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進傳產蛻變通路 柯崑龍:感恩無所求

font print 人氣: 138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明訓臺灣臺南報導】「很多工廠都已經到大陸發展,我再過去,也是排在最後,那時我想,我為什麼要跟人家走同樣的路?如果我是最後一個,何不轉個身,我就成第一個了!」「億進寢具生活館」董事長柯崑龍談起事業中遇到的最大危機,當年外銷訂單一落千丈,庫存積壓,廠裡近200多位工,一星期開工3天,不知未來何去何從。

在關鍵時刻,柯崑龍走了自己的路,沒有到大陸設廠,他「向後轉」,出口轉內銷,成立了「億進寢具生活館」,開展寢具門市直營,另創事業高峰。

「億進」以寢具製造起家,經歷了外銷成長期、衰退期,後來轉型發展門市,從87年第一家門市成立,至今「億進」已是擁有24家門市、南台灣最大的寢具專賣店。

進年來,市場上因大陸劣等產品充斥,魚目混珠,消費者沒有保障;品質優良的台灣產品則逐漸躍上舞台,有了揚眉吐氣的機會。在這方面,「億進」100%台灣製造、經營的角色,成為「MIT」領域中的佼佼者,不但公司產品深獲消費者喜愛,其經營理念更受到政府高度肯定,馬總統甚至於99年5月親臨「億進」,表揚其根留台灣,追求創新的經營模式。


億進寢具生活館董事柯崑龍。(億進寢具提供)

「億進寢具生活館董事長」柯崑龍年輕時是一名平凡的布行業務員,婚後有了家庭,開始積極思考人生何去何從的問題。「難到就這樣過一生嗎?」他給自己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柯太太原本幫人做縫衣代工,而她的兄長(即日後隆美窗簾創辦人)從事布料買賣生意,由於先生和兄長都熟悉布料周邊產業,機緣之下柯太太開始自己縫製床單,因為手工好,人見人愛。「她把床單吊在竹竿上,客戶看了喜歡,就買走了,她的生意很好,收入比我這個天天拿公事包的上班族還好。」柯董笑著回憶說

於是柯停掉業務工作,賣起太太的布料加工品。

柯董夫妻育有3個孩子,創業之初,兒女還小,養家育兒之外,夫妻一個忙縫製,一個跑市場,白天忙碌,晚上還經常得加班,趕著隔天貨運出貨。為了省些運費,他自己也騎車載送一部份貨品。「我跟太太說,再疊高一點沒關係、再壓一壓、背後還可再塞緊一點,反正盡量能堆就堆,能省就省。」柯董回憶,他騎著摩托車,從台南到屏東,沿途兜售,一天經常可以賣個幾百件,有時剛到家,就又有電話進來追加訂貨。

經濟起飛 外銷生意興隆

忙的時候,連小孩也得當「童工」,柯崑龍女兒、目前是億進行銷副理的柯佳妏說:「那時家裡經濟情況不是很好,沒有足夠的空間,父親經常地板拖一拖,鋪上一層牛皮紙,在地上就畫起枕頭版來了,我蹲地上,幫父母拉、按著布的一角,固定好,他們好裁。」

幾年間,夫婦生意非常好,訂單日益增多,名聲也傳到貿易商耳中。事隔多年,柯董仍不免感慨:「那真是人生的機會,命運就是這樣,隨時有轉折。」朋友問他,要不要接外銷生意,柯崑龍答應了。「第一筆訂單約一、二十萬元,當時公司上下很興奮,也很緊張,好像世界大戰一樣。」

當時正值台灣經濟起飛,「億進」光是外銷訂單就應接不暇,民國80年億進擴大規模,設廠於台南市安平工業區,佔地2000坪 。「那時經常趕貨,半夜得看守裝在貨櫃車準備出口的成品。」頂峰時期,億進製造的寢具銷往22個國家,每個月出口近50個貨櫃,年營業額達4、5億。

強烈責任 化危機為轉機

以製造起家,擁有百餘人的外銷工廠,卻在85、86 年間東南亞、大陸廉價勞工興起以及台幣升值到25 元之際產生的危機,讓「億進」原本滿載、超載的訂單,一夕之間驟降下來,怎麼辦呢?怎麼辦呢?「當時也有考慮是否到大陸發展,然而我心想,去大陸還不是跟在人家後頭,先機早以失去,況且,廠裡1、2百個員工,這1、2百個家庭怎麼辦?難到就這樣拋下他們嗎?」

茫然、躊躇之際,有一天,柯崑龍邀吃喜酒,他坐在宴會棚帳下,突然來了靈感:「我何不也架個棚帳,賣看看?附近的鄰居、親朋好友、老顧客人人都知道我的東西是自家工廠生產的,一直也對我很肯定,賣一些,就減少一點庫存壓力。」

於是「億進」搭起拍賣場,辦了第一個特賣會。「那一年過年期間,生意非常好,每件990元的產品,收1000,找10元,找錢都來不及,那一天竟創下了百萬業績。」柯佳妏回憶。

賣場之路雖然讓「億進」有了一線生機,但也讓一家人及員工吃了不少苦。「一次買賣場可能是一到兩個月,有些離家遠的,都睡在賣場。有時趕場,這個場賣完,拆下棚架,馬上打包之後,連夜又趕到另一個地點搭建新的賣場。」

有一回,來了颱風,整個棚架翻了過來,「那麼多棉製的寢具用品,就在風雨中,結果當然是泡湯,真的是心血泡湯,但還能怎樣?也只好雨水中夾著淚水,收拾收拾,繼續下一個目標。」


億進特賣會拍賣場。(億進寢具提供)


億進工廠。(億進寢具提供)

培育人才 共創百年企業

特賣會的成功讓「億進」決定不跟隨別人的腳步「錢進大陸」,而是「向後轉」,走出自己的方向,回歸內銷生意。幾年的時間,「億進」在南部縣市舉辦了53 個特賣會,不但解決了資金、庫存、員工問題,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幾十場的特賣會,「億進」廣泛地建立了消費者的口碑,而且零售通路慢慢成型,奠定日後的門市之路。

回首這一段事業起伏歷程,柯崑龍有感而發地說:「老天爺讓我在最艱難的情況下,還能重新站起,幾個兒女也都很爭氣、很成才,慢慢得接下公司的經營;還有,我們一家人住一起,兒孫滿堂,我已經很感恩、很滿足了,還有什麼可要求的呢?」

柯董除了帶領「億進」在經營型態上成功蛻變,也培養了許多新一代的管理人才,帶領公司在各個領域持續發展。「我的角色就像船的舵手一樣,我只掌握方向,至於實際的航行作業,也該放手給年輕人了。」

柯董也表達了自己對「億進」未來的期許:「人家說百年企業,我走過了30 年,完成了1/3,希望下一代能更加穩健地走好未來的路。」◇

柯董的開店寶典

投石問路

87 年,第一家「億進寢具生活館」直營門市成立。柯崑龍不吝分享他的成功之道:「我成立門市不是漫無目的,也不是簡單看一看地理位置、交通、人潮,我是每家都先以賣場形式試賣,真的有市場,我才成立。」他把這樣的經營策略稱為「投石問路」,先從實際的運作中確實了解成功的可能性有多高,才決定投資設點與否。

以店養店

當「億進」直營門市從第一家增加到五家時,柯崑龍已經看到一個方向:門市將一間一間不斷擴充。如何落實呢?柯董另一個成功的理念是「以店養店」──每家店每天提撥1,000 元作為開新店的基金。他強調:「這是穩紮穩打的策略,而不是看到生意好就猛開,不要寄望無法掌握的投資。」

柯董的服務觀──得人意就會進步

「億進」,從字面上看來好像是「億萬錢財滾滾進來」的意思,然而這不是創辦人柯崑龍的理念,「億進」企業早在30 年前建立時,就意味著消費者導向的服務觀。柯董事長解釋說:「『億』」是『人』和『意』的結合,『進』」是『進步』,得人意就會進步。」

柯董的用人哲學

「蟹身再大,如果沒有蟹腳幫忙,一樣寸步難行。」董事長柯崑龍以閩南語諺語,肯定了員工對「億進」的貢獻,同時表達他對這些員工的感謝。「老闆再能幹,也就是一個人的力量,沒有職員支持、付出,公司也不可能成長。」

談到用人,柯董再次以閩南語諺語說明他的理念:「荏荏馬,嘛有一步踢。每個員工都有他們的專長,能夠善用就是公司的資產。」他管理公司非常嚴格,「我有事找部屬,他們來到辦公桌前,一定是必恭必敬的立正站好。員工跟隨老闆多年,都瞭解他的為人,要求嚴格是為了讓公司更進步。

很多人一路跟著他,就是在公司最困苦的時候,依然沒有離去,所以早年一起打天下的元老級員工,現在很多都還在公司。在「億進」服務超過30 年的楊景貿經理說:「董事長是以身作則的領導人,再苦、再累的工作,他都可以和員工一起做;他的威嚴看似難以親近,其實他對員工很照顧,很會為員工家庭著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僑居法國的台灣人對台、法兩地的生活有什麽樣的體會?在全球經濟與政治局勢緊張的境況下,他們對未來又有什麽樣的打算?爲此,筆者采訪了三位生活在法國的台灣年輕人,他們分享了在異鄉生活、求學和工作的經歷。他們置身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在不斷吸收法國文化與精神價值的同時,始終保留著對台灣的熱愛。其中一位受訪者說:「法國和台灣都非常自由,但自由的方式不一樣。」透露出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國家,因民族思想與傳統習慣的不同,而有著其差異。
  • 玫瑰花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很多國家將這個紀念日定為法定假期,以慶祝女性在經濟、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女性在這個世界上占了一半的組成,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們一樣可以有所成就,為國家社會奉獻一己之力。
  • 作為一家成立於美國的藝術團,神韻已經成為許多來自中國的傑出藝術家的新家園了,他們曾經因信仰而受到迫害。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其中兩位藝術家,舞蹈編導古緣和琵琶演奏員梁玉的故事。
  • 出自於對大自然和野生動物的喜愛,印度一對夫婦在一個老虎保護區旁購買了幾十英畝的土地,讓老虎等野生動物有更多生活與繁衍的空間。這個善舉激勵了其他動物愛好者,成為他們仿效的模範。
  • 他是我的老朋友,但我不知他的來歷,甚至不知道他的本名,他說叫他「禹海」,現在也可以叫他「巴尼度」,是一位布農婆婆為他取的名字,意思是一株又圓又直的大樹。
  • 蔡竺欣強調:風水可以對人起作用,但不起絕對作用。它的奧妙之處在於,不好的風水對長期積德行善者不起做用。反之,好的風水對強取敗德者也不起做用。
  • 王碧枝
    經過半世紀的歷練,王碧枝深深體會,人生中不論遇到好事或不好事,都是培養能力與成長的好機會。
  • 一個球隊的成功除了球員,還離不開那些為勝利舖平道路的幕後工作人員,他們是球員們在場上專心比賽的保障。今天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多倫多猛龍隊的體能教練Jon Lee。 Jon Lee是菲律賓裔,兒時從隨家人搬到了加拿大,隨著成長,他愛上了籃球,但作為職業生涯還是後來的事。Jon Lee曾是列治文中學的老師。他在UBC大學獲得商業學位後,到列治文中學執教,在那裏一幹就是十多年。 在那段時間裏,他遇到了職業籃球界的關鍵人物。Lee說:「當我還是一名高中老師時,我的一位朋友在1999年讓我做加拿大男子國家隊的經理 - 那就是Jay Triano,我在灰熊隊當球童時,他正在隊裡工作,這讓我開始接觸到頂級球員。」
  • 香港首富李嘉誠,一向以生活簡樸著稱。過去幾十年來,他一直戴著一款50美元的手錶。直到近幾年才升級為西鐵城(星辰)錶,價值大約500美元。有報導指出,李嘉誠的星辰錶,價格不及採訪記者手錶的30分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