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大学第一届学术月特稿(20)

曲婉兰:中华哲学概念解言

曲婉兰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 ,

1、经济‧科技文化:这是近现代由西方而普世的文化形式,区别于古埃及和巴比伦的法制‧智慧型文化、古印度的宗教‧智慧型文化、古中国的道德‧智慧型文化;是以科学技术工业为核心,以商品经济成果为辐射,并以此带动社会发展的文化形式。

2、宗教‧智慧型文化:这是古印度以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为主的思想智慧为导向,以多神教多元化发展为脉络的神传文化形式;区别于古埃及和巴比伦的法制‧智慧型文化、古中国的道德‧智慧型文化、西方而普世的经济‧科技文化。

3、道德‧智慧型文化:这是古代中国王朝系统不断的源头,是以道家得道修真、炼德成功的智慧为基台,以儒家礼教伦理道德为脉络的神传文化形式;区别于古埃及和巴比伦的法制‧智慧型文化、古印度的宗教‧智慧型文化、西方而普世的经济‧科技文化。

4、王道政治:这是中国上古时期从黄帝到禹期间的五帝政治形式,区别于自夏启到清朝时期的君权政治(其中夏、商、周三代为封建王权政治,秦朝到?清朝为皇帝集权政治);以“天子”修道为文化基石,有兵征天下的本事,却以文明教化方式平天下的“武功文治,与民休息”的开明君主政治之路。这种政治形式的特点是无为治,由君王修道和国民乐业共同培育的“无政治?”,君王无战,臣民无讼。

5、三才智慧:“三才”指“天、地、人”,特指中华“天皇、地皇、人皇”故事中包含的周易象数、中医穴理“三才智慧”的神话表达:敬天于人是道,第一重要;叩地于人是德,第二重要;贵人于人是文,第三重要。这说明中国九州文明的创造智慧,是由天而地再人,依时间顺序,多神各司其职共创的:天皇分部落,地皇定年历,人皇设九州,由天而地而人三部曲,合成中华九州大文明。三才智慧表述的是古人的和谐智慧:同敬天地人却又尊卑有序不失位。

6、《易经》:由黄帝到夏禹,王道第一。夏朝家天下政治之后,君王治国的修道增慧大道逐渐演变成为占卜问神小路,《易经》便是那一时期的代表作,据说有夏易、商易、周易之区别,传下来的《易经》只有《周易》,以干、坤等六十四卦为工具,以卦词、爻词等资讯为问卦者解答疑难问题,是很神秘的占筮书,卦词、爻词等又有深邃的哲理和文化内涵。《易经》的言辞由文王所作,占卜所用,被称之为圣王之言和圣贤之语。

7、《易传》:是孔子所着,用于解读《易经》;是将《易经》义理化,其思想有哲理,却不在哲学理论的框架中,主要传授世间伦常义理。相对《易经》,《易传》却相对确定的义理,基本上就是儒家观天象、察地理总结出来的伦理道德之义理。

8、性命知识:特指儒家修性养命的伦理知识。性,指心性,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就是修性的标准;命,指使命。儒家通过修文士道,炼心性,达成君子儒风范,从而完成教化世人的使命。——注:可以把学问定义为系统的知识,却不可以把知识归属于学问,三言两语可以是知识,却绝对成不了学问。

9、科学宗教:科学宗教并不具有真正的宗教精神,特指科学因其技术被推广而获得被推崇的宗教地位的社会现象,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后唯物主义批判天主教的“战斗武器”:科学的实证内容和精神成了审判上帝和教会的依据,并被当成绝对真理。法国大革命失败后,科学开始在政教分离的社会运动取得跟宗教分庭抗礼的地位,原来的宗教逐渐成了文明教化的形式,信神诵经成了文化礼仪;实证科学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真正的思想指导,因而成了没有神的宗教,成了排斥生命本质和社会道德而尊崇物质现象和实用知识的宗教。共产党为了美化和维护其政权,将无神论、唯物论、进化论当作科学予以推崇,就是科学宗教的实例。

10、宗族道德:主要指中国宗法(宗族)礼教道德,是宗教神话人情化和神秘主义之间的中庸之道,有别于古埃及、巴比伦和古印度祭司主导的宗教,是古代儒家文化的民俗基础,后来杂揉了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的内容,德行实行讲究远疏近亲,有血浓于水等排斥平等、公正、主张门第特权的思想观念,将道德内容狭窄化,使亲、义、别、序、信等局限在父子、君臣、夫妻、兄弟、朋友五伦之内。这是后来儒家教化越来越僵化的原因。

11、小人儒;语出《论语?雍也第六》,孔子对门生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相对君子儒而言,是儒生小人化现象。小人儒的产生是儒有教无类必然具有的副产品,儒生以邪心、恶念来学习和利用儒学,不能身体力行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对儒学持机会主义态度,对儒学之外的思想持实用主义态度,战国后期师从荀子的韩非子和李斯,脱儒投法,宣传权谋和暴政思想,就是两个小人儒。近代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祸乱中华大陆,就是小人儒推波助澜的恶果。

12、老天爷;老百姓俗称的“老天爷”,一般是指玉帝,是中国古代演义或戏剧里总管天界的天帝,跟中国宗法信仰或道教信仰密切相关,全称为“玉皇大帝”,又称“昊天金阙至尊上帝”或“昊天上帝”,位列道教天神中第四位,总执天道,是“诸天之主”、“万天之尊”。中国人的玉帝或天帝信仰,根植于宗法信仰或宗族宗教(宗族道德)的天神崇拜和祖宗崇拜传统中,是中国多神信仰中的主神。

13、祖师爷:是中国尊祖敬师传统中对学派或教派创始人(首位老师或师父)的尊称。尊崇祖师爷是从宗法信仰和儒家礼教揉和而生的,是亲缘(父亲、祖父)、师缘(老师、师父)中衍生的恩情敬仰。由于儒家文化的主导,中国人真正的庙宇成为家庭和学校,心目中的真神就是父母和老师。尊敬祖师爷是师生传承学问、修正行为、确立社会伦理的传统,是中国儒、道、佛三教力量和软肋的同时所在。

(本文转载自未来中国大学校刊《大学视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九评》中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与人种和土地这些物质要素同样重要的精神要素。”文化缔造了一个民族,给这个民族奠定信仰、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基本的精神特质。
  • 一位从来都是被人盲目服从的法老,咄咄逼人的要马上处死一位大臣,只是因为他听到某人言说这位大臣对他有过不敬。濒死的大臣一脸的惶恐与无奈,他申冤,却马 上被人把嘴堵了起来......
  • 中华正统文化博大精深,内中有修炼文化,也有针对非修炼人的常人文化。道家和儒家分别是这两方面正统文化的代表。道家讲修炼,儒家讲修养。修炼体现的是道家的“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是出世的行为准则;修养体现的是儒家在社会现实层面的中庸仁和,是入世的行为规范。
  • 罗摩衍那的故事告诉我们修炼者们对道德的坚守,以及对世间伦常的维护。为了实现其父亲的一句诺言,罗摩可以主动放下王位去流放, 而他的妻子和兄弟也是舍弃一切相跟随。为了取得世人的信任,保持民风的淳朴,罗摩可以遗弃怀有自己骨肉的爱妻,这在今人看来是傻到底,或者说冷酷无情,甚至会被有些人说是装样子,为了一个好名声不顾一切。
  • 如前所述,老学的靠的是体悟,甚至对整个东方神传文化而言,体悟都是我们入其门径窥其堂奥的不二法门。但恰恰是这一点,许多人在一些西式治学方式的影响下已 经完全忽略,他们的方法就是"剥葱",甚至从"手工"变成了"流水线",这样生产的来的学术"研究"有品质吗?这样除了把老学引向迷途,钻进死胡同以外, 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 如前所述,老子的思想只能用智慧和身心去体悟,而不能通过"研究"、"论证"的手段来坐实,不禁老子思想这样,中华早期神传文化都这样。我们古老的文化这几千年来被多少人皓首穷经的"研究"?结果呢,谁能说研究了什么结果?倒是一些只重体悟和践行的老实人得了真意,夸夸其谈之辈是休想通过写论文的方式来玩老子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