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乃粒第一卷‧水利

作者:宋应星 译者:李淑芬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996
【字号】    
   标签: tags: , , ,

【编按】《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后有日、英、德、法、俄等译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并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特分节刊登,以飨读者。

粮食第一‧稻田灌溉方法

水稻比其它的谷物更需要防旱。稻田里的土分为沙土、泥土、瘦土、肥土,各个地方的土质不一样。有的三天不灌溉地就干的,也有半个月不灌溉地才干。天不下雨,就要人来引水灌溉。

靠河边的农家有造筒车的,筑坝拦水,让水经车下冲激水轮旋转,在将水引入筒内,各个筒内的水分别倒入槽中,在流进田里。不分昼夜,灌溉百亩稻田没有问题。不需用水时,用木栓卡住,水轮就停止转动。

在湖泊、池塘这些水不流动的地方,也可以在岸边安装转盘水车,用一头牛拉着转盘动,转盘在带动水车引水。

也可以几个人踩转水车引水。大的水车长两丈,短的也有一丈长。水车内用龙骨拴一串串的木板,带水向上,再流入田里。一人一天可以灌溉五亩田,一头牛一天可以灌溉十亩田。

浅的池塘、小水沟不可以放长的水车,那么就用拔车,一个人双手握住摇柄,迅速转动,从早做到晚,也只可以灌溉两亩地,扬州那个地方用几把扇,靠风力转动水车,有风就转,没风便停。这种拔车是用来排洪涝用的,排洪后便可栽种谷物。由于拔车是用来排水,而不是用来取水的,不适合用于抗旱。用桔槔取水可以灌溉的稻田就更少了。

原文

《天工开物》乃粒第一卷‧水利

凡稻防旱藉水,独甚五谷。厥土沙、泥、硗、腻,随方不一。有三日即干者,有半月后干者。天泽不降,则人力换水以济。凡河滨有制筒车者,堰陂障流,绕于车下,激轮使转,挽水入筒,一一倾于见内,流入亩中。昼夜不息,百亩无忧。不用水时,拴木碍止,使轮不转动。其湖池不流水,或以牛力转盘,或聚数人踏转。车身上长者二丈,短者半之。其内用龙骨拴串板,关水逆流而上。大抵一人竟日之力,灌田五亩,而牛则倍之。

其浅池、不浍不载长车者,则数尺之车,一人两手疾转,竟日之功可灌二亩而已。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目。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盖去水非取水也,不适济埋。用桔槔、辘轳,功劳又甚细已。

──转自《新三才》

点阅【天工开物】相关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汉代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极为深远的一项成就就是造纸术。直到今天,纸依然是日常使用的书写材料,是为数不多的使用了近两千年而没有被淘汰的伟大发明。
  • 谷本身不代表任何一种特定的粮食,百谷是谷物的总称。五谷是指芝麻、豆类、麦类、粟米(小米)、黄黏米,当时稻米没有包含在里面,是因为以前的圣贤多来自北方,而稻生长在南方,所以在圣贤们的著作中,稻米不包括在五谷中。
  • 浸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春社日),称为“社种”;最晚是在清明之后。 播种时,先用稻、麦秆包住种子在水里浸几天。待生芽后撒播在田里.长到一寸左右高时叫作“秧”。
  • 稻田施肥除了人畜的排泄物之外,还可以用“枯饼”。“枯饼”指的是榨过油剩下的残渣。芝麻、萝卜子的枯饼最好,油菜子饼次之,油桐枯饼则差一些。而樟树子、乌桕树子和棉子饼则为下等。另外,草皮、树叶也可以当肥料。有些农家会磨绿豆粉,将磨出来的豆汁浇在根部上,以利生长。
  • 稻田收割后如果不再种植,就应当在当年秋天耕垦土地,使旧稻茬烂在土里。可相当粪肥一倍的肥力。 如果秋天干旱无水,或农民拖到明第二年春季才耕地,收获就会减少。如果撒枯饼或浇粪水在田里施肥,就怕连雨天的到来,雨水会把肥质冲走。要密切注意天气情况,这就要靠老农的心计了。稻田收割后如果不再种植,就应当在当年秋天耕垦土地,使旧稻茬烂在土里。可相当粪肥一倍的肥力。 如果秋天干旱无水,或农民拖到明第二年春季才耕地,收获就会减少。如果撒枯饼或浇粪水在田里施肥,就怕连雨天的到来,雨水会把肥质冲走。要密切注意天气情况,这就要靠老农的心计了。
  • 早稻稻种在初秋收藏时,如果正午在烈日高温下晒,稻谷内含有火气,收入仓库后又急忙关闭,则谷种黏带着热气,勤劳的农家经常受此灾害。明年播种后田里有粪肥使土的温度上升,又会有东南风带来的暖热,会使稻子发烧,苗穗受到损坏,这是第一个灾害。
  • 隐世2000年,在特殊的时代被重新发现,神秘的羊皮古卷,记载的是神的预言?为什么教廷却不敢承认它的存在?
  • 至今无解的神奇传承,目不识丁却能唱颂数百万文字的英雄史诗。西藏说唱艺人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神力相助?
  • 蔓延中的疫情方兴未艾,人类在力寻出路之余,其实,还得回归原点,重新审思自古以来瘟疫的真实面貌,才能找到正解良方。
  • 江浙一带有一个人叫郑夷甫。他少年有为,令人羡慕。嘉祐年间,在高邮做官。后来遇到了一个有功能的人,可以推算人死的时间,没有不准的。郑夷甫叫他一算,原来自己只能活35岁。他一下子就开始感伤起来。有人劝他学一学《老子》或是《庄子》来给自己宽宽心。后来听说有一个和尚,坐在那里和别人谈笑中而圆寂。郑夷甫听了感叹说:“我不能长命百岁,那也要象这个和尚一样,也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到了那个日子前十天,他四处走亲访友道别。到了那一天,他沐浴更衣,来到屋外的一个亭子里,亲自叫人打扫烧香。就在挥手指画之中,突然就死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