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林秀璟編譯)在寶寶開始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的階段,通常是父母感覺到手忙腳亂的時候。這時寶寶開始學習獨立,並努力想扮演好成為一個個體,可是他們卻面臨著不知如何與父母溝通的困境。
美國0到3歲的育兒專家樂娜(Claire Lerner)指出,這時寶寶知道他們的所做所為是有意義的,因為他們知道當他們還是個小嬰孩時,是不會這麼做的。問題是寶寶年紀還是很小,他們的自制能力差,同時也不會理性思考。
當你每次要幫寶寶洗澡時,他都會放聲大哭,或者針對任何提問只會回答:「不要!」的時候,此時父母應如何協助或啟發寶寶?大眾健康網(webmd.com)提出了七個讓蹣跚學步的寶寶聽話的妙招。
父母言行前後一致
父母的言行教養必須始終如一、前後一致,這讓寶寶容易有安全感;遇到困難時,寶寶的行為也會比較沈著、有規矩,因為他們知道爸媽的下一步會是甚麼反應。
所以,讓寶寶每天的時間表儘量一致,甚麼時候睡午覺、甚麼時候吃飯、甚麼時候睡覺,當然啦也要讓寶寶知道甚麼時候可以玩遊戲。
假如必須更改每天固定的日程表,最好事先告訴寶寶,讓他有心理準備,譬如:「今晚姑姑會到我們家來照顧寶寶,爸爸和媽媽會出去一下子喔。」免得屆時寶寶哭鬧不睡覺。
言行前後一致也要表現在教育寶寶的行為上,當寶寶打了其他的小朋友時,父母不僅僅在第一次要制止,之後相同的行為也都必須同樣制止。
避免緊張的氣氛
通常寶寶在肚子餓、想睡覺或是換新環境時都會哭,可是來個事前計劃,就可以讓寶寶較平靜。譬如說寶寶想睡覺時,父母就先不要上超市買東西。
休息、睡覺與用餐時間,儘量將寶寶留在家中。假如不得以必須外出,也記得帶著寶寶的食物,免得寶寶臨時肚子餓。外出用餐或購物排隊時,避免大排長龍的餐廳,或是結帳排隊很久的商家。凡事都事先計劃好,免得到時匆匆忙忙與寶寶哭得一團亂。
有時候也可以和寶寶玩時間遊戲,設定鬧鐘,告訴他:五分鐘後鈴響就要去洗澡或是將衣服穿好,這時可以讓寶寶自己選擇要穿綠色或是藍色的衣服出門。
把自己當成是小寶寶
寶寶並不是小大人,很多事情我們視為理所當然他們卻不瞭解,例如他們就不知道「如何遵守規矩」以及「採取適當行為」。站在寶寶的角度替他們想事情,父母和寶寶就不會容易發怒。
好比你可以說:「寶寶,媽咪知道你不喜歡坐兒童座椅,可是我們必須得這麼做,因為這樣比較安全喔。」父母使用這樣的表達方式並不是哄騙,而是站在寶寶的立場說出感覺。父母設定的標準必須要尊重小孩,而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教育讓小孩知道人生必須面對許多規則與挫折。
供寶寶選擇也是一種尊重小孩、認可小孩感受的方式。出門前詢問他們的意見:「要不要帶本書上車呀?」或是「要不要帶妳愛吃的餅乾呢?」這種教養方法可以讓小孩覺得他們可以掌握現狀。
練習如何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當你警告寶寶不要再對著餐廳的牆壁丟球,他似乎不怎麼理你的時候,只要分散他的注意力就很容易制止他繼續丟球,如:給他看他最愛看的書或是帶他到室外玩球。
心理學教授雷斯.福爾漢(Rex Forehand)指出:父母應該積極創造培養小孩良好行為的環境。假如小孩做錯事,不要急著責罵,要找出另一件讓寶寶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事,或是將他帶到另一個房間。
善用「關緊閉」
「關緊閉」是教育小孩的方法之一,但是對於寶寶也許不是最好的方法。將寶寶暫時關緊閉可以讓他們知道他們犯錯,但切忌用關緊閉的方法來獎勵寶寶。
如果真要使用暫時關緊閉,時間不要過長,最多就1至2分鐘。樂娜建議關緊閉的場所儘量是個安全的「溫馨角落」,不會分散寶寶的注意力或是刺激寶寶,暫時關緊閉的目的只是讓寶寶冷靜下來乖乖聽話。
父母一方面糾正寶寶不好的行為,另一方面也需花時間鼓勵寶寶好的規矩。假如父母對寶寶好的行為不加以讚美的話,他們通常會以搗蛋的方式來引起你的注意。如果寶寶好規矩受到讚揚,那他們就會不斷重複好的行為。
冷靜
當寶寶在公共場所大哭大鬧制止不了時,這時穩住心、冷靜下來是很重要的。樂娜稱之為「完美嬌妻法」(Stepford Wife approach),就是完全忽視寶寶的大哭大鬧,當寶寶發現他的哭鬧無效時,最後會累到停止搗蛋。
有時候父母對小孩的無理取鬧已經到了崩潰的臨界點,但是專家還是建議不要動手打小孩,因為對於蹣跚學步的寶寶,分散注意力和讓他短暫休息片刻還是最有效率管教方法。
知道何時讓步
有些事對寶寶而言是不可妥協的,他們就是要吃飯、自己刷牙,或是坐玩具車車。
父母必須知道何時讓步,何時堅持。假如寶寶堅持一定做一件事,你可以漸漸地轉移他的注意力,例如告訴他穿另一件衣服也很好看,或是看另一本故事書也是不錯的選擇。
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但是我們必須儘量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可以肯定的是,假如父母積極創造培養小孩良好行為的環境,並且教養前後一致,那小孩的人格發展與行為規範就會朝良性循環。
父母積極創造培養小孩良好行為的環境,並且教養前後一致,那小孩的人格發展與行為規範就會朝良性循環。
責任編輯: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