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周武王向姜太公求授《丹书》

文道
font print 人气: 109
【字号】    
   标签: tags: , , ,

周史上记载,周武王统治周朝之初,向姜太公请教世上有没有一种办法,保存简单,容易操作而又行之有效,能够让后世子孙效法从而永远保守祖先开创的国家基业。姜尚禀告武王说有一卷书名为《丹书》,是先王传下来的治国之道,记载有这个办法。大王必须郑重其事,沐浴斋戒后才能阅览。

三天后,周武王头戴皇冠,面向东端立,恭敬虔诚的求授《丹书》。 于是,姜尚开始诵读《丹书》:勤政敬天,摒弃好逸懈怠的人,事业就会昌盛; 怠忽职守,贪图安乐享受的人,事业就会衰败。礼义胜过私欲的人,事业就会顺利;私欲胜过义理的人,事业就会受挫。这就是保存简单,容易做又能让子孙万世效法的办法。

王听后,更加恭敬信服,并命人将这几句话写在席上、机上、镜子上、洗面盆上、殿柱上、杖上、带履上、觞豆上、门窗上、剑弓矛枪上, 用以时刻自警自励。

周武王为一国之君,能屈尊向贤臣求授良言,并作为铭戒,时时对照以归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从而努力使内心达致纯正睿智,上能体天意,下可治人伦。因此周八百年国运,和历代周王谨守祖训,敬天爱民,修身重德有着很大关系。

(《帝鉴图说》)

转载 正见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10/20/48828.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越国公杨素恰好路过,问:“书生读什么书啊?”李密客气的跳下牛背,说:“《项羽传》。”杨素和他说话,很是惊异,回家对他儿子杨玄感说:“李密不是你能比的,以后有什么事你可以去找他。”
  • 战国时魏国人范睢足智多谋,但因为家境贫寒,一直无法施展本领,投身在魏国大夫须贾门下当差。
  • 晋朝人魏舒从小因为迟钝质朴,乡亲认为他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叔父让他去守水磨,常常叹气说:“这孩子要能当个百户长,我就心满意足了。”
  • 当酒喝得有点醉意时,刘章进献歌舞,然后说:“请求为太后唱支耕田歌。”吕后把他当作小孩看待,笑道:“应该说是你的父亲知道耕田吧。你生下来就是王子,哪知道什么耕田事呢?”
  • 明朝兴化人韩乐吾是一个陶工,一生贫困却乐于助人,被人们称为“东海贤人”,他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
  • 家里的人想试试王文正的度量到底有多大,就和他开起了玩笑。一次,家人将少量的灰尘和墨水洒在他的汤中,王文正就只吃饭吃菜不喝汤。家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有时候不喜欢喝肉汤。”
  • “人浮于食”出自《礼记‧坊记》,现代人常说“人浮于事”,但意思却有所不同。
  • 有一员外姓杨,一生乐善好施,方圆几十里都很有名气,人称杨好善;年纪快六十岁了,但精神矍铄,满面红光,见人总是喜喜哈哈的,几乎和谁都说得来。
  • 清朝苏州人王永康的父亲和吴三桂同是将校,那时永康还小,吴三桂曾经答应将女儿许配给永康。
  • 隋朝人裴寂父亲早亡,几个兄长将他养大。后来入宫当了一名卫士,每次回乡探亲都是徒步而去,徒步而回,路过华岳庙,都要进去祭奠上香,祈祷说:“我贫穷如此,不知道这一辈子是否有什么富贵?”行礼后离去,有一天,梦见一老人对他说:“你四十岁以后当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