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哥侃封神】第四十五回   燃燈議破十絕陣

作者:石濤
【濤哥侃封神】第四十五回。(王嘉益/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78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十絕陣」燃燈也出來了、十二金門全出來了,故事就不太一樣:正經八百,神仙亮相……

有一些固定的代表詞彙,想跟大家分享出來,我覺得對朋友們也是一種負責任,而且大家聽起來可能覺得是那麼回事……

它裡面牽扯到很多道教裡面的名詞、功夫、「不二法門」……包括一些口訣,我覺得不合適,就不跟大家說,因為這些都是神仙。

燃燈就是燃燈古佛。後來才看明白,為什麼燃燈來破「十絕陣」!我們上回書說到(元始天尊門下)十二金門全露面了,這裡面,就出了個岔:

人家是十個仙人擺的「十絕陣」,那聞太師,他是在朝裡為官,他其實不算純純淨淨的修道人,他有點像姜子牙。他又是朝裡的人,但是他又是修行的人,可是他應該是修不成的。那「十絕陣」來十個,元始天尊來十二個金門道人,這事不是「一對一」的!為什麼出現這岔子?忽然我意識到,其實十個對十二個,是天干、地支的說法。

六十歲,一甲子,就是十天干、十二地支轉過來(編注:天干、地支組合搭配成六十對,為一個週期,循環往復)。天干、地支也就應對著在這一個層面所對壘的神仙的境界……對應著不同的神界、不同的生命。反過來,可以說是善的生命在控制、保護著我們人的環境……祂的慈悲又帶有祂的法力,不可逾越的力量……但這一層面的生命,各自在遭遇著自己的劫難。

我記得跟大家介紹過,我說:「十絕陣」裡面你注意到都有雷。我就沒明白為什麼都有雷?但是雷的出現,有著不同的因由。「金光陣」就是各枚鏡子,那鏡子一晃……有的是用幡,但一定都打雷。等燃燈道人(雷祖)一出來,才知道是這麼回事……對應的是一種天象。

但在這裡面,就講述了這一層面的神仙,各自遭受自己的劫難。作為十二金門,也是開了殺戒了!來到紅塵中走了一圈。本來可以不來。

當神仙來到紅塵中,對於他們來講就是磨難。

我記得原來跟大家解釋過,我說,人為什麼一落生是哭,沒有一個樂的。而且醫生一定讓孩子哭。我原來那時候做節目說:「他怎麼不笑啊?笑,他也能(把羊水)噴出來,幹嘛非要哭?」你現在從這裡面就能看出來,那神仙下來,就相當於我們人的靈魂、元神來到紅塵,對於他們來講是巨大的磨難。

你托生到人間,進入了三界,就是巨大的磨難。而這一份磨難,又是一份生命得以淨化、純淨的過程,所以就是「相生相剋」的道理在裡頭。

如果我們一定對應的話,元始天尊門下的十二金門對應的層面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天干地支」這個層面。在時間上六十為一甲子、一個小時六十分鐘。你說一定有多大緣由呢!

所以這是上、下對應的。「地心學說」就是以人為中心,包含周圍的一切。

雷部正神施猛力 神仙殺戒也難逃

我們上回講到一個神仙(燃燈道人)騎著鶴就來了。

詩曰:

天絕陣中多猛烈,若逢地烈更離堪。

秦完湊數皆天定,袁角遭誅是性貪。

雷火燒殘今已兩,綑仙縛去不成三。

區區十陣成何濟,贏得封神榜上談。

兩個陣,一個是「天絕陣」,一個是「地烈陣」。在這一回裡面可能遇見兩個人,一個是秦完,一個是袁角。整個「十絕陣」經歷满長的。

話說眾人正議破陣主將,彼此推讓,只見空中來了一位道人,跨鹿乘雲,香風襲襲。怎見得他相貌稀奇,形容古怪?真是仙人班首,佛祖流源。

燃燈,就是佛教裡說的燃燈古佛。

有詩為證:

一天瑞彩光搖曳,五色祥雲飛不徹。

五色祥雲,五個顏色:白的、藍的、青的,黃色是金色,還有什麼?黑色。合在一起,給我的感覺就是霞光。

鹿鳴空內九皋聲,紫芝色秀千層葉。

這是道家的說法。如果你查「鶴鳴」——鶴鳴空內。那現在他用的是「鹿鳴」,因為燃燈騎的是鹿。「紫芝色秀」,是形容燃燈道人本身生命的代表色。紫也跟道有關係。

中門現出真人相,古怪容顏原自別。

人的元神在「中門」那裡。

燃燈道人的境界不同、來處不同,其實祂是人所知道的雷神之祖。所以作為一般人來講,誰也很難解釋為什麼是燃燈道人出來主持破這個「十絕陣」。而且祂來了之後,那十二金門全讓給祂。後來我才知道祂是雷神之祖。

神舞虹霓透漢霄,腰懸寶錄無生滅。

我以為有點兒像「生死簿」那種。或者說,燃燈道人自己所有的法也好、道也好,無生無滅——超越了時間——是一種永生的概念。

靈鷲山上號燃燈,時赴蟠桃添壽域。

靈鷲山因燃燈道人而得名,或者說祂在靈鷲山,那是祂的洞府。在很多地方都有靈鷲山,北京就有,當然,他們的出處有他們自己的說法。但如果你這麼去追的話,就知道靈鷲山對應的是燃燈道人。

眾仙知是靈鷲山元覺洞燃燈道人,齊下來,迎接上,行禮坐下。燃燈曰:「眾道友先至,貧道來遲,幸勿以此介意。方今十絕陣甚是凶惡,不知以何人為主?」

誰來主持(破十絕陣)這件事?

子牙欠身打躬,曰:「專候老師指教。」

他們之間,很少差著輩兒(不大好說),有人說燃燈道人是元始天尊的半喇師弟……我以為很大的原因是燃燈橫跨兩門,這裡叫燃燈道人,其實祂已經在佛家有他本身的東西在裡頭,而祂的生命來處更遙遠。所以才出現這種狀況。但祂們都是正神,而且祂們都是以善為主的,就是正神。正神之間是完全接受和包容的。

燃燈曰:「吾此來,實與子牙代勞,執掌符印;二則眾友有厄,特來解釋;三則了吾念頭。子牙公請了!可將符印交與我。」

第一,燃燈祂是來替姜子牙代勞,執掌符印。這是從元始天尊的角度說的。因為元始天尊派姜子牙下來,姜子牙拿著打神鞭、杏黃旗,拿著元始天尊的符印,所以符印在修行人當中是他獲得他師父的囑託、授命……燃燈祂敢這麼說,不得了!

第二,大家都有難,我來坐鎮,我來把難化解。那就在元始天尊十二門人之上,對吧!要提醒大家,大家記得赤精子去拿稻草人(為救姜子牙)的時候,到了元始天尊那兒(求救),元始天尊都沒接手:「我自己有原因,所以我不能管,我幹不了。」立刻就給他派到老子那兒去,老子一看就知道要幹嘛,然後就把太極圖給他赤精子:「趕快拿太極圖把事辦了」。那這個事兒就說明「十絕陣」本身惡的力量極高。

(燃燈)祂說:第三個,了吾念頭——他曾經許過願。曾經因為什麼許過願?而許願的本身就跟他有著佛家的背景相關。對吧!

他一出手——「真是仙人班首,佛祖流源。」

仙人,一般是道家的說法;佛祖,就是佛家的說法。而佛家是講普度的。所以我想,祂(燃燈)就有著單純這一門裡沒有的東西。

子牙與眾人俱大喜曰:「道長之言,甚是不謬。」隨將符印拜送燃燈。燃燈受印符,謝過眾道友,方打點議破十陣之事。

正是:雷部正神施猛力,神仙殺戒也難逃。

燃燈其實是主管整個雷部。也就是說:「十絕陣」裡面用的都是與雷神相關的東西,自然在祂之下。

話說燃燈道人安排破陣之策,不覺心上咨嗟:「此一劫必損吾十友。」

為什麼要損掉十個道友?——相生相剋道理!

那些神仙有著相當長的道行,而破「十絕陣」過程中祂們被殺掉,而在祂們被殺掉之前,(破陣)就有了一種類似祭典的成分在其中。

破陣的十個,被殺掉的,要不然是凡夫俗子,要不然是道行極淺。而那些凡夫俗子也好、道行極淺也好,用他們的肉身直接換來了他們的仙位:三百六十五個神。如果他們靠自己修,根本修不上去,沒那個機會。所以他們被殺掉,既是平衡了「十絕陣」這些修煉了上千年的修行人,同時又成全了自己,一步登天。有相生相剋的成分在其中。

那真正遭此劫難的是神仙。是那擺了「十絕陣」的人。那是難:劫難。而對於元始天尊的弟子就是一種厄運,他們沒有性命之憂,但是他們卻擔驚後怕。

且說聞太師在大營,請十天君上帳,坐而問曰:「十陣可曾完全?」秦完曰:「完已多時。可著人下戰書知會,早早成功,以便班師。」

聞太師忙修書,命鄧忠往子牙處來下戰書。有哪吒見鄧忠來至,便問曰:「有何事至此?」

鄧忠答曰:「來下戰書。」

那時候沒開仗,大家還商量!

哪吒報與子牙:「鄧忠下書。」

子牙命:「接上來。」

書曰:「征西大元戎太師聞仲書奉丞相姜子牙麾下:古云:『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今無故造反,是得罪於天下,為天下所共棄者也。

開兵見仗,都得先說理由。

屢奉天討,不行悔罪,反恣肆強暴,殺害王師,致辱朝廷,罪亦罔赦。今擺此十絕陣已完,與爾共決勝負。特著鄧忠將書通會,可准定日期,候爾破敵。戰書到日,即此批宣。

子牙看罷書,原書批回:「三日後會戰。」

鄧忠回見聞太師:「三日後會陣。」

聞太師乃在大營中設席,款待十天君,大吹大擂飲酒。飲至三更,出中軍帳,猛見周家裡,眾道人頂上現出慶雲瑞彩,或金燈貝葉,瓔珞垂珠,似簷前滴水,涓涓不斷。

瓔珞垂珠,這裡講的是菩薩身上帶著的那個珠子,可不是真的珠子,在雕塑像或者畫像上我們看到人們這邊用寶珠去代替了,而真正的應該是祂們自己生命展現出來的那一份尊嚴。

為什麼他們可以看到?因為都是修行的人。這些人當他修到那兒的時候,就像這裡書裡也提到什麼「三花聚頂」,他自然就顯現出那個境界生命的威嚴。

那十二門人都到齊了,再加上燃燈道人,他們整體所散發出來的這一份各自生命境界的輝煌,就把整個周朝的蘆蓬、天空全都五彩繽紛。常人看不著,一般的人可能看到的就是霞光。那開天目的人,可能閃閃爍爍的看到一部分,不一定全看。這裡講聞太師、十天君他們一出來看到,因為他們都是修行的人。所以,他們的境界跟那十二門人不相上下。

而每一個人所帶有的東西都不同,每一個人顯現出來的不一樣(就像長的模樣不一樣)。一看,這是誰、那是誰,不用看見這個人,看見那些東西就行。人就講「接地氣」,比如說:「這個人給人感覺就是不太一樣……」只能這麼類比。

「金燈貝葉」,你上哪兒真點個燈?根本不是。祂生命自然出來的生命之光。人家修煉的好,這個人你看他的臉色,他發出來那種你說不出來的一種感受。一樣的。

人家那個「高人」,光就出來了,但是光的顏色跟你看到的形狀出現了分別。我相信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看到的佛像,大家以為佛菩薩都帶著珠子出來,應該不是(珠子還得有好、壞)。

十天君驚曰:「崑崙山諸人到了!」眾皆駭異,各歸本陣,自去留心。

十天君都待在自己的陣裡面。這些修煉人在陣裡面待著就打坐。 

不覺便是三日。那日早晨,成湯營裡砲響,喊聲齊起,聞太師出營,在轅門口,左右分開隊伍,乃鄧、辛、張、陶四將;十陣主各按方向而立。

只見西岐蘆蓬裡,隱隱旛飄,靄靄瑞氣,兩邊擺三山五嶽門人,只見頭一對是哪吒、黃天化出來;二對是楊戩、雷震子;三對是韓毒龍與薛惡虎;四對是金吒、木吒。怎見得:
玉磬金鐘聲兩分,西岐城下吐祥雲。
從今大破十絕陣,雷祖英名萬載聞。

雷祖,主管整個天界的雷神,有具體的名字。後來我才看明白為什麼燃燈道人可以去領銜做這個事情(破十絕陣)。在中國人講的神仙當中,祂位置極高(裡面牽扯七七八八的)。

玉磬、金鐘都是人中的法器,人家擺的是「十絕陣」,燃燈道人這邊擺的是十二金門所有修行人築起來的能量的場。玉磬跟金鐘類似陣法其中的一部分。

廣成子跟赤精子一人一個(玉磬、金鐘),赤精子捧的是金鐘,廣成子捧的是玉磬。他們這兩個(老大、老二)沒出手,他們抱著兩個法器。法器裡面包含了這一門當中真正的能力在那兒。

話說燃燈掌握元戎,領眾仙下,步行排班,緩緩而來。只見赤精子對廣成子;太乙真人對靈寶大法師;道德真君對懼留孫;文殊廣法天尊對普賢真人;慈航道人對黃龍真人;玉鼎真人對道行天尊。十二位上仙,齊齊整整擺出,當中:梅花鹿上坐燃燈道人,赤精子擊金鐘;廣成子擊玉磬。

只見天絕陣內一聲鐘響,陣門開處,兩桿旛搖,見一道人,怎生模樣:面如藍靛,髮似硃砂,騎黃斑鹿出陣。但見:

蓮子箍頭,上著絳綃衣,繡白鶴。

手持四楞黃金鐧,暗帶擒仙玄妙索。

蕩三山,遊五嶽,金鰲島內燒丹藥。

只因煩惱共嗔痴,不在高山受快樂。

貪、嗔、癡,是佛教中講的罪惡的三種東西,所以在講述秦天君的時候,就可以看到他本身帶有的致命的弱點——修不成的東西。所以在《封神演義》裡,你可以看到雖然是在道家裡說的,但是裡面就穿插著佛家裡的東西,他們與人之間也有相互的穿插。

文殊、普賢和慈航就是後來的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跟觀世音菩薩;懼留孫就是後來第四代的古佛。也就變成了佛跟道是一家,他們融為一家,真正代表著一個完整的含意。

且說天絕陣內秦天君飛出陣來。燃燈道人看左右,暗思:「並無一個在劫,先破此陣之人……」

在劫,就必死無疑;又「先破此陣」——就是來一個送死的。秦天君修了這麼多年,也就是對他的一種平衡,對他生命的禮數,因為他修煉了很多年。可是送死的這個人又因為這樣,讓他一步登天,成為神仙。

正話說未了,忽然空中一陣風聲,飄飄落下一位仙家,乃玉虛宮第五位門人鄧華是也。拎一根方天畫戟,見眾道人,打個稽首,曰:「吾奉師命,特來破天絕陣。」

燃燈點頭,自思:「數定在先,怎逃此厄!」

鄧華到元始天尊那兒修行的時候,就是幹這個來的,就像元始天尊收了姜子牙四十年,就幹這個來的,一樣的。燃燈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但其他人看不出來。

所以其他人在十絕陣的「難中」,而燃燈不在。所以什麼東西你「看破了」,就沒事了,那個東西對於你,就不產生作用了。你看破了,說明你不在其中。

尚未回言,只見秦天君大呼曰:「玉虛教下誰來見吾此陣。」

鄧華向前言曰:「秦完慢來,不必持強,自肆猖獗!」

秦完曰:「你是何人,敢出大言?」

鄧華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從輩分上來講,尊重秦完。鄧華知道秦完是誰,秦完不知道他是誰。那就是說,鄧華來的時候就被元始天尊交代了。

鄧華曰:「業障!你連我也認不得了?吾乃玉虛宮門下鄧華是也。」

秦完曰:「你敢來會我此陣否?」

鄧華曰:「既奉敕下山,怎肯空回!」提畫戟就刺。

秦完催鹿相還,步鹿交加,殺在天絕陣前,怎見得:

這一個輕移道步,那一個兜轉黃斑。

輕移道步,展動描金五色旛;

兜轉黃斑,金鐧使開龍擺尾。

這一個道心退後惡心生;

那一個那顧長生真妙訣。

這一個藍臉上殺光直透三千丈,

那一個粉臉上惡氣沖破五雲瑞。

一個是雷部天君施威仗勇;

一個是日宮神聖氣概軒昂。

正是:

封神臺上標名客,怎免誅身戮體災。

「道心退後惡心生」,就是人的一面全起來了。鄧華他修行的道術淺,來破此陣,就一步成神仙。鄧華、秦完成了三百六十五個神仙當中的兩個,等於找齊了!可是秦完修了多少年?鄧華修了多少年?

話說秦天君與鄧華戰未及三五回合,空丟一鐧,往陣內就走。鄧華隨後趕來;見秦完走進陣門去了,鄧華也趕入陣內。

秦天君見鄧華趕急,上了板臺──臺上有几案,案上有三首旛。秦天君將旛執在手,左右連轉數轉,將旛往下一擲,雷聲交作,只見鄧華昏昏慘慘,不知南北西東,倒在地下。

秦完下板臺,將鄧華取了首級,拎出陣來,大呼曰:「崑崙教下,誰敢再觀吾天絕陣也!」

燃燈看見鄧華首級,不覺咨嗟:「可憐數年道行,今日結果!」又見秦完復來叫陣,乃命文殊廣法天尊先破此陣,燃燈吩咐務要小心!文殊曰:「知道。領法牒。」

這裡講「領法牒」,不叫「法旨」。所以在修煉當中,不同境界的人在這方面會非常小心的。

燃燈看到鄧華被殺了之後也感嘆,但都是命裡注定。

作歌出曰:

欲試鋒芒敢憚勞,凌霄寶匣玉龍號。

手中紫氣三千丈,頂上凌雲百尺高。

憚勞,是不敢偷懶的意思。玉龍,是劍。

我印象中有說「紫氣」是從丹田出來的,但他是講「手中紫氣」。

「頂上凌雲百尺高」是講功力。

金闕曉臨談道德,玉京時去種蟠桃。

奉師法旨離仙府,也到紅塵走一遭。

「金闕曉臨談道德」:文殊整天談論自己的修行。「金闕」是指文殊住的地方。

玉京,是指玉虛宮,祂的師父那裡。所以祂根本不下來,但是師父有法旨,那我就得離開仙府,離開金闕到紅塵走一遭。這是講文殊他自己來、去的原由所在。

文殊廣法天尊問曰:「秦完,你截教無拘無束,原自快樂,為何擺此天絕陣陷害生靈。我等既來破陣,必開殺戒。非是我等滅卻慈悲,無非了此前因。你等勿自後悔!」

這裡沒解釋前因。都是定數所在——不是冤家不聚頭。文殊出來對秦完,一定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都修行了上千年了。

秦完大笑曰:「你等是閒樂神仙,怎的也來受此苦惱。你也不知吾所陣中無盡無窮之妙。非我逼你,是你等自取大厄!」

文殊廣法天尊笑曰:「也不知是誰取絕命之愆!」

秦完大怒,執鐧就打。天尊道:「善哉!」將劍攩架招隔。未及數合,秦完敗走進陣。

天尊趕到天絕陣門首,見裡面悲風颯颯,寒霧蕭蕭,也自遲疑,不敢擅入。

祂們都害怕。當文殊「不敢擅入」的時候,其實就表示祂被迫破此陣之原由。

我通常說,修煉中有怕心(師父讓你來做,你都害怕?)這是生命的不純淨,也就是遭此劫難的過程。有燃燈在那兒鎮著,就行了!

燃燈當時跟祂們講:我來有三個目的,一個,你把符印給我拿過來;第二個,所有人都會有難的,祂來詮釋、祂來把握;第三個,這是我自己的心願。所以《封神演義》之前應該有本書或者有什麼東西去揭神仙之間的原因。我不知道啦!但是從話中可以看到是有的。

只聽得後面金鐘響處,只得要進陣去。天尊把手往下一指,平地有兩朵白蓮而出。天尊足踏二蓮,飄飄而進

秦天君大呼曰:「文殊廣法天尊!縱你開口有金蓮,垂手有白光,也出不得吾天絕陣也。」

「開口有金蓮」,我覺得就是講生命的境界和文殊祂修煉達到的那一份境界。同時「開口金蓮」就是祂的法器。

既是祂的慈悲,也是祂的法器,當祂開口金蓮一出來之後,不好的東西都會在祂的面前消失掉。所以你怎麼看,祂都不是凶煞的,祂都是一種慈悲的展現,但是帶有祂的法,這就是正神所代表的力量。所以祂也就不輕易張嘴了,因為是有這樣的本事在裡頭。

天尊笑曰:「此何難哉!」把口一張,有斗大一朵金蓮噴出。左手五指裡有五道白光垂地,倒往上捲;白光頂上有五枝蓮花;花上有五盞金燈引路。

都是五。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講左手?五,我們能看到的都是「金、木、水、火、土」。另外一個:方位(東、西、南、北、中)。這裡……我也找不到什麼詞。

就是文殊的生命境界跟祂的生命特點,跟祂的慈悲法力都在其中。所有這些東西出來都是護著祂,既保護祂自己,同時,對惡的東西,完全是一種消滅式的法力展現。

且說秦完將三首旛,如前施展,只見文殊廣法天尊頂上有慶雲昇起,五色毫光內有纓絡垂珠掛將下來,手托七寶金蓮,現了化身。

「七寶」是佛家裡說的。有一種說法是一些寶石、琥珀、金、銀……七種;另外是獅寶、象寶……在一些佛經中也談到了「轉輪聖王」戴著有七寶。這裡說「手托七寶金蓮」,展現出祂的境界至高,秦天君根本不是祂的對手。但是祂的境界再高,要有祂的師兄弟在場,和燃燈道人在場,相互襯托。

「現了化身」,應該是說祂的元神,祂的境界至深,用所有法器掩住了祂的肉身,保護祂的肉身。不是祂那個身體出來。

怎見得:

悟得靈臺體自殊,自由自在法難拘。

祂的化身出來了。在那個境界上,已經超越了一般的生命的概念。是祂的境界。

蓮花久已朝元海,纓絡垂絲頂上珠。

元海,實際是人的丹田。自己的師尊教誨中就講過,在丹田上會生出蓮花盤,這裡,也就是說祂修煉得相當到位了,祂的元嬰已經長得很大了……

這裡其實講的是文殊修煉的真實展現。因為這都是以命對命了。

話說秦天君把旛搖了數十搖,也搖不動廣法天尊。天尊在光裡言曰:「秦完!貧道今日放不得你,要完吾殺戒!」把遁龍樁望空中一撒,將秦天君遁住了。

此樁按三才,上下有三圈,將秦完縛得逼直。廣法天尊對崑崙打個稽首曰:「弟子今日開此殺戒!」將寶劍一劈,取了秦完首級,拎將出天絕陣來。

聞太師在墨麒麟上,一見秦完被斬,大叫一聲:「氣殺老夫!」催動坐騎,大叫:「文殊休走!吾來也!」天尊不理,麒麟來得甚急,似一陣黑煙滾來。怎見得,後人有詩讚曰:

怒氣凌空怎按摩,一心只要動干戈。

休言此陣無贏日,縱有奇謀俱自訛。

自己騙自己!因為無論你聞太師怎麼發怒……都是逆天意的。

且說燃燈後面,黃龍真人乘鶴飛來,阻住聞太師,曰:「秦完天絕陣壞吾鄧華師弟,想秦完身亡,足以相敵。今十陣方纔破一,還有九陣未見雌雄。原是鬥法,不必持強,你且暫退!」

只聽得地烈陣一聲鐘響,趙江在梅花鹿上,作歌而出:

妙妙妙中妙,玄玄玄更玄。

動言俱演道,默語是神仙。

在掌如珠異,當空似月圓。

功成歸物外,直入大羅天。

你看,神仙都不說話。其實(趙天君)在誇自己。「妙妙妙」就是「三才」了,祂在講述自己的厲害。一說話好像自己如何如何,其實不說話才是神仙。

如果你查「珠異」,我以為講的是祂煉的丹。煉成了,是不在人這個環境中的。「大羅天」是指道家最高的位置。

趙天君大呼曰:「廣法天尊既破了天絕陣,誰敢會我地烈陣麼?」衝殺而來。

燃燈道人命韓毒龍:「破地烈陣,走一遭。」

韓毒龍躍身而出,大呼曰:「不可亂行!吾來也!」

趙天君問曰:「你是何人,敢來見我?」

韓毒龍曰:「道行天尊門下,奉燃燈師父法旨,特來破你地烈陣。」

道行天尊 ,是元始天尊十二門人當中的一個,這時候韓毒龍管燃燈叫師父、奉「法旨」,因為中間已經隔著輩了,差了輩數了,所以趙天君根本不認識他。

趙江笑曰:「你不過毫末道行,怎敢來破吾陣,空喪性命!」提手中劍飛來直取。韓毒龍手中劍赴面交還,劍來劍架,猶如紫電飛空,一似寒冰出谷。戰有五六回合,趙江一劍,望陣內敗走。

韓毒龍隨後趕來,趕至陣中。趙天君上了板臺,將五方旛搖動,四下裡怪雲捲起,一聲雷鳴,上有火罩,上下交攻,雷火齊發。

很有趣:一開始破陣,死了的這些人,往陣裡追的時候誰也不停,一點都不含糊;真正破陣的時候,這十二個金門,誰找到門口都不敢進去。

啥意思呢?

一開始前面送死的這一個,根本不認識這個陣,也不知道有多厲害,因為境界差太多,所以才不怕。後面那些,大家不相上下,一看,太兇了!有點忐忑,而忐忑的本身就是必須破陣的理由,要把祂們的忐忑之心去掉,同時,算是祂們的一個劫難。

可憐韓毒龍,不一時身體成為虀粉──一道靈魂往封神臺來,有清福神祇引進去了。

你看,他的功力差遠了,但是他一步登天了。《封神演義》其實講的是一個大變革的年代,神仙界也是變革的年代,對所有人既是一種劫難、又是一個機會。

且說趙天君復上梅花鹿,出陣大呼:「闡教道友,別著沒有道行的來見此陣,毋得使根行淺薄之人至此枉喪性命!誰敢再來會吾此陣?」

燃燈道人曰:「懼留孫去走一番。」

懼留孫領命,作歌而來。歌曰:

交光日月煉金英,二粒靈珠透室明。

擺動乾坤知道力,逃移生死見功成。

逍遙四海留蹤跡,歸在玄都立姓名。

直上五雲雲路穩,紫鸞朱鶴自來迎。

「金英」是道家的一種說法,「二粒靈珠」,煉丹的,這是講他自己的功力不在生、死之中。這都是講修煉的境界了。

懼留孫躍步而出,見趙天君縱鹿而來。怎生粧束,但見:

碧玉冠,一點紅;翡翠袍,花一叢。

絲絛結就乾坤樣,足下常登兩朵雲。

太阿劍,現七星,誅龍虎,斬妖精。

九龍島內真靈士,要與成湯立大功。

「太阿劍」是歷史上十大名劍之一,不知道怎麼在祂趙天君手裡?「七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北斗七星,其實這也顯現出趙天君他道行的局限性,因為要受日、月、星、辰的約束。講究越大,越麻煩,越容易被迫。

懼留孫曰:「趙江,你乃截教之仙,與吾輩大不相同,立心險惡,如何擺此惡陣,逆天行事!休言你胸中道術,只怕你封神臺上難逃目下之災!」

就是趙天君他太殺戮了!招致殺身之禍。其實闡教就有著「修正」的味道在其中。元始天尊這些弟子們既有奉法旨修正截教,同時又有錘鍊自己的這麼個過程。因為誰要去了封神臺等於毀了前程,他們本來可以修成的(出三界)。

趙天君大怒,提劍飛來直取,懼留孫執劍赴面交還。未及數合,依前走入陣內。懼留孫隨後趕至陣前,不敢輕進,只聽腦後有鐘聲催響,只得入陣。

祂們都有著內心的疑惑。遲疑就是害怕,修煉角度說,就是「怕心」。

趙天君已上板臺,將五方旛如前運用。懼留孫見勢不好,先把天門開了,現出慶雲,保護其身,然後取綑仙繩,命黃巾力士將趙江拿在蘆,聽候指揮。

「天門」打開,現出祂境界之慈悲的法力,護住祂(懼留孫)的肉身(祂是帶著肉身去的),那個東西就過不來了。

但見:

金光出手萬仙驚,一道仙風透體生。

地烈陣中施妙法,平空拎去上蘆棚。

因為懼留孫是佛家的,所以這裡講「金光」——身體已經通透了。

話說懼留孫將綑仙繩命黃巾力士拎往蘆蓬下一摔,把趙江跌的三昧火七竅中噴出,遂破了地烈陣。懼留孫徐徐而回。

聞太師又見破了地烈陣、趙江被擒,在墨麒麟背上,聲若巨雷,大叫曰:「懼留孫莫走!吾來也!」

時有玉鼎真人曰:「聞兄不必這等,我輩奉玉虛宮符命下世,身惹紅塵,來破十陣,纔破兩陣,尚有八陣未見明白。況原言過鬥法,何勞聲色,非道中之高明也。」把聞太師說得默默無言。

燃燈道人命:「暫且回去。」

聞太師亦進老營,請八陣主帥,議曰:「今方破二陣,反傷二位道友,使我聞仲心下實是不忍!」

董天君曰:「事有定數。既到其間,亦不容收拾。如今吾風吼陣定成大功。」與聞太師共議。不題。

「風吼陣」——沒有人能抵住董天君他的風陣,所以逼迫著燃燈道人必須去尋找「定風珠」,這就橫出了一道麻煩。

方弼命喪風吼卻封仙 慈航萬年修行也犯塵

燃燈道人來主持破「十絕陣」,其實祂是「雷祖」來的!他統管雷神。雷神在三界裡頭,雷祖應該在三界外。

「十絕陣」中,我說:「怎麼裡頭都是雷?」裡面一定有雷的因素,其實都是雷神來的(但不盡然);燃燈道人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祂知道破「十絕陣」會有十個人死去,可是在破第一個陣的時候,祂就先琢磨:「誰是第一個送死的?」顯然祂不知道。是元始天尊把鄧華給派來了。鄧華一進去,就死了!

《封神演義》裡就揭示了:儘管神仙是從天上來的,當祂參與人間某件事情的時候,祂得顯現出人的這一面。祂可以演化:文殊進到「天絕陣」的時候,祂也是把祂的肉身掩在祂的法光裡面(保護起來);懼留孫是把自己的天門打開,讓祂的功力出來護住自己的肉身。也就是說,祂們已經可以用自己的元神去保護自己的肉身了,祂可以主動使用(功)。有些朋友天目開,很難主動使用,他是被動的看見這、看見那。

主動的原因,我能夠理解的就是:他的修行達到那樣的程度——他的元神跟身體是一體的。人,是把元神掩蓋在(天目)裡面,然後人的肉身長大有了四肢了,透過身體這邊的「學習」,用這邊的做法去掩蓋自己原來的那邊,所以反而把真實的自己變成被動的。舉個不洽當的例子:說坐在車裡的人相當於我們的元神,而車體相當於我們的肉身,車走在高速公路上,看見的是車,看不見那個人,裡面那個人無論他怎麼幹,他受制於這輛車……看起來是我們,其實不是。

當祂們(神仙)修到那個境界的時候能主動地把握自己,但既使燃燈道人比祂們高、力度大,但燃燈道人同樣不知道那十個來墊背的人應該是誰(有的祂知道,有的祂不知道),而且有的不知道是從哪兒來。這是修行中的謎……

現在精英們做事先得考慮、先得開會討論、先得做計畫,然後按照計畫走,哪天、哪天到哪兒,都得記到本兒上去——現在不用本兒了,用手機。你看神仙做事,祂就知道這件事就得做,而且承諾過,做到那兒、碰到哪兒算哪兒……如果是定數的話,那麼,早在其中!

「精英者的愚蠢」,就是透顯出人肉身的一切,從而扭曲、違背自己元神本該有的東西。

(防止)大瘟疫,弄了半天,最大的方法就是「社交距離」——在家裡待著!跟當初摩西的年代一模一樣……不出來就完了?……你說(社會)發展了嗎?根本沒有。面對死亡的一切根本沒改變過。但今天人們就沒能力去醒悟自己……

越大的官越怕死,大官饒是找這些真正會本事的人(真正會本事的人根本不搭理他),而那些大官真怕!越信「無神論」越怕死;官越大,越怕死亡。他怕失去,自己又改變不了,人就變得蠢了。

但甭說他了,燃燈道人知道會有十個人死去,但祂也不知道是誰,祂甚至不知道那個人從哪兒來。鄧華直接駕著雲自己從空中來的,來了,死了,這事定了,就完了。

受現代文化影響的人認為很多事情都是預先安排、計畫才能出來,根本不是!侃封神,我從來不準備……其實是我在跟大家分享這個時間點我能達到的那個境界(對事情的看法),過了三天又不一樣了——時間就是神。

我們侃過之後,下一期節目又會把上一期節目著墨著墨,有一個回扣,從而看到在故事描寫中、從燃燈道人身上展現出很多生命背後的相互關聯。

且說燃燈道人回至蓬上,懼留孫將趙江提在蓬下,來啟燃燈。燃燈曰:「將趙江吊在蘆蓬上。」

眾仙啟燃燈道人:「風吼陣明日可破麼?」

燃燈道:「破不得。這風吼陣非世間風也。此風乃地、水、火之風。若一運動之時,風內有萬刀齊至,何以抵當?須得先借得定風珠,治住了風,然後此陣方能得破。」

「風吼陣」的風是地、水、火的風,裡頭沒有雷。燃燈就鎮不住了。但是燃燈境界在那兒,祂知道怎麼弄。但是祂又不知道這個(鎮風吼陣)東西在哪兒。

眾位道友曰:「那裡去借定風珠?」內有靈寶大法師曰:「吾有一道友,在九鼎鐵叉山八寶雲光洞,度厄真人有定風珠,弟子修書,可以借得。子牙差文官一員,武將一員,速去借珠,風吼陣自然可破。」

度厄真人,一開始講過祂是「哼哈二將」中「哼」的師父。祂有點兒像遊神散仙,祂不參與這些事,但手裡有很特殊的寶貝。沒見度厄真人參與具體的什麼事情。

所以即使是燃燈道人領銜來破「十絕陣」,也並不是什麼都有!走一個過場。對祂同樣是有磨難、考驗。

我想提醒朋友:任何事情,人的選擇方式:我一定要準備;修行人的方式:就這麼走,走到跟前再說。今天的精英都是講「準備」……美國準備了很多錢說要發給小企業,今天都已經發完了。今天,還死了兩千多人呢!三萬多人又確診……好萊塢很多人出狀況,CNN兩個主持出狀況、BBC一個主持出狀況。在電視臺出狀況的很多都是「白左」來的……

儘管是神仙打仗,是在人這層,為了周朝滅紂,所以一定降在最低層。你看這些神仙折騰半天都是以保周朝、毀掉紂王為核心,祂們都比商朝的任何人厲害,但祂們卻以命相抵!

大家去品那個意思,因為有些詞是不能隨便用的(雖然用起來可能對很多朋友容易明白)……《封神演義》給我的感覺就是在三千多年前,這些人塑造了這份文化,給今天的人作為借鑑。現在就是新版的《封神演義》,裡面包括正的、負的,所以提醒大家,連那個妖怪背後都是神仙!

不是妲己誘惑了紂王,而是紂王貪戀妲己的身體,他選擇了狐狸。所以,這給今天在磨難中的每個人以希望:「你選擇什麼,不是它誘惑你什麼!」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所以戰勝什麼?戰勝自己被誘惑!

……《聖經啟示錄》最後講的:全世界所有的王都跪倒在「大淫婦」的石榴裙下喝著她的酒……實際就是講,到最後,人們就是一堆爛肉傾浸在最齷齪、骯髒、下流的生命狀態中……天滅中共!生與滅,你選擇什麼?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每一個人都有生的機會。

子牙忙差散宜生、晁田──文武二名,星夜往九鼎鐵叉山八寶雲光洞來取定風珠。二人離了西岐,逕往大道。非止一日,渡了黃河。又過數日,到了九鼎鐵叉山。

這裡可以對比《西遊記》裡的唐僧。所有的徒弟都比唐僧他有本事,但是他必須一步一步走(與人的層次有關)。

怎見得:

嵯峨矗矗,峻險巍巍。

嵯峨矗矗沖霄漢;峻險巍巍碧礙空。

怪石亂堆如坐虎,蒼松斜掛似飛龍。

嶺上鳥啼嬌韻美,崖前梅放異香濃。

澗水潺潺流出冷,巔雲黯淡過來凶。

又見飄飄霧,凜凜風,

咆哮餓虎吼山中,

寒鴉揀樹無棲處,野鹿尋窩沒定蹤。

可嘆行人難進步,皺眉愁臉抱頭蒙。

形容這個九鼎鐵叉山太險,與形容崑崙山差遠了,完全不同。所以寫書的人很厲害——什麼樣的山對應什麼樣的神仙!

話說宜生、晁田二騎上山,至洞門下馬,只見有一童子出洞。宜生曰:「師兄,請煩通報老師:西周差官散宜生求見。」

童子進裡面去,少時出來,道:「請。」

宜生進洞,見一道人坐於蒲團之上。宜生行禮,將書呈上。

道人看書畢,對宜生曰:「先生此來,為借定風珠,此時群仙聚集會破十絕陣,皆是定數,我也不得不允,況有靈寶師兄華札,只是一路去須要小心,不可失誤!」隨將一顆定風珠付與宜生。

度厄真人稱靈寶大法師為師兄,他們就是「一輩的」。祂度厄真人有定風珠,而老子、元始天尊那麼大本事,門下的人都沒有,我以為度厄真人就像奇門功法的遊神散仙。

度厄真人說:「只是一路去須要小心,不可失誤!」這句話說出來,就說明祂知道在拿定風珠的過程中有難。

宜生謝了道人,慌忙下山,同晁田上馬,揚鞭急走,不顧巔危跋涉。沿黃河走了兩日,卻無渡船。

宜生對晁田曰:「前日來,到處有渡口,如今卻無渡船者,何也?」

只見前面有一人來,晁田問曰:「過路的漢子,此處何竟無渡口?」

行人答曰:「官人不知:近日新來兩個惡人,力大無窮,把黃河渡口俱被他趕個罄盡,離此五里,留個渡口,都要從他那裡過,儘他掯勒渡河錢,人不敢拗他,要多少就是多少。」

宜生聽說,「有如此事數日就有變更!」速馬前行,果見兩個大漢子,不撐船,只用木筏,將兩條繩子,左邊上筏,右邊拽過去;右邊上筏,左邊拽過來。

宜生心上也甚是驚駭:「果然力大!且是爽利。」心忙意急,等晁田來同渡。只見晁田馬至面前,他認得是方弼、方相兄弟二人,在此盤河。

晁田曰:「方將軍!」

方弼看時,認得是晁田,方弼曰:「晁兄,你往那裡去來?」

晁田曰:「煩你渡吾過河。」

方弼隨將筏牌同宜生、晁田渡過黃河上岸。

方相、方弼相見,敘其舊日之好。方弼問曰:「晁兄往那裡去來?」

晁田將取定風珠之事說了一遍。方弼又問:「此位是何人?」

晁田曰:「此是西岐上大夫散宜生。」

方弼曰:「你乃紂臣,為事同他走?」

方弼、方相,那兩個漢子就是太憨!他們沒有太多想法。

晁田曰:「紂王失政,吾已歸順武王。如今聞太師征伐西岐,擺下十絕陣。今要破風吼陣,借此定風珠來。今日有幸得遇你昆玉。」

方弼自思:「昔日反了朝歌,得罪紂王,一向流落,今日得定風珠搶去,將功贖罪,卻不是好,我兄弟還可復職。」

你可以說這就是個力大無腦的人,但他又有人的義氣,同時又有自己的利益,所以他們既可以幫助兩位公子跑掉,同時又想搶了人家東西(定風珠)回去(朝歌),官復原職。他想得很簡單。因為他討生活的一切不用腦子,就用力氣!(只能這麼說囉)

因問曰:「散大夫,怎麼樣的就叫做定風珠?借吾一看,以長見識。」

宜生見方弼渡他過河,況是晁田認得,忙忙取出來遞與方弼。方弼打開看過了,把包兒往腰裡一塞,「此珠當作過河船資。」遂不答話,逕往正南大路去了。

晁田不敢阻攔。方弼、方相身高三丈有餘,力大無窮,怎敢惹他!

晁田不敢攔!當初方弼、方相救殷郊、殷洪的時候,晁田去追,他也不敢攔。晁田吼了半天,後來黃飛虎說:「你去攔呀!」他也不敢攔。晁田惹不起他們。

把宜生嚇得魂飛魄散,大哭曰:「此來跋涉數千里途程,今一旦被他搶去,怎生是好!將何面見姜丞相諸人!」抽身往黃河中要跳。

所以問題出在散宜生手裡。度厄真人已經跟他說了:「你要小心!別掉了。」這是要破陣的東西,委派你去取,你怎麼能給別人看!?他以為「沒有問題」,是因為他們之間認識。所以出毛病的,都是「自己以為」的。

姜子牙也是自己以為申公豹是師弟,沒事,結果就出了事!這代表什麼?代表人情世故、相生相剋的道理遏制著人們,而在這種大的天意背景中,要「認清自己的選項」。

晁田把宜生扯住,曰:「大夫不要性急。吾等死不足惜,但姜丞相命我二人取此珠破風吼陣,急如風火;不幸被他劫去。吾等死於黃河,姜丞相不知信音,有誤國家大事,是不忠也;中途被劫,是不智也。我和你慨然見姜丞相,報知所以,令他別作良圖。寧死刀下,庶幾少減此不忠、不智之罪。你我如今不明不白死了,兩下耽誤,其罪更甚。」

宜生嘆曰:「誰知此處遭殃!」

那時候的人有道德的約束,死,也得死在理上;死,也不能給自己死後帶來麻煩。在人的這邊,留的是名望、名聲,不能落於不忠、不智,得把這事給了結了(不能黑不提、白不提)。現在,你看看:武漢肺炎(武漢病毒)藏著、掖著、塞在褲衩裡頭,就是不說它那兒出來的。所以這就對比出來什麼叫:道德淪喪!

其實它根本沒有道德可言。

那時候的人為什麼可以與仙同在?就是他的「道德」。他做了這麼大的錯事,同樣還要顧及到道德,不會藏著、掖著。這是人應該具有的品質。當人普遍都具有這樣的品質的時候,半神、半仙、半人那種社會自然就存在。

鳳凰「非梧桐不棲」;「鳳凰止於庭」,鳳凰這樣的鳥都可以落在城裡面——通常不會,因為是聖鳥,不落於紅塵中——如果人的道德水平跟半喇神仙差不多,很多被人們稱為神蹟的東西卻成為日常生活中自然存在的,那就是「境界」。

二人上馬往前,加鞭急走。行不過十五里,只見前面兩桿旗旛,飛出山口,後聽糧車之聲。宜生馬至跟前,看見是武成王黃飛虎催糧過此。宜生下馬。武成王下騎,曰:「大夫往那裡來?」

宜生哭拜在地。黃飛虎答禮,問晁田曰:「散大夫有事,這等悲泣?」宜生把取定風珠渡黃河遇方弼搶去的事說了一番。

黃飛虎曰:「幾時劫去?」

宜生曰:「去而不遠。」

飛虎曰:「不妨。吾與大夫取來。你們在此略等片時。」

飛虎上了神牛──此騎兩頭見日,走八百里──撒開轡頭,趕不多時,已自趕上。只見兄弟二人在前面晃晃蕩蕩而行。

黃千歲大呼曰:「方弼、方相慢行!」

方弼回頭,見是武成王黃飛虎,多年不見,忙在道旁跪下,問武成王曰:「千歲那裡去?」

所以這兩人憨,不好說他們是對、是錯?他們見了武成王還給他跪下,就這樣。

飛虎大喝曰:「你為何把散宜生定風珠都搶了來?」

方弼曰:「他與我作過渡錢,誰搶他的?」

飛虎曰:「快拿來與我!」

方相雙手獻與黃飛虎。

你看,他們就是這麼個人!所以作者在人的性格上把握得非常到位。

飛虎曰:「你二人一向在那裡?」

方弼曰:「自別大王,我弟兄盤河過日子,苦不堪言。」

飛虎曰:「我棄了成湯,今歸周國。武王真乃聖主,仁德如堯、舜,三分天下,已有二分,會聞太師在西岐征伐,屢戰不能取勝。你既無所歸,不若同我歸順武王御前,亦不失封侯之位。不然,辜負你弟兄本領。」

方弼曰:「大王若肯提拔,乃愚兄弟再生之恩矣,有何不可。」

飛虎曰:「既如此,隨吾來。」

二人隨著武成王,飛騎而來,霎時即至。宜生、晁田見方家弟兄跟著而來,嚇的魂不附體。

武成王下騎,將定風珠付與宜生:「你二位先行,吾帶方弼、方相後來。」

且說宜生、晁田星夜趕至西岐蓬下,來見子牙。子牙問:「取定風珠的事如何?」

宜生把渡黃河被劫之事說了一遍。子牙大喝:「宜生!倘然是此珠,若是國璽,也被中途搶去了!且帶罪暫退!」

沒有定風珠就破不了「風吼陣」,國璽不就完了——對等的意思。

子牙將定風珠上蓬,獻與燃燈道人。

眾仙曰:「既有此珠,明日可破風吼陣。」

不知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待續)

(點閱【濤哥侃封神】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話講「妖不勝德」,在《西遊記》中,作者對一些小妖出場的描述也很真實生動且耐人思量。
  • 不一時,將出酒肴,無非魚肉之類。二人對酌。朱恩問道:「大哥有幾位令郎?」施復答道:「只有一個,剛才二歲,不知賢弟有幾個?」朱恩道:「止有一個女兒,也才二歲。」便教渾家抱出來,與施復觀看。朱恩又道:「大哥,我與你兄弟之間,再結個兒女親家何如?」施復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兩下聯了姻事,愈加親熱。杯來盞去,直飲至更餘方止。
  • 這首詩引著兩個古人陰騭的故事。第一句說:「還帶曾消縱理紋。」乃唐朝晉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時,一貧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風鑒,以決行藏。那相士說:「足下功名事,且不必問。更有句話,如不見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豈敢見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縱理紋入口,數年之間,必致餓死溝渠。」連相錢俱不肯受。裴度是個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 話休煩絮。一日張孝基有事來到陳留郡中,借個寓所住下。偶同家人到各處游玩。末後來至市上,只見個有病乞丐,坐在一人家檐下。那人家驅逐他起身。張孝基心中不忍,教家人朱信舍與他幾個錢鈔。那朱信原是過家老僕,極會鑒貌辨色,隨機應變,是個伶俐人兒。當下取錢遞與這乞丐,把眼觀看,吃了一驚,急忙趕來,對張孝基說道:「官人向來尋訪小官人下落。適來丐者,面貌好生廝像。」張孝基便定了腳,分付道:「你再去細看。若果是他,必然認得你。且莫說我是你家女婿,太公產業都歸於我。只說家已破散,我乃是你新主人,看他如何對答,然後你便引他來相見,我自有處。」
  • 說這漢末時,許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過名善,真個田連阡陌、牛馬成群,莊房屋舍,幾十餘處,童僕廝養,不計其數。他雖然是個富翁,一生省儉做家,從沒有穿一件新鮮衣服、吃一味可口東西;也不曉得花朝月夕,同個朋友到勝景處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時八節,備個筵席,會一會親族,請一請鄉黨。終日縮在家中,皺著兩個眉頭,吃這碗枯茶淡飯。一把匙鑰,緊緊掛在身邊,絲毫東西,都要親手出放。房中桌上,更無別物,單單一個算盤、幾本賬簿。身子恰像生鐵鑄就、熟銅打成,長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積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費。正是:世無百歲人,枉作千年調。
  • 這八句詩,奉勸世人公道存心,天理用事,莫要貪圖利己,謀害他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自然不佑。昔有一人,姓韋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隨著大親,在紹興府開個傾銀鋪兒。那老兒做人公道,利心頗輕,為此主顧甚多,生意盡好。不幾年,攢上好些家私。韋德年長,娶了鄰近單裁縫的女兒為媳。那單氏到有八九分顏色,本地大戶,情願出百十貫錢討他做偏房,單裁縫不肯,因見韋家父子本分,手頭活動,況又鄰居,一夫一婦,遂就了這頭親事。
  • 話說宋朝汴梁有個王從事,同了夫人到臨安調官,賃一民房。居住數日,嫌他窄小不便。王公自到大街坊上尋得一所宅子,寬敞潔淨,甚是像意。當把房錢賃下了。歸來與夫人說:「房子甚是好住,我明日先搬了東西去,臨完,我雇轎來接你。」
  • 話說浙江嘉興府長水塘地方有一富翁,姓金,名鐘,家財萬貫,世代都稱員外。性至慳吝,平生常有五恨,那五恨: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自家,四恨爹娘,五恨皇帝。
  • 話說殺人償命,是人世間最大的事,非同小可。所以是真難假,是假難真。真的時節,縱然有錢可以通神,目下脫逃憲網,到底天理不容,無心之中自然敗露;假的時節,縱然嚴刑拷掠,誣伏莫伸,到底有個辯白的日子。假饒誤出誤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無罪的卻命絕於囹圄、刀鋸之間,難道頭頂上這個老翁是沒有眼睛的麼?
  • 且說徐言弟兄等阿寄轉身後,都笑道:「可笑那三娘子好沒見識,有銀子做生意,卻不與你我商量,倒聽阿寄這老奴才的說話。我想他生長已來,何曾做慣生意?哄騙孤孀婦人的東西,自去快活。這本錢可不白白送落。」徐召道:「便是當初闔家時,卻不把出來營運,如今才分得,即教阿寄做客經商。我想三娘子又沒甚妝奩,這銀兩定然是老官兒存日,三兄弟克剝下的,今日方才出豁。總之,三娘子瞞著你我做事,若說他不該如此,反道我們妒忌了。且待阿寄折本回來,那時去笑他!」正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