更重要的是,那个令我们头疼、叫做婴儿自我的家伙,总是最早出现且挡在最前面......
我多年来指导许多孩子后得到一个心得─ ─ 比起什么都想尝试看看,最后容易落得“鱼与熊掌无法兼得”的男孩,全方位多才多艺的女孩,其实比较聪明。
孩子是否有感受到您给他的关怀,并且毫不犹豫、深信不疑呢?有人认为“就算什么也不说,还是可以将这份爱传达给孩子”。真是如此吗?
自由支配的零用钱越多,女孩越不成器......
这是一个横跨古今中外不变的事实── 再也没有比阅读好书更好的学习方法了,累积阅读的数量,是有助于智能提升的关键。
妈妈这样做 女孩会不同(一)
提升女孩学科能力的方法,就只有“从小让她扎实学习”......
要有威信 不一定得凶孩子(下)
有些父母会焦虑地说,如果过多的赏罚有可能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使用“情绪辅导五步骤”又无法劝动孩子时,该这么办?
心理学家把父母的管教方式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要有威信 不一定得凶孩子(上)
许多父母受到心理学“制约理论”的影响,认为必须透过威吓或奖赏才管得动孩子,其实不然。愈强迫,问题愈多。不给压力,孩子的潜能就会发挥出来,你给压力,反而会让潜能被压下去。
孩子小的时候真的比较好教,到了十几岁就很难了。孩子小的时候,自我意识还不是很强,处处要仰赖父母,可塑性非常强,趁此时灌输孩子一些观念及行为模式,往往能够收到最佳效果。到了十几岁,孩子进入叛逆期,寻求自我独立,容易和父母唱反调,这时候才去矫正他们的行为,往往事倍功半、成效不彰。
案例二,小英的爸妈都是彬彬有礼的高知识分子,照孩子成功方程式秘密一的道理,父母亲给予的身教应该会感化小英,让小英也变成懂得为他人着想的小孩。事实是,小英十分自我中心,为什么她这么不顾其他人的想法呢?
替孩子的行为画圈圈,他会产生无比的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