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漫談:古代奧運賽手趣聞

文/章閣
勇敢英雄的榮光在古奧運會史上曾留下了不少趣事軼聞。圖為2021年日本東京奧運會開幕式燃放煙花。(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font print 人氣: 64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奧運會起源於古希臘的奧林匹克競技賽會。從它創始之日起,就是神聖的祭祀盛典,以體育競技向眾神獻祭。古希臘文化崇尚英雄,尊重個體的精神力量展現出的偉大;尊重生命的價值和成就所蘊涵的道德力量。勇敢英雄的榮光在古奧運會史上曾留下了不少趣事軼聞。

賽車賽馬趣聞:晉升身價 發行紀念幣

賽車列為競技項目始於公元前680年第25屆奧運會。賽場上的雙輪四馬賽車,是各城邦顯耀軍事才能、物色精悍勇士的壯觀賽事。

古希臘先知蘇格拉底有一位得意門生,名叫亞西比德(另譯阿爾基比德斯),是一名雅典貴族。在公元前416年第91屆奧運會上,亞西比德派出7輛四駕馬車參賽,獲得第一、第二、第四的優異成績。在當時,這是空前的好成績,令在場的貴族和觀眾大為驚歎。為慶賀勝利,亞西比德宴請了在場的所有觀眾。

公元前415年,為了獲得率軍遠征西西里的權利,亞西比德與對手進行了一場辯論。在演說中,他提及自己對奧運會的貢獻:「因為我作為雅典的代表,在奧林匹亞賽會中,表現得豪華富麗,他們才開始把我們城邦的偉大,估計得超乎實際情況之上。」

參賽選手若能取得優勝,也會提升自身的身分地位。斯巴達人尤嘉塔斯參加賽車競技,連續三屆蟬聯冠軍。他的事蹟傳遍了全希臘,他一躍成為赫赫有名的大將軍,身價翻倍飆升。

賽馬列為競技項目,始於公元前648年第33屆奧運會。公元前348年,馬其頓國王菲利普派出賽車、賽馬隊參加了第108屆賽會。菲利普國王的賽馬獲得冠軍,因此他發行了四枚銀幣慶祝勝賽。

長跑選手軼聞:往返百里報佳音

公元前712年第17屆奧運會上,有一位來自亞爾科斯的長跑選手,名叫阿格。當他榮獲長跑冠軍後,由於心情格外激動,以至於當天竟從奧林匹亞跑回自己的家鄉,向鄉民報告奪冠的消息。然後,他又連夜跑回奧林匹亞,參加第二天的比賽。有人計算他往返長跑距離,長達100公里。

在古奧運會長跑史上,來自斯巴達的拉達斯受到時人尊敬。拉達斯奔跑起來,猶如鹿奔鳥飛般輕盈,猶如一陣風般神速。在第85屆賽會上,他獲得優勝,但因過度勞累,死在賽場。他的死亡震驚了雕塑家米隆,於是為他製作雕像,樹立在奧林匹亞。後來,羅馬帝國的一位將軍,將拉達斯的雕像搬運到了羅馬。

美國亞特蘭大奧林匹亞百年紀念公園的雕像。 (pixabay)

摔跤冠軍軼聞:大力神的化身米隆 

從公元前540年至公元前512年,米隆蟬聯了六屆摔跤冠軍,被時人譽為大力神的化身。

米隆最初進行體能訓練,曾經堅持每天抓舉小牛。隨著牛犢漸漸長大,他的力量也隨之增長。在一次賽會上,米隆和一頭公牛賽跑,他超過公牛後,又輕鬆地將牠摔倒,並順勢將牛背在肩上,繞著賽場走了一圈。在場的觀眾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他的死格外離奇。一天,他在樹林中看到一個木楔,被夾在一截樹幹裂縫中。米隆心血來潮,自信能取出木楔。不料四個手指被樹幹夾住,怎麼也拔不出來。此時面對突擊的野獸,他無能為力,結果被野獸吃掉。

17世紀法國雕塑家皮埃爾·皮熱雕塑了傑作《米隆之死》,以紀念米隆為奧運會締造的傑出紀錄。

擲鐵餅賽趣聞:鐵餅扔過了河

在荷馬時代,已經出現擲石片,後來改造為金屬餅。有一位擲鐵餅選手名叫費列吉。有一次,他練習擲鐵餅,振臂一揮,竟把鐵餅扔過了阿爾菲奧斯河。這條河寬約50米左右,看來費列吉的臂力非同尋常。

擲鐵餅選手取得優勝後,為了感謝神的庇護,有的冠軍會把所用鐵餅供奉在神像前。他們在鐵餅上刻上圖案,或者自己的名字,或者賽時的英姿。

雕塑家米隆為頌揚競技者的精湛技藝,創作了著名的雕像《擲鐵餅者》,這是一件享譽至今的傳世珍品。

奧林匹亞加冕競技英雄

賽事結束後,奧林匹亞對優勝者予以極高的榮譽,為他們舉行遊行和宴會,向優勝者表達敬意。遊行儀式,由10位裁判官分別領隊帶領優勝者。優勝者頭戴橄欖冠(象徵和平、勇敢、至高的榮耀),手持棕櫚樹枝(象徵榮耀和勝利),由祭司、各城邦使臣等人陪同遊行。伴隨著歡快的歌曲聲,遊行隊伍緩緩而行。所到之處,人們向優勝者歡呼致敬,向他們投擲鮮花,以表達最高的敬意。

遊行者率先來到神壇前,優勝者向神壇獻上各自的祭品,感恩神明庇護賜福。遊行最後,優勝的奧林匹亞競技英雄們回到賓館,參加盛大的酒宴,受到熱烈的款待。

先哲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及演說家德莫斯芬、史學家希羅多德、抒情詩人品達等名士,先後參加過奧林匹亞為優勝者舉行的宴會。在宴會上,他們以卓越的藝術才華讚美這些競技英雄。

比如詩人品達這樣頌讚:

「這隊伍象徵一種強大力量的不朽光輝,這隊伍來慶祝普騷米斯的賽車,他頭戴橄欖枝冠,一心為卡瑪里那城爭光,願天神慈悲,照顧他的祈求。」

「任何人都要樂於消耗精力和苦幹,宙斯高尚的禮品才會置於其身,命運也才能和榮譽相連。」

「他已經到達了天堂的邊緣,宙斯獎給他以莫大的榮光!」

為了使優勝者的形象永遠留在人間,人們募捐善款,為優勝者立碑、畫像,把他們的功勳記錄在宙斯神殿的山角牆上,作為永久的紀念,千古流芳。@*#

參考資料:
《外國詩歌基本解讀》(古希臘卷)
《奧林匹克運動》,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
[古希臘]修昔底德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第六卷第二章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