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繪畫

中國古代的小朋友──嬰戲圖(一)

作者:雯子
font print 人氣: 515
【字號】    
   標籤: tags: , ,

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有一個題材叫「嬰戲圖」,描繪孩童們遊樂嬉戲的場景,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展現的是一個活潑天真,無憂無慮的童稚世界,讓每個人都能會心的回想起那個純真甜美的年代。還經常會與生肖圖案,各種吉祥物,佳節慶賀主題等結合在一起,以表達中華民族文化倫理中的象徵意味,諸如「多子多福」「兄弟和睦」「連生貴子」「五子登科」「五福臨門」「歲朝豐年」「蓮年有餘」「麒麟送子」等等,深受大家的喜愛,體現出人們對吉祥安康淳樸美好生活的嚮往。

《秋庭戲嬰圖》

本幅畫庭院中,姊弟二人圍著小圓凳,聚精會神地玩推棗磨的遊戲。不遠處的圓凳、草地上,還散置著轉盤、小佛塔、鐃鈸等精緻的玩具。背景部分,筍狀的太湖石高高聳立,造型堅實挺拔,周圍則簇擁著盛開的芙蓉花與雛菊,以及前景中的鴨趾草(圖1-4),這樣的佈局,不僅沖淡了湖石的陽剛之氣,也充分點出秋天的節令。畫中姊弟倆所玩的棗子,是中國北方的作物,在當時的江南並不生產;另外全畫的描寫,十分細膩和寫實,顯示出北宋末期的宮廷院畫特質,由此推測此作完成的時間,應該是在徽宗的宣和畫院時期。

擺設

黑漆圓凳

畫有左右兩張白色花紋的黑色圓凳,由於南宋存世漆器不多,此畫中的黑漆圓凳常被視為重要參考。黑漆上的紋飾技法,有稱之「螺鈿」,但因不見珠貝光澤的表現,或許與「平脫」技巧有關。這兩種漆器的裝飾手法,前者是在漆胎上貼珠貝,後者則是貼金銀箔片,經乾燥後再加髹漆程式而成。

玩具

左側圓凳上,是一個利用棗子製成的棗磨兒,兩位孩童正專注地撥弄著棗磨。右側圓凳上堆著人馬轉輪、八寶紋紙格、玳瑁盤、小陀螺、紅色佛塔與雙碗缽,地面還丟著一對小鈸,小朋友們總是把玩具到處亂放呢,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其他的就再也不聞不問了,其實畫家巧妙地安排了的這一『自然而然』的細節。

遊戲

推棗磨﹕有感於鮮棗子三隻,細竹篾一根,其中一棗去半露出棗核,下由三根棍子鼎而立之,另二棗置竹篾兩端,放在棗核上,然後輕推便會旋轉不已。

衣飾

姐姐身穿白色淺花紋的交領衫,衣領、袖口滾紅褐色邊;下身為白色暗花紋褲。頭上梳著雙鬟,以青、紅色髮帶、玉釵、珍珠等裝飾。弟弟則身穿紅色金紋對襟罩衫,下身為白色印花褲;頭髮如烙鐵樣,是常見的孩童髮式。@

參考:《台北故宮》

(點閱【中國古代的小朋友──嬰戲圖】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詩人杜甫卻描繪了一個完全支離破碎的春天;在這個美麗的季節裡,觸目所見居然是一片荒蕪,雜草蔓生,連花朵都滴下了眼淚;唯一殘存的,大概就是那一絲始終不肯放棄的希望吧。
  • 中國畫重意境,是詩歌一樣浪漫的視覺形象。古代中國畫的大家很多都是修煉人,用繪畫語言述說心事。線條是中國畫的主要造型手段,是中國人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這種凝練的線條是有生命的,是中國畫家的專利。
  • 江南是魚米之鄉,因為農耕的需要,牛隻處處可見,特別是水牛。當地的畫家若想畫牛,隨時都有機會仔細觀察牛的生態,舉凡牛的行、住、坐、臥,畫家們都可隨手拈來,一揮而就。
  • 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收藏了超過2,500幅17至20世紀初的日本浮世繪(Ukiyo-e)作品。該館將其中上千幅作品掃描並在網上展示,可供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欣賞,並領略其中的歷史或文化意涵。
  • 紈扇似月滿 夏盈秋收藏 莫怨世態涼 處逆持善良
  • 「陰晴圓缺」月象無常,無常又是月亮的常態。月如無恨月長圓:恨人間生離死別不得圓滿?恨人間成住壞定滅律不能超越?或是「恨鐵不成鋼」?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的中秋故事留下怎樣的遺恨?蘇東坡詩《中秋月》吟:「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中秋夜年年來,明月夜不長好,此事古難全!如何脫凡律不為陰晴圓缺所牽?
  • 高雅文化,是社會運行的航標燈,意識形態中,藝術屬於上層建築,居社會階層金字塔的頂端,是高於生活的,這個層面人不會很多,但是會對社會文化有導向作用,他的力量是形而上的,往往和道德關係緊密。
  • 唐寅是明朝人,「明四家」之一,又號稱「江南第一才子」。相傳唐寅年少時拜沈周為師,跟沈周學畫。
  • 唐寅的山水畫還有一個特別之處,使用的皴法不多,但卻能營造出豐富的質感。對岩塊的屬性與岩石本身的結構做靈活變化。在不斷地臨摹、試驗中,創造出一種金剛石般質地的山岩。
  • 唐寅藉畫作道出了他的心境,也告訴人們,他心中一直嚮往著的就是那種悠遊恬淡、無所求的隱逸生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