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誰的「第一志願」?

方靜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時值盛夏,又到了畢業的季節,千千萬萬的青年、青少年將走出校門,面臨人生的另一個轉折。有的要繼續升學,有的要開始就業,而無論升學或就業,是否榮登「第一志願」,成了眾所矚目的焦點。每年,此時到暑假結束的這一段期間,經常可以在傳播媒體、或報章雜誌上,看到相關的訊息,大家討論的沸沸揚揚,熱鬧非凡。

在我們的社會價值的認知裏,所謂的「第一志願」,即是──升學就讀重點學校,選修熱門科系,謀職進入大型企業,坐擁高位高薪。因此,等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景象,必然隨之出現。如願者,以為從此得以一帆風順、平步青雲;失意者,認定今後可能命運乖舛、一敗塗地。其實,人生猶如一場長跑,態度影響結果。不妨試著想一想:你的「第一志願」,是誰的「第一志願」?是否和你的專長與興趣相符?

大部份的人的「第一志願」都參照世俗的標準而定。與這個標準擦身而過,就是失敗,很多人陷入這樣的迷思當中,因此,自怨自艾、得過且過、一蹶不振。馬克斯‧巴金漢 (Marcus Buckingham)在《發現我的天才》一書中提及,經過許多研究後發現:「成功者很少是全方位人才,但必然特質鮮明。」沒有人樣樣都行,但每個人一定都有屬於自己明顯的天賦特質。你了解自己嗎?你的天才是否正等著你來發掘?

專家學者常常勉勵我們:「每個人都有天才!只是大部分的天才不是被擺錯了位置,就是沒有努力或沒有正確的方法發掘自己的內在天才。」天才不是IQ高,是發揮個人特質,只要擺對了位置,就可以變成天才。投資理財家巴菲特論成功時懇切的說道:「我只是有機會做我想做的事」,你是否瞭解自己的「第一志願」是什麼,並且給予機會去實踐呢?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Dr. David McClelland倡導的「職能」概念中明確的指出:「人的特性就像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突出在海平面的只是技術(skill)和知識(knowledge);在海平面以下的部分則好比是隱藏在內心的特質,例如自我的想法(self-concept)、特性(traits )以及動機(motive)」。因此,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尾隨他人的「第一志願」,而是挖掘冰山底下的內心特質,建構自己的「第一志願」。卓越與平庸往往只差一小步,不怕失敗、勇於嘗試、發現自己的天才,全力以赴的去實現自己的「第一志願」。

台灣作家侯文詠論及:「一個人生命中能達到最了不起的成就,無非也就是發現自己,並且勇敢的成為自己。」Google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李開復樂觀、積極的說:「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選擇我的成功」。勇於自我探索、自我挑戰、自我超越,並且堅持實現屬於自己的「第一志願」,不虛度此生,就是成功!

另外,值得思考的是:工作與學習,這種外在的「第一志願」,談論的是成功與失敗,大多數人很難跳脫既定模式的制約,或許在當時錯過了選擇的契機;然而,內在的「第一志願」,也就是你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探究的是身心安頓的面向,卻是可以由自己決定,而且能夠適時調整的。

古往今來,我們看到許許多多,汲汲營營的追求名、利、情的豐厚與富足的例證;也聽聞前仆後繼,屢敗屢戰的寧願為真理而奉獻、為信仰而犧牲的典範。朋友,且暫停腳步,好好的釐清:什麼是你自己的──外在的、內在的「第一志願」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週二上午,一陣忙碌的工作之後,終於可以暫停,喝杯茶、喘口氣。接下來的空檔,可以趁外出辦事,安步當車,順便舒緩一下這急促的節奏。上路後,初夏的薰風微微,輕拂過身上,感到非常清爽舒適。刻意放慢腳步、調整呼吸,當快板轉換成慢板,很神奇的──時間拉長了、空間也擴大了。從無到有、由淡變濃,這是「慢」醞釀出來的滋味。原來,在快速與繁忙的奔波中,竟然錯失了許多豐盈而靜好的時光。
  • 肇因於疏失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已經在日前通過協議、達成和解。近兩個月的折衝與商談,事情終於落幕,但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卻值得再三反思。
  • 假日,雨後涼爽的傍晚,和家人在愛河的步道漫遊。一家老小輕輕緩緩的走著,清風徐來,吊鈴似明黃的阿勃勒,在樹梢搖曳生姿,蝴蝶般橘紅的鳳凰花,也在枝頭翩翩起舞。
  • 日前,開車上班途中,因為未依號誌燈左轉,所以造成一起交通事故。財物頗有損失,人也受傷,所幸已無大礙。在一陣折騰後,事情總算圓滿收場。然而,過程中,一個盲點漸漸的暴露出來,那就是未堅持做對的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便宜行事,終於導致遺憾的發生……
  • 最近,有一則新聞頗引人注目,在網路上也帶動一股熱烈的討論風潮:「台灣台北市建國中學翻牆文化由來已久,很多建中畢業的人,都有中午翻牆外出買午餐的回憶。教官是抓不勝抓,但學生們還是照翻不誤,如今,建中就從即日起開始試辦,中午午餐的1個小時,開放500位同學可以外出買午餐,讓學生學習自我管理,如果試辦成功,最快可能9月起全面實施中午解禁。」不過,卻有學生表示:雖然已經開放,但是翻牆習慣了,改不掉!高牆還在,為何不翻?看來,翻過圍牆容易,而要超躍心牆,就得費一番功夫了。
  • 唸小二的外甥女酷愛閱讀,三天兩頭往圖書館跑。借書、看書、還書、寫心得和說感想,是她生活中的要事,經常忙得不亦樂乎!小小年紀,備嚐讀書之樂,已是幽默大師林語堂口中的──讀書之人,乃文明之人、有趣之人、有福之人與令人羨慕之人!
  • 認識李小姐近三年了,她是養生食品公司的行銷人員。當初,她來介紹產品時,就讓所有人都印象深刻。以一般眼光來看,她算是個殘疾人士。受損的發聲系統,使她的語言模糊而難以辨識,但是她的敬業精神,彌補了這個缺陷。在對話的過程中,她總是一字一句的慢慢說、反覆的講,直到另一方完全理解為止。
  • 「化為千風」是印第安人的生死觀。人死後,化為秋陽、冬雪、飛鳥、星辰與千縷微風……
  • 傍晚,小外甥女急匆匆的打電話過來,興高采烈的宣佈:「阿姨,告訴妳一個天大的好消息,那就是──今天,爸爸幫我申請了一個專屬網誌,我跟哥哥一樣了耶!」聽完,向她道喜,也分享她的快樂後,心裏有一個聲音浮現──在八歲小女孩的心目中,將新奇、時髦、趕上流行,視為天大的好事,那麼,成人世界的我們,對這個問題,又是如何看待呢?相信回應的答案,一定是人言言殊,各有論述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