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新年

蘇雪林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中國是個農業社會,對於過年過節,特別起勁,這也無怪,我們“七日來復”的制度已全付遺忘,更談不上什麼“周末”,一年到頭忙碌勞苦,逢著年節,當然要痛快地過一陣,藉此休息筋骨並調劑精神。

我的故鄉是在安徽省太平縣一個僻處萬山之中的鄉村,風俗與江南各省大同小異。自離大陸,忽忽十年,初則飄泊海外,繼則執教台灣,由於年齡老大,且客中心緒欠佳,每逢年節,不過敷衍一下聊以應景而已,從前那股蓬勃的興趣再也沒有了。現特從記憶裏將我鄉過年情節搜索一點出來,就算回鄉一次呢。

我家在太平鄉間也算是個鄉紳之家,經濟雖不富裕,勉強也可度日,因之一切場面均須維持一個鄉紳體統。我們又是一個大家庭,平時氣氛已不寂寞,到了過年時候當然更形熱鬧。大概一到臘月,即一年最後一個月,我們便步入了“過年”的階段,全家上下為這件事忙碌起來。

家鄉做衣裳都是先上城上鎮選購了衣料,然後請裁縫來家縫制的。全家大小每人都要縫件新衣過年。大陸冬季氣候,不比台灣或南洋,冬衣是棉襖、皮裘一類。皮毛可由舊物翻新,棉則非新不可。講究點則用絲綿,既輕且暖,穿在身上十分舒適。這類材料,配個粗布面子,你想適合麼,當然非綢緞不行,於是一家為了做新衣服,先要大大支出一筆。

鄉間家家養豬,並養雞鴨。祖宗原是我們唯一宗教信仰的對象。到了冬至那一天,從豬欄裏牽出一隻又大又肥的豬,雇屠夫來殺。殺剝後架上木架,連同預先備下的十幾色祭品,抬到祠堂祭祀祖宗——祖祭是由拈鬮決定,並非每家每年都要當值。

祭祖畢,將豬抬回家分割。至親之家要送新鮮豬肉一二斤不等,餘者則醃成臘肉,或切碎成肉丁和五香灌制香腸。一頭豬的腸不夠,要預先到肉鋪添購幾副,才能做成許多串腸子供大家庭食用。醃雞、醃鴨、醃各色魚也於此時動手。豬頭必須保持完整,頭部只留毛一撮,以備將來應用時編成小辮,上插紅紙花。同時醃下首尾留毛羽的大公雞,長二尺以上的大鯉魚各一,稱為“三牲”,留作除夕“謝年”之用。以後又翻黃曆,在臘月裏,挑選一個吉日,做年糕米貝果等類。材料是糯粳米各半,水磨成粉,搓半乾,撳入棗木制的模型中,那些模型雖比不上《紅樓夢》什麼“蓮葉羹”的銀制模型精緻,花色卻頗繁多,有“福祿壽三星”,有“劉海戲金蟾”,有“黃金萬兩”、“步步平安”,還有“財神送寶”、“觀音送子”等,無非是取個好兆頭罷了。糕餅制成後,入大蒸籠蒸熟攤冷,用新泉浸於大缸,新年裏隨意取若干枚,或炒或煮,用以招待親朋,一直要吃到元宵以後。做妥年糕米貝,接著送黃豆到豆腐作坊換取豆腐。換來後,切塊,煎以香油,漬以青鹽,盛於瓦,供正月裏佐膳之用。因為新年裏有好多天買不到豆腐。

孩子們最歡喜的莫如“做糖”了。先預備了炒微焦的芝麻、爆米,用溶化的麥芽糖在熱鍋裏將這些材料混合,起鍋趁熱搓成長條,拍得方整,利刀切片。純粹的黑白芝麻糖,頂香、頂好吃;單是爆米的則為次等貨。花生米、蠶豆、豌豆、葵子,逢到新年,消耗量數可觀,所以也要大事預備。

送灶,各地皆在臘月廿四,我鄉為了廿四接祖,故改在廿三,香煙紙馬外供品裏必不可少的是麥芽糖和糯米圓子二色。因為灶君上天,將在玉皇大帝前報告我們一家這一年裏所行各事。人們行事總是惡多善少,老頭兒據實上陳,我們尚感吃不住,倘若他一時高興,加些油鹽醬醋,那豈不更糟。麥芽糖和糯米團最富黏性,黏住灶公牙齒,他上天奏事的時候,說話含糊不清,玉帝心煩,揮手令退,他老人家自己也內愧於心,及時住口了。愚弄鬼神一事,我們中國人可算聰明第一:宋代便有“醉司命”,用酒糟敷滿神龕,使得灶公醉醺醺地上天無法播弄是非。獨怪灶公年年上當永不覺悟,這種顢頇老子,真只配一輩子坐在廚房裏,火烈煙薰!

前面說過祖宗崇拜是我們家鄉唯一宗教。祖宗不唯在全村第一宏麗的家祠裏接受闔族祭祀,還要回到各個家庭,和子孫一起過年。臘月廿四日,乃祖宗“下駕”之日,各家先數日收拾正廳,灑掃至潔,從全家最高處的閣樓,將祖宗遺容請出,一幅幅掛起。祖宗服裝,從明朝的紗帽玉帶直到清代的翎頂朝珠,將來當然還要加上民國的燕尾服,大禮帽,不過在我這一代還沒有看見,想必將來祖宗喜神僅用照片,不必繪畫了,那個正廳,上掛紅紗宮燈,下鋪紅毯,供桌和坐椅一律系上紅呢帷幕,案上紅燭高燒,朱盤高供,滿眼只覺紅光晃漾,喜氣洋洋!

“接祖”的一桌供品,豐盛自不必說。禮畢,只留乾果素餚,葷菜則由家人享受。

到了除夕,又須大祭祖宗一次。又向天擺出豬頭等三牲,名曰“謝年”,並將灶公接回凡間。而後闔家老幼,團聚吃“年飯”,飯畢,長輩互相用喜慶話道賀,晚輩則向長輩磕頭辭歲,大人則每人賞以紅包,名曰“壓歲錢”。以前每人不過青蚨一百,漸變為銀洋一元,恐小孩無知,說出不吉利的話,預先用粗草紙將各孩子嘴巴一擦,並貼出一張字條,大書“童言無忌”,則可逢凶化吉。

吃年飯的時候,照例要在中堂置一大火盆熾滿獸炭,火光熊熊,愈旺愈好,象征一年的好運。

有守歲者,或摸著小牌,或磕著瓜子閒談,開始精神頗旺,似乎可以熬個通宵,晨雞初唱,便覺呵欠連連,不由沉入睡鄉。不過元旦總該早起,打開大門,放一串鞭炮,以迎東來之喜氣。

除夕前春聯喜帖早已貼就,紅紙條由正房,正廳直貼到豬欄、雞柵,甚至掃帚上也貼,糞勺把兒上也貼。紙條上所寫的無非是吉利話。

新正三日是我們中國人絕對休息的日子,讀書人不開書卷,不拈筆墨,女人不引線穿針,磕得滿地瓜子殼,拋得滿地紙屑,只有由它。第二日,實在看不過了,才略略掃向屋角,說這些是“財氣”,保留屋中才是聚財之道。直到第三日,室中垃圾,始用畚箕之類掃除出去。

元旦一早,凡家中男子都衣冠整肅,到宗祠向祖宗賀年,女子則沒有這項權利,這是舊時代“重男輕女”習慣所釀成的現象。距宗祠過遠者,只在家裏拜拜了事。

拜祖後,大家開始互相登門賀歲,到處是恭喜聲,斷續鞭炮聲,孩子擲“落地金錢”的劈拍聲,家庭裏則紙牌聲、麻將聲,連續七日。到了“上七”,又要辦供品祭祖,自己也享受一頓。

每逢新年,人們個個放松自己,盡量休息,我們的腸胃則恰得其反,不但不能罷工,還要負起兩三倍勞動責任。大概自臘月廿四祖宗下駕日吃起,直吃到上七,天天肥魚大肉,糖餅乾果,一張嘴沒有片刻之閒。頂苦的是到人家賀年一定要“端元寶”。所謂元寶便是茶葉雞蛋。你到了人家當然要坐下款語片刻,主人端出盛滿各色糖果的“傳盒”,你拈起一粒糖蓮子,或幾顆瓜子尚不算費事,等他捧出內盛“元寶”兩枚的一隻蓋碗,無論如何,非端不可,一家兩只元寶,十家便是廿只,你便有布袋和尚的大肚皮,想也盛不下,只有向主人說“元寶存庫”,明年再來“端”吧。但也有許多主人,不肯負保管責任,非要你當場“端”去不可,那才叫你發窘。我想中國人很多患胃擴張症,又多患消化不良,也許與過年過節之際,癡吃蠻脹有關。

過了上七必須忙元宵的燈會,青年們興高採烈,紮出各色燈採,又要預備舞獅子、玩龍燈,過了元宵,年事才算完結,大家收拾起一個多月以來、鬆懈、散漫的生活,又來乾各人正當生活了。

原載《中國晚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新書過年 (2/4/2002)    
  • 中國魔術節目《牌技》榮獲世界魔術大賽最高獎 (1/19/2002)    
  • “行為藝術”進北京圖書大廈 (1/4/2002)    
  • 桂冠指揮執棒 ” 金色 春天 “ (12/26/2001)    
  • 中國新年 (11/5/2001)    
  • 皇甫冉 春思(唐詩三百首201) (8/28/2001)    
  • 劉長卿 新年作(唐詩三百首137) (8/26/2001)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莎士比亞書店
      那些年,我們沒錢買書,都是從莎士比亞書店的租書圖書館借書看的。那是希微亞.畢奇在歐德翁街(rue de l’Odéon)十二號開的一家書店兼圖書館。在一條寒風凜冽的街道上,有那麼一個溫暖、愉悅的所在,冬天還有一個大壁爐,桌上、書架上,滿坑滿谷的書,櫥窗裡則陳列新書,牆上掛著名作家的照片,有些已過世,有些還健在。照片都像是隨手拍的快照,即使是已過世的,看起來也覺得他們曾認真活過。
    • 老村長告訴我,她的婆婆是一個非常善良的長輩,在以前大家忙著在外工作時,伐伊不但是收自家的衣服,也會收全部落的衣服,並且還放到雨水滴不到的地方……
    • 讀國小時,每天穿「皮鞋」沿牛車路到學校,牛車路蜿蜒而行,走到一半,若穿過兩百多公尺的田埂,可以減少一公里左右的行程,雖然農田主人好心的將田埂做得較平常的田埂大三倍。
    • 每個星期一是成衣市場的固定批發日,來自各地的小販帶著超級大袋子,穿梭在各家商店中,比較衣服品質的好、壞,價錢也在你來我往的喊價中降至合宜價位。
    • 漫漫人生,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希望墜落時,能有人在下面接住。然而,開始學習去接住他人,才是成為一個大人的必經歷程。
    • 做為一個大人,應該以我之名,為自己做決定;承擔責任;享受生而為人的快樂;與久違的自己重逢,感謝自己受過的傷、流過的淚、堅持的夢想……
    • 我不是美食者,祇要合情趣的都吃,近在厝邊,遠處也有些常常思念的飲食料理的朋友,所以,兩肩擔一口,臺北通街走。但每次出門訪問,就多一次感慨,過去的古早味越來越少了。
    • 中華商場初建和繁盛時期,出現的各地小吃,都保持各自特殊的地方風味,其中涵隱著載不動的沉重鄉愁。這是近幾十年臺灣飲食發展,非常重要的轉折。
    • 家常、感情、文學、電影、時政,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界的兩大巨擘──夏濟安、夏志清夏氏兄弟,18年的魚雁往返,是一代知識分子珍貴的時代縮影。
    • 李歐梵:夏氏兄弟的生活、學術、感情,都在書中完整呈現,五六十年代美國漢學界的各路人馬,也紛紛登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