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活佛 鬥蛐蛐兒(下)

作者:陸文
font print 人氣: 549
【字號】    
   標籤: tags: ,

花花太歲失守 鎮山王失蹤

人們把狀元「鐵殼青」和濟公的「鎮山王」一齊放進盆子裡。鎮山王一動不動,只把兩根頭鬚攪來攪去。

鐵殼青見對方又瘦又小以為可欺,便張牙舞爪向鎮山王撲來。鎮山王沒等鐵殼青站穩,猛的向前迎去,乘機一口咬住鐵殼青的肚皮,兩腿一蹬,將鐵殼青掀了個仰面朝天,鎮山王仍咬住不放,鐵殼青亂蹬一氣,慢慢得不動了。

鬥場上頓時響起一片叫好聲,濟公收起鎮山王,將字據交給張木匠,對花花太歲道一聲:「對不起!一千兩銀子兩清了!」說完就要離去。

花花太歲見濟公要走眼睛都急紅了,趕緊拉住濟公說:「師父,把這蛐蛐兒賣給我吧!我情願再出一千兩銀子!」濟公聽後哈哈大笑:「我一個出家人要牠何用?公子見愛我就送給你好了!」

花花太歲對濟公千恩萬謝,捧著蛐蛐兒回府了。到家後,連忙命家人編製一個金絲籠子,好把鎮山王放進籠子以示珍貴。待籠子編好往裡放時,鎮山王兩腳一蹬,「嗖」的一聲跳出花廳,三蹦兩跳鑽進了花叢裡。

濟公懲罰無賴 花花太歲抓狂

花花太歲急得拍手頓足,忙叫家人去捉。待家人去捉時,早已無影無蹤。正在發急,忽聽花廳的牆腳下,傳來了鎮山王的叫聲。花花太歲忙叫家人往牆縫裡灌水,灌了十幾桶,鎮山王就是不出來,氣得花花太歲命家人推倒花廳的那面牆,還是不見蹤影。

忽然又聽見鎮山王在花廳基石下邊叫,花花太歲一狠心,命家人拆掉花廳,翻磚倒瓦,仍然沒有捉到鎮山王。正氣惱,從觀月亭下又傳來鎮山王的叫聲,花花太歲連忙命家人拆亭子。

亭子剛拆完,從後書房地板下又傳出叫聲,於是拆書房;拆完書房拆臥室……,蛐蛐在哪叫就在哪兒拆,折騰了三天三夜,仍不見鎮山王的影子。

花花太歲耷拉著腦袋,紅腫著雙眼,躺在籐椅上正要朦朧睡去,忽聽門外傳來唱歌聲:

稀奇稀奇真稀奇,蛐蛐沒了讓人急;為找小蟲費心機,拆牆倒壁挖地基。掘地三尺無蹤影,看牠還能天上去?上天入地皆不見。太歲欺人反被欺!

花花太歲聽罷歌聲忽然明白了,這是濟公在懲罰他這個無賴。他立刻感覺到渾身發冷手冰涼,躺在那裡直翻白眼兒……

(事據《高僧傳奇》)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王書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僕人離開陸家後,陸茂才往他主人家走去,當他踏上莊前水溝上的木板時,發現板上有七個被蟲蛀的小孔,他這才悟出所謂「七星橋」,原來就是這個有七個小孔的小板橋。
  • 唐代中期名臣韋皋,早年很窮,漫遊到劍門關外時,西川節度使、兵部尚書相國張延賞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但不久相國就看不上他了,而且越來越厭惡得表露無遺。韋皋悶悶不樂,覺得自己很不得志,經常在幕府和賓客朋友一起出遊,並表明自己的不滿。
  • 南宋孝宗淳熙末年,浙漕京尹潘景矽與老人交往。潘家種有一株紫木樨,花葉繁茂,煞是喜人。及至盛夏,正是天下一片蔥郁之時,這株紫木樨卻日見槁枯。潘景矽見花葉凋零,心中為之不悅,又恐是什麼不祥之兆,竟終日圍著這株紫木樨嘆息起來。
  • 宰相宋璟的孫子宋沇對音律學很有造詣,唐德宗貞元年間,宋沇進獻樂書二卷,唐德宗讀後十分讚賞,又得知宋沇即是宋璟的孫子,於是詔見宋沇進宮。德宗與宋沇兩人對面而坐,談論音律談得非常高興。
  • 一天,濟公正站在西湖旁邊的一棵大柳樹下,手搖破蒲扇,觀看西湖風景。時值重陽,金風送爽,湖水漣漪,柳枝拂面,湖光山色,好不宜人。濟公正看得高興,忽見不遠處走來一個人,在離柳樹不遠的地方站住了。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