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耕的興起和推廣,正值戰國七雄割據紛爭、勝負未定之際。秦國土地雖廣而良田少,但位置偏僻,人口稀散,文化落後,在七國中並不占優勢。秦孝公奮發圖強,以耕戰為中心進行改革。其中,牛耕又成為秦國強盛的一個關鍵因素。《戰國策‧趙策》紀載:「秦以牛田、水通糧,其死士皆列於上地,令嚴政行,不可與戰。」可見秦國戰勝六國,兼併天下,牛耕起了重大作用。
西漢初年,實行「重農抑商」、「輕搖薄賦」的政策,農業生產得以長足發展,社會很快穩定下來。到了文帝和景帝時期,漢朝出現「富商大賈周遊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繁榮景像,史稱「文景之治」。
文景時期,實行私人冶鐵政策,當時以冶鐵為業的人很多,富商大賈有冶鐵者,小商小販有冶鐵者,諸侯王侯冶鐵的也很多,已經能夠製造強韌耐用的鐵犁了。
但是,西漢初年鐵犁和牛耕的使用面仍很狹窄,局限於黃河中下游的部分地區。淮河以南,尤其是江南地區仍未使用鐵犁和牛耕。《漢書‧地理志下》記載:「江南地廣,或火耕水褥。」這裏的耕作方式不用牛耕,而是用鏟、攫、鍤等。北方此時也並未普遍使用牛耕。從考古發掘來看,至今可以確認出有西漢前期鐵犁的遺址只有一處,即山東滕縣古薛城遺址。接近於這一時期的鐵犁,發現也不多。這說明此後的鐵犁和牛耕技術得到推廣。
漢代較大規模的推廣牛耕技術有兩次:第一次是武帝末年,具體主持此事的是搜粟都尉趙過。第二次是東漢前期劉秀和中期的明帝、章帝等。
《漢書‧食貨志上》記載,趙過推廣牛耕,「率十二夫為田一牛一屋,故畝五頃,用耦犁,二牛三人,一歲之收常過縵田畝一斛以上,善者倍之。」十二夫為一千二百畝,合漢畝五頃。「耦犁」有人釋為「二牛抬槓」,三人的分工是一人在前邊牽牛,一人在後邊扶犁,第三人是在轅頭的一側掌握犁轅,以控制犁頭入土的深度。也有人認為「耦犁」是二犁並耕,一牛一犁。經過趙過的推廣,「邊城、河東、弘農、三輔、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榖多。」
漢宣帝時,龔遂作勃海太守,「見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簡約,勸民務農桑。……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郡中皆有畜積,吏民皆富實」(《漢書‧循吏傳‧龔遂傳》)。
平帝元始二年,「罷安定呼池苑以為安民縣,起官寺市里,募徙貧民,縣次給食,至徙所賜田宅什器,假與犛牛種食」(《漢書‧平帝紀》)。
東漢牛耕的推廣,得益於一批大臣的努力。《後漢書》記載,東漢明帝永平以前,廬江郡(今安徽中部)百姓不知牛耕。永平十三年,王景任廬江太守,首先修復著名的水利工程芍陂,又「驅率吏民,修起蕪廢,教用犁耕,由是墾闢倍多,境內豐給」(《後漢書‧王景傳》)。
東漢以前,九真地區(今越南中部)還是「俗燒草種田」。光武帝建武初,以任延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獵為業,不知牛耕。……延乃令鑄作田器,教之墾闢田疇。歲歲開廣,百姓充給。」
東漢和帝初,魯恭上疏說:「三輔、並、涼少雨,麥根枯焦,牛死日甚。」(《後漢書‧魯恭傳》)東漢中葉的崔寔說:「今遼東耕犁,既用兩牛,兩人牽之,一人將耕,一人下種,二人挽耬,凡用二牛六人。」(《全後漢文‧政論》)
和帝永元十六年,兗豫徐冀四州比年雨多。「遣三府掾分行四州,貧民無以耕者,為雇犛牛直。」(《後漢書‧和帝紀》)兗豫徐冀可看作廣義的中原地區,西漢以來這一地區應該已是牛耕地區。
漢代是中國牛耕技術的成熟時期,其使用區域也由北方逐步向南方推廣。@*
責任編輯:謝秀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