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妹妹为什么爱哭?

李敬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1月6日讯】在神仙住的世界里,山崖边一个石缝中长着一株绛株草。一个神瑛童子天天用圣水浇灌,这棵草便修炼成了绛株仙子。一天,神瑛童子要下世了…

中国清朝长篇巨著《红楼梦》写了五百多个人物,问世二百多年以来,全世界研究的论文专著之多,以字数而言早已超过《红楼梦》原著的千百倍。但可惜的是,恐怕没几个人敢说他真正读懂了《红楼梦》!为什么?因为《红楼梦》中的难解之谜太多了!

以“林黛玉为什么爱哭”这个问题来说,多少年来“红学家”们大致都把原因归结为:第一,黛玉很小就没有父母,远离家乡,寄人篱下;第二,她体弱多病,因而多愁善感;第三,她心胸狭隘,自卑好妒。

可是,真是这样吗?首先,林黛玉确实从小就没了父母,千里迢迢投靠京城姥姥家。可是,书里根本没写她因为想念父母家乡而哭啊!其次,她确实体弱多病,可是在《红楼梦》里我找不到她因为生病而哭的例子。她曾哭得吐血,却没有因吐血而哭。

再者,《红楼梦》里写了林黛玉看到薛宝钗比她更受贾府上下的喜爱,她很担心。但是黛玉虽然爱哭,却绝不软弱自卑。相反,林妹妹一向性情高傲,事事要强,在大观园组织的诗社里,黛玉哪一次不是倍受赞赏?这样一个高傲得事事出人头地的林姑娘,哪会因自卑、嫉妒别人而哭?

落泪总为贾宝玉

可见,过去讲的这些都不是林黛玉爱哭的真正原因。那么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如果不受别人观念的引导和影响,专心地读一遍《红楼梦》,不难发现,林黛玉的哭,没有一次不是与贾宝玉有关系的!

比如,她从扬州来到贾府的那天晚上,黛玉坐在炕上擦眼抹泪。为什么哭呢?白天第一次和宝玉见面,宝玉对她一见如故,问她“妹妹你也有玉吗?”黛玉便回答:“我没有那个,想来那是件宝物,怎能人人有呢?”宝玉一听,便犯了痴狂之症,摘下玉来便要往地上摔,说:“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不是个好东西。”黛玉想着白天发生的这件事,哭起来了。

此后,常常或因宝玉偶尔不小心惹得黛玉哭泣,或因宝玉太周到,使黛玉感动的偷偷抹泪儿。比如,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躺在炕上养伤,正睡得昏昏沉沉,听见有人抽抽咽咽地哭,睁眼一看,是黛玉,只见她两只眼肿得桃儿一般,满脸泪水。宝玉忍住疼痛说︰“我不疼,故意做出这样子,是骗他们的,你别当真。”黛玉知道是宝玉怕她难过,故意安慰她的,心里更难过。此时这种无声的悲泣,更觉得气噎得厉害。

不是宝玉无意中惹得她哭,就是宝玉的真情感动得她哭。她总是为宝玉而哭,为宝玉才哭的。她为什么一定得“哭”呢?

冤缘尽解

《红楼梦》的第一回里,僧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西方一个神仙住的世界里,山崖边石缝里长着一颗绛株草。赤瑕宫里的一个神瑛童子天天对它用圣水浇灌。因为每天浇,每天浇,久而久之,这棵绛株草又受了天地精华的滋养,便修炼成了,被称为绛株仙子。一天她听说神瑛要下世,赶着太平盛世去人间历练的消息,她便跑到警幻仙姑那里挂了号,也要到世间去,她说:“我要去还债”。仙姑问她:“这可怎么还哪?”绛珠说:“他每天用圣水浇灌的恩惠,我也无圣水可用。现在他下世为人我也下世为人,就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了。”(见《红楼梦》第一回)。

在《红楼梦》第一回开宗明义,就把两位主人公前世的关系向读者交代得清清楚楚的。原来他们是这种以德报恩的关系,而不是夫妻之缘。所以不管贾宝玉和林黛玉相爱得有多深,相恋得有多苦,到底“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林妹妹只能把她的“泪珠儿流到冬尽,从春流到夏。”

大家不禁会问,既然在第一回里就把事情交代得这么清楚,你和那么多的“红学家”们为什么还读不懂呢?其实,这里说的“不懂”,说白了就是“不信”。我之前和很多人一样:不信人有前生有来世;不信前生的恩要报,前生的债要还;不信我们生存的这个空间之外,还有许多另外的时间概念不同的空间。就因为不信,所以才没能揭开《红楼梦》中那些难解之谜的谜底。

(摘录自正见网www.zhengjian.org/zj_b5/,2002年1月12日)(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宅门》在中央电视台黄金频道的热播,堪称是2001年中国娱乐文化业的一桩盛事;在《中国电视报》的大幅广告中,甚至出现了“一部讲述大家族兴衰的现代《红楼梦》”的措辞。断断续续看过来,笔者所感觉到的却是一股古已有之的以理杀人、礼教吃人的道学气,也就是《红楼梦》中为贾宝玉、林黛玉深恶痛绝并拼死抗争的那种浊气。
  • 北京青年报开展读者选评心目中的《红楼梦》角色活动,部分读者直认无人能真正胜任《红楼梦》角色。
  • 李谧拥有万卷书籍,宋敏求家的藏书丰富。
  • 有宋一代风雅无双,才子才女更是风华绝代。即使在动荡的末世,仍然出了一位浊世佳人张玉娘,其文采可与清照齐名,其德行远追班昭遗风。她如幽兰白雪高洁,在韶华芳龄仙逝,走过了短暂却才情双绝的传奇人生。
  • 中国古代医者悬壶,大多都怀揣着济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从丰富的史料中不难看到,“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写在《大医精诚》中的字句;“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已在历代许多身怀奇术的医生身上得以展现。
  • 管宁因为好友华歆不能完全无视于权位利禄的存在,所以割席与之绝交。和峤鄙视荀勖的为人,不愿与之同车,于是自行乘坐专车入朝。
  • 宋朝的李之仪,立于长江之畔,则以江水之无尽比喻情意之绵长,写下一首流传千年的相思词——《卜算子》……
  • 耿恭为将士拜井祈祷,泉水涌出;郑国为秦国修筑渠道,造福万代。
  • 死生有命,富贵由天。人一生的福、禄、寿乃至各种疾病的发作都是有定数的。时间到了,脸上的气血之色、脉络的运行状况都会呈现出异常的变化。纵观古今,惟有精通医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读懂身体密码,参透个中玄机。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高人,本篇将一展明朝几位市井大夫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医术。
  • 还有北宋时期,一代名臣登上金陵城楼,望见清江翠峰,酒旗画船,一片壮丽繁华之景。然而故国往事历历在目,他抚今怀古,顿生家国之忧和兴亡之叹。 一首雄浑阔大的怀古词,遂成千古名篇。这就是出自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