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輪迴研究漫筆 群體轉生和緣份

青笛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29日訊】
在我們的一生中,有的人與我們萍水相逢,過後便相忘於江湖;而有的人的一生則與我們纏繞,或成為淡淡如水的友人,或成為相濡以沫的愛侶。當我們感嘆人生的聚散離合時,最常提起的一個詞就是“緣份”。那麼“緣份”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近年來,前世回溯療法在北美逐漸流行,該療法的依據是人們今生的心理疾病和長期疼痛的根源往往來自於前世。通過讓患者在催眠入定的狀態下重歷前世的傷痛並解讀宿世的因果,今生的頑疾往往神奇地不治自愈。催眠不是睡眠,這種狀態很類似於《道德經》中所說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受試者在這種入定狀態下體驗的前世栩栩如生,邏輯連貫,絕非想像所能達到的真實。

目前關於前世回溯已經有很多書籍出版,大量的案例被發表。在這些案例中,一個最常見的現象就是一個人前世的親朋好友甚至仇敵,往往也出現在這個人的今生,扮演著各種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說,生命往往群體轉生,在漫長的歲月中清償彼此的恩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緣”。

魏斯博士的《多次前世、多位大師》[1] 是一本關於前世回溯療法的暢銷書,該書以精彩的文筆記述了作者治療一位叫凱瑟琳的患者的過程。凱瑟琳在一個4000年前的前世的孩子是她今生的姪女;而在另外一個前世的部落戰爭中殺死過她(當時她是一個男孩)的敵方戰士是她今生的男友;在她接下來的前世中的母親也是她今生的母親;她在另一個前世中的父親在她的今生是一位年長的友人;魏斯博士則曾經在她的一個古老的前世中作過她的老師。

魏斯博士的另外一本書《真情永駐》[2] 則記述了一個關於“緣份”的“現在進行時”的案例。素昧平生的一男一女同時找到魏斯博士進行回溯治療,兩人分別回憶出二千年前在耶路撒冷的共同的前世,那時他們是對父女,父親遭到羅馬士兵的折磨,死於女兒的懷裡。他們兩人在魏斯的診所有過一面之交,但魏斯因為職業紀律不能告訴他們對方的回憶。可是在他們的療程結束後,命運之手展開了它巧妙的安排 — 兩人“偶然”地同乘一次班機,得以相識相愛。

牛頓博士對前世的研究則更深入一步,他可以引導受試者在催眠入定的狀態下回到轉世之間的彼岸的精神世界,在十幾年的研究中,牛頓博士積累了大量的案例,這些案例被翔實地記錄在他出版於1994年的《性靈之旅》[3] 和2000年的《性靈宿命》[4] 裡。牛頓博士的受試者有著各種各樣的信仰(包括無神論),但他們在入定狀態下對彼岸世界的描述驚人地一致。

彼岸世界的一個最為重要的現象就是生命(或靈魂)分別屬於不同的群體,同一群體的生命在一世又一世中互相扮演著各種親近的角色,發生著各種恩怨的糾葛。當然,人們也會和鄰近的群體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繫。牛頓博士以一位受試者為例畫了一張圖,描繪了她群體中的生命在她過去的三個世紀的前世中扮演的各種角色。一個人的來世會被更高精神層次的長者們安排,在轉世前,人們會到一個環形的巨大屏幕前觀看或體驗來世的一些片段,對於一些人生中重要的選擇,人們甚至會到一個類似演播廳的地方進行排練和預演。

紅塵中最為重要的緣份當然就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夫妻之緣,很多人可能都認為自己與配偶的相逢純屬偶然。其實俗世是一個巨大的舞台,這出大戲的情節早已被精心地安排,一切看似偶然的相遇都是劇本中巧妙的構思。一個很常見的現象是很多現世的夫妻在很多的前世就已經演出過各種類型的愛情故事。牛頓博士曾給出了一些具有悲劇意味的案例。痛苦的愛:在石器時代,受試者的伴侶經常被縱慾的酋長奪去侮辱;被剝奪的愛:受試者是羅馬時代的女奴,負責給角鬥士做飯,她深愛著其中的一個人。這個人在角鬥被殺前的晚上對這位女子說:我永遠愛你;殘酷的愛:在中世紀,受試者愛上了一個貴族少女,他們“人約黃昏後”,結果被少女的父親發現,致使受試者死於地牢的酷刑……這些前世的相思好夢難圓,但當事人的牽掛促成了今生的姻緣。

關於緣份和群體轉生,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先生在《法輪佛法(在美國講法)》中有很明晰的解釋: “一般人講的緣哪,大多數是講的這個親緣,也就是講夫妻之緣。……那麼也有的人前一世愛慕他,或者兩個人都愛慕,可是沒有那個緣不能夠成為一家,那麼就能促成來世的夫妻之緣。”

“我們還發現,因為有這樣一個關係,就是人在這一生當中有他的恩恩怨怨,有他的親朋好友,有他的妻子兒女等等等等,那麼很可能這一個群體就有恩怨存在。對他好,對他不好啊,他要回報他呀,那麼這些東西就會促成下一世的群體轉生。……所以往往轉生來的時候都是一個群體,先後不同時間來的。有當父母的,有當兒女的,有當朋友的,有當仇人的,有當恩人的。我剛才講緣就是這個。”

對於“緣”,李先生接下去又講了修煉的緣,並說:“普度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這個緣。”讀了李先生近期的《北美巡迴講法》,我們就會更清楚地看到,這個“普度”的“緣”比群體轉生的緣跨越更悠遠的時空,具有更高尚的意義,和我們每個人都有關,正如李先生在一首詩中所寫:“悠悠萬世緣 大法一線牽”。

參考書目
[1] Brian Weiss, M.D.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Simon & Schuster, July 1988
[2] Brian Weiss, M.D. Only Love Is Real: A Story of Soulmates Reunited.Warner Books, Incorporated,February 1997
[3] Michael Newton, Ph.D. Journey of Souls: Case Studies of Life Between Lives. Llewellyn Publications,July 1994
[4] Michael Newton, Ph.D. Destiny of Souls: New Case Studies of Life Between Lives. Llewellyn Publications,May 2000

──轉自《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輪迴轉世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個普遍認同的常識。因為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由此而來的,其普遍的程度也就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那些歷史悠久的印度教、佛教和道教裡的經典,也只不過是如實地記錄了這一事實而已。西方大教如猶太教和基督教也一直是認同這一事實的。比如基督教歷史上最有影響的《聖經》學者奧利金(Oregin, 185-254)就是輪迴轉世的積極宣傳者。但在公元553年5月的一次教會會議上,當時的拜佔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485-565)利用王權、撕毀協議,在教宗拒絕出席的情況下,發起對奧利金的指責,點燃了近一千五百年來反輪迴轉世的野火,成為後來許多基督徒不信輪迴轉世的始作俑者。
  • 中國人在言談之間常常提到“緣分”,緣分有深有淺,有的成知交,有的成愛侶。但是“緣分”到底是怎麼回事,恐怕沒有多少人能說得清。魏斯博士在他的《真情永駐》一書中詳細記錄了一個關於“緣分”的真實而神奇的故事。
  • Wambach博士自己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對於她收集的數據,她給出了自己關於生命的“神話”,她也鼓勵讀者得出自己的“神話”。近年來,關於輪迴轉世有一些非常有份量的書籍問世,其中有些研究者所獲得的信息比Wambach博士的數據要詳盡、深刻、明瞭得多,但Wambach博士的書仍然很有價值,因為到目前為止,她是唯一的一位通過大量的數據對輪迴假設進行統計檢驗的研究者。
  • 中國人常說一個人有福份是前世“積德”積來的,不幸是前世“造業”所至。在《生命多世》一書中,吉娜﹒瑟敏納拉博士通過輪迴案例展示了前世“業力”與今世健康和人生的關係,證實了輪迴和“業力”這個人類世代流傳的概念的聯繫。書中的觀點與中國古訓不謀而合:前世“業力”是今世痛苦和不幸的根源□這些說法並非僅僅是教人向善的訓戒,而是有其真實因果關係存在。
  • 根據幾次蓋洛普民意調查的結果顯示,現代西方人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輪迴轉世,並且相信這一事實的人數還在不斷地回升。這要歸功於半個世紀以來許多科學家和醫學家在輪迴轉世研究中的不懈努力。而在這些科學家中,史蒂文森教授是一個公認的傑出代表。自1961年以來,史蒂文森教授便不知疲倦地奔波於世界各地,收集、整理和驗證那些來自不同國家的輪迴案例,迄今已有40個年頭,收集到的案例已有2600個。
  • 根據幾次蓋洛普民意調查的結果顯示,現代西方人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輪迴轉世,並且相信這一事實的人數還在不斷地回升。這要歸功於半個世紀以來許多科學家和醫學家在輪迴轉世研究中的不懈努力。而在這些科學家中,史蒂文森教授是一個公認的傑出代表。自1961年以來,史蒂文森教授便不知疲倦地奔波於世界各地,收集、整理和驗證那些來自不同國家的輪迴案例,迄今已有40個年頭,收集到的案例已有2600個。
  • 維頓博士是在1973年開始這方面的研究的,在十多年的時間裡,他積累了三十幾個詳盡的案例。這些受試者在維頓博士的引導下,進入類似佛家打坐入定的催眠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他們不僅可以重新經歷自己的很多前世,而且可以進入轉世之間的彼岸世界。
  • 根據幾次蓋洛普民意調查的結果顯示,至少有四分之一的現代西方人在不同程度上相信輪迴轉世。而在這些科學家中,史蒂文森教授是一個公認的傑出代表。
  • “作者一再明確地表示,他相信輪迴轉世確實存在,但他的相信不是來自宗教,而是來自自己的觀察和邏輯推理,基於自己經手的案例和獨立的研究。他覺得轉世的理論最符合邏輯地解釋了他所遇到的現象。”──《往世療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