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天地之和(二)

礼乐的智慧来自天地

一竹
font print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天地之间的和谐,表现为天高地下,万物布散于天地之间,高低大小各有情态,各具自然秉赋的本性,而又孳生有序,各得其宜。就像月日星辰,光耀不同,各有运行的轨迹;山川人物,状貌不同,各有自己的定位。

这其中最根本的和谐因素就是“秩序”,只要这种秩序不被打乱,自然是万物繁衍,一片繁荣景象。先贤明君正是在洞彻这一自然规律中,领悟了这种“秩序”的内涵,从而制定了规范人类秩序的“礼”。

如果人类社会能够尊崇这种秩序──人人各居其位,各守其职;同时又维持了各自不同的本性,各得其宜──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争斗了,社会自然就和谐稳定了。

万物的正常生长繁衍,来自于天地化育的各得其时,风雨催生,四时消长,各以其时,这一切又源于天地间的阴阳和顺。这个道理用之于人,一个人,如果内心平和,那么就可以保持自然的天性了。

人之初,本性是纯净淡泊的,当有感于外物,就会有情意的波动,这种情意的波动,如果不加以适当的节制,在不断的受惑于外物的情况下,就无法再归于纯净淡泊,渐渐的就会迷失本性。迷失本性,就会背逆正道,为非作歹,就会出现以强凌弱,老无所养,幼无所安等等天下大乱的态势。

所以先王制作礼乐,就是为天下人制定节度的意思。由此看来,“乐”的制定,并非要满足口耳之欲,而是以此来教化人心,使之对好恶有平正的判断力,从而可以回返到人生的正常状态。而乐曲的最高境界,那一定是情性意念的和悦。

先贤圣君取法天地之和,制定了礼乐,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也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以社会的和谐百姓的安乐为最终目地,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教化人心。

我相信,大自然是上天给人的一本书,那是用来学习与感悟的,不是用来所谓“改造”的。在这一点上,古人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或寄情山水留下咏叹之佳篇,或探问万物寻求生命之真谛;而现代人,在对现代科学的追求中,加之无神论的蛊惑,唯我独尊,对自然万物肆意践踏损毁,来满足着难以填满的欲壑,甚至于天地震怒,灾祸频现,仍不知悔悟。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临财不贪,临难不屈;才能谦和退让,取舍有度。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民族气节,知耻都是良知的先导。
  • (shown)古典诗词中的山水意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使有限的物像有了无限的意韵,品味其独特的审美意蕴,感悟诗中所昭示的深刻道理,使人领悟到传统文化之深之博之美,使人获得对宇宙、人生的理性认识和励志生命的人文品性。
  • (shown)古人遵守诺言,言行一致,对于一句交托的话,能做到终身不忘,而真正成为良知、正义、感恩的人。践约守信是诚实做人的核心,是为人处世道德标准的要求,是对自己良心的忠诚和对他人的负责。
  • (shown)包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无私的气度和博大的胸怀,是一种智慧和境界,这种境界源自于人的道德修养,来自于人的内心“善良、慈悲、仁爱”的自然流露。
  • (shown)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四项发明,对整个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深远的历史影响,是其它的文明所不能替代和超越的。
  • (shown)四大名著作为艺术作品而言,能够打动人心的不仅仅是华丽的文辞和精彩的故事,隐藏在故事背后的真实才是真正能触及到人心最深处的,也是人内心感到亲切的原因。
  • (shown)中国画以其深奥的内涵,独特的线条笔墨,严谨的艺术法则,千百年来影响、震憾着世界文化艺术。艺术又直接反映了当时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及发展方向,真正的艺术又可激发人们对正信,正念的追求,可见艺术对社会的发展方向及人类精神信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shown)这个世界是变化的,而千变万变只有不离开自己位置的变才是顺利的,才能够“吉,无不利。”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和控制、平衡着这种变化的因素就是相生相克的理。“位”被相生相克所制约、平衡着达到了“和谐”的秩序。
  • (shown)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
  • (shown)古人敬天信神,“观天道以应人道”,人类的文化与信仰相伴而行,辉煌灿烂的文明中无不闪耀着信仰的光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