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造棉

作者:宋应星 译者:李淑芬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9
【字号】    
   标签: tags: , , ,

【编按】《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后有日、英、德、法、俄等译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并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特分节刊登,以飨读者。

衣料第二‧作丝棉

双宫茧和缫丝时留在锅底的碎丝断茧和种茧壳,都是丝绪断乱,不可缫丝的,但可以用来造丝棉。将其用稻草灰水煮后(不要用石灰),倒入清水盆内。把大拇指指甲修剪干净,用拇指顶开四个蚕茧,连续叠套在其余的指头上,四个手指中每个手指都叠套四个蚕茧,再用拳头将茧顶开,这样每次用一支手的四个指头,可以顶开十六个蚕茧,然后用小竹弓敲打。这就是《庄子》说的“泙澼絖”(指在水中击絮,《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泙澼絖为事。”)。

湖州的丝棉特别洁白、纯净,是因为造棉的手法巧妙。上弓操作时主要在于动作敏捷,带水将丝棉打开。如果动作稍慢,水已流去,那么丝棉结成块就不能完全松开,看起来颜色也不纯白。缫丝剩下的东西叫“锅底棉”,把它装入棉衣、棉被用来御寒,称为“挟纩”(指里面装有丝棉的衣或被)。制造丝棉所用的人工,比造缫丝多八倍有余,劳动一日每人只能造四两多丝棉。用这种丝棉坠打成线来织“湖绸”,价钱稍贵,用丝线在提花机上织出的产品叫“花棉”,价钱更贵。

原文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造绵

凡双茧并缫丝锅底零余,并出种茧壳,皆绪断乱不可为丝,用以取绵。用稻灰水煮过,不宜石灰。倾入清水盆内。手大指去甲净尽,指头顶开四个,四四数足,用拳项开又四四十六拳数,然后上小竹弓。此《庄子》所谓洴澼絖也。

湖绵独白净清化者,总缘手法之妙。上弓之时惟取快捷,带水扩开。若稍缓水流去,则结块不尽解,而色不纯白矣。其治丝余者名锅底绵,装绵衣衾内以御重寒,谓之挟纩。凡取绵人工,难于取丝八倍,竟日只得四两余。用此绵坠打线织湖绸者,价颇重。以绵线登花机者名曰花绵,价尤重。#

──转自《新三才》

点阅【天工开物】相关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蚕即害怕香味又害怕臭味,如果有掏厕所或烧骨头的味道随风而来,蚕闻到后会死亡,隔壁有煎咸鱼或不新鲜的油脂,也会使蚕死亡。烧煤炭或点燃沉香、檀香的烟味也会使蚕死亡。
  • 蚕茧的形状也有好几种。晚蚕结成束腰像葫芦形的茧,天然露水浴过的蚕结成尖长像榧子形状的茧,或扁圆像核桃形的茧。还有一种蚕不怕吃沾泥的桑叶,叫“贱蚕”,得丝反而多。
  • 。喂幼蚕要将桑叶切成细条。切叶的墩子要用稻麦扎成,就不会损坏刀口。摘下的桑叶用瓮坛盛放,不要让风吹干枯。
  • 欲叶便前剪摘,则树至七八尺即斩截当顶,叶则婆娑可扳伐,不必乘梯缘木也。
  • 蚕要生病时,胸部发光,周身黄色,头渐大而尾渐小。而且该入眠时游走不眠,吃叶又不多,这都是病态。应当将其急速淘汰除去,勿使害群。健美的蚕必会眠在叶面上,压在下面的蚕不是体弱,便是懒惰,结茧会薄。
  • 蚕吃足桑叶后,要尽快捉蚕作茧,不可以耽误时间。蚕卵孵化一般在辰(上午七时至九时)、巳(上午九时至十一时)这两个时辰,所以蚕的发育成熟结茧一般也多在这个时间。老熟的蚕喉下两颊是透明的。
  • 凡蚕大眠以后,径食湿叶。雨天摘来者,任从铺地加飡;晴日摘来者,以水洒湿而饲之,则丝有光泽。未大眠时,雨天摘叶用绳悬挂透风檐下,时振其绳,待风吹干。若用手掌拍干,则叶焦而不滋润,他时丝亦枯色。
  • 但是用嘉兴、湖州产的丝作衣服,即使在水中洗涤上百次以上,丝质还是完好的。嘉兴、湖州的方法是劈竹编成竹席状的蚕箔,下面用木料做支架,离地大约六尺高,地面放着炭火(防止炭爆出),前后左右每隔四、五尺即放一个火盆。蚕开始上山时,火力较小些,引导蚕吐丝,因为蚕喜欢温暖,便立即结茧,不再游走。
  • 隐世2000年,在特殊的时代被重新发现,神秘的羊皮古卷,记载的是神的预言?为什么教廷却不敢承认它的存在?
  • 至今无解的神奇传承,目不识丁却能唱颂数百万文字的英雄史诗。西藏说唱艺人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神力相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