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家後院「遨遊天際」:康斯特勃的雲彩畫

YVONNE MARCOTTE撰文/吳約翰編譯
約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的作品《白馬》(The White Horse),1819年創作。油彩、畫布;51 3/4英寸×74 1/8英寸。紐約弗里克收藏博物館(The Frick Collection)。(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34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積雲、層雲、卷雲、雨雲。

上述這些有點陌生的名詞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就像一個桶子裝了太多水溢出後化成雨滴或冰雪;伴隨著風就會形成龍捲風或颶風;晴空萬里時,又變換成各種造型裝扮。它就像母親的雙臂,用愛環抱和保護這片土地。我們叫它「雲」。

藝術家在作品中向我們展示雲彩之美。約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1776—1837年)畢生致力於研究雲,以近乎科學的準確度描繪變化多端的雲。他稱自己對雲的研究為「遨遊天際」(skying)。

戶外寫生專用工具和技法

康斯特勃喜歡描繪他在英格蘭薩福克郡地區(Suff olk region)看到的雲彩大自然。他經常在戶外寫生,捕捉各種形狀和不同天候條件下形成的雲。完善的工具和技巧讓他隨時可以準備好畫雲。

在戶外寫生時,他會隨身攜帶四個調色盤與一個木製畫箱,裡頭有畫筆、粉筆套、調色刀和玻璃小瓶顏料等。在方便擠出顏料的錫管發明以前,顏料都裝在玻璃小瓶裡。他還帶一塊白石膏(註),除了在紙上製造粗糙面還可以用來作畫。

康斯特勃將三張紙粘貼一起,然後先上一層有顏色的「底色」,讓畫紙具備些許防水性。為了捕捉不斷變化的光線與移動的畫面,他通常直接在畫紙上調色,而不是一般先在調色盤上調好色後再畫在畫紙上。

康斯特勃畫了五十多幅各種雲層變化的油畫草圖。在戶外創作時,他使用厚塗技法(impasto technique),一種粗獷而自然的筆觸來捕捉瞬息萬變的天氣。他偏好接近真實風景的大地色調,這與過去風景畫使用「咖啡色」的慣例截然不同。

為了記住某個場景,康斯特勃經常在草稿的背面加備註,例如:「非常美的夜晚、望向東邊─懸崖與沒有光線暗灰色的天空─效果─背景─非常的白還有金色的光線。」

油畫草圖捕捉光影和變化

康斯特勃的草圖呈現一整日天氣的變化。他畫的卷雲草圖彷彿看到風在雲周圍吹來吹去。背景天空的顏色從各種明暗的藍色過渡到灰色。絲縷狀的卷雲還不足以下雨,但足夠累積成上方更大塊的卷層雲。

一些較大朵的雲層底部帶點灰色,表示快要形成會下雨的雨雲了。在畫面較低處,康斯特勃以微微的光線襯托遠方的雲朵。雖然整個天空都是白色的雲,卻變化多端。

約翰‧康斯特勃的作品「卷雲的研習」(Study of Cirrus Clouds),1822年創作。油彩、紙;4 1/2英寸×7英寸。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公有領域)

康斯特勃的「雲的研習」(Cloud Study)讓我們看到非常熱鬧的天空,不像一般「多雲」的印象。天空原來這麼多彩多姿:有白色、灰色、藍色,甚至陽光照射到的地方還有金色。

約翰‧康斯特勃的作品「雲的研習」,1822年創作。1952年泰德美術館(Tate)匿名展出。(公有領域)

康斯特勃的油畫草圖「布萊頓海灘」(Brighton Beach)試圖展示暴風雨是如何形成的。遭強風吹亂的雲朵集結成情緒暴躁的龐然大物。滾滾烏雲下起了滿天的雨。很快地,烏雲就會將天空最後一絲光線完全遮擋。一些較小朵的烏雲反射出暴風雨前微弱的光影,以棕色調呈現於畫面底部。

約翰‧康斯特勃的作品「布萊頓海灘」,1824年創作。油彩、紙;4.72英寸x11.69英寸。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公有領域)

1822年,康斯特勃在布萊頓海灘創作的另一幅油畫草圖《雨雲的海景研習》(Seascape Study with Rain Cloud),右邊深灰色的滂沱大雨從畫面上方看不見的雲層高處傾瀉至大海。左邊藍黑色的烏雲也在醞釀著一場即將傾瀉而下的大雨。不過,這只是一場局部的降雨,因為後方依稀可見稀薄的雲層。儘管密密麻麻的烏雲會下大雨,但很快就會雨過天晴。

約翰‧康斯特勃的作品《雨雲的海景研習》,1824─28年創作。油彩、紙;8 3/4英寸×12 3/16英寸。英國倫敦王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 (RA),London)。(公有領域)

作品《風景上方的積雲》(Cumulus Clouds Over a Landscape)中,暴風雨來得快,去得也快。當暴風雨從畫面的左上角離去時,烏雲也漸漸散去,大塊大塊的積雲占滿了天空。向右邊望去,雲朵上點綴著不知是日出還是日落的陽光,跟隨著它的夥伴風快速地移動著。

約翰‧康斯特勃的作品《風景上方的積雲》,1822年創作。油彩、紙、帆布、板材。英國國民信託組織芬頓莊園(National Trust, Fenton House)。(公有領域)

「六英尺巨作」

康斯特勃繪製平流層草圖不是目的,是為了大型風景畫做準備。他創作一系列描繪薩福克郡各地的巨幅風景畫,稱「六英尺巨作」(six-footers)。在這些畫作中,他描繪的天空特別出眾。

《白馬》(The White Horse)是這些大型作品中的第一幅。根據當代藝術家查爾斯‧羅伯特‧萊斯利(Charles Robert Leslie)的說法,「無論如何,《白馬》算是康斯特勃畫過最重要的作品,因為該作品讓他得以獲得財務自由,畫自己想畫的東西。」1819年創作的《白馬》更讓他在英國王家藝術學院贏得一席之地。

約翰‧康斯特勃的作品《白馬》,1819年創作。油彩、畫布;51 3/4英寸×74 1/8英寸。紐約弗里克收藏博物館(The Frick Collection)。(公有領域)

作品的構圖並沒有吸引我們看向畫面左下方的白馬,反而是籠罩大地的壯麗雲彩。場景描繪的是一艘泊船載著一匹馬到對岸,但觀眾看到的卻是滿天壯麗的雲彩。平靜的河面上空,白雲正在上演著熱鬧的活動,而地面上的樹木彷彿受到上空的影響開始騷動起來,以此回應白雲。藍天極力想擺脫白雲的覆蓋,我們看到一些呈灰色、粉紅色與白色斑駁的雲彩。

倍受青睞的風景畫

康斯特勃看似簡單的風景畫,現正倍受推崇。2021年11月,紐約藝術雜誌《ArtNews》報導一幅名為「格勒貝農場」(The Glebe Farm)的畫作,當時以為只是複製品,今已證實為原作。去年以5萬4千美元的價格在辛辛那提售出;這幅風景畫即將在蘇富比拍賣,預估最低起標價為403萬美元!

康斯特勃的故居英國薩福克郡,當地一個畫廊最近剛結束一個名為「造就康斯特勃」(Creating Constable)的展覽。由於展覽適逢他著名風景畫《乾草車》(The Hay Wain)完成200周年,倫敦國家美術館(London’s National Gallery)將《乾草車》出借給該畫廊展覽。

屬於自己的雲彩

風景畫家的作品能使人們沉思、關心及反思這個世界。許多看過康斯特勃風景畫的人回頭看自家後院時,無不感受到沐浴在寧靜和喜悅之中。

約翰‧康斯特勃的作品《多雲的天空研習》(Study of a Cloudy Sky),1825年創作。油彩、紙、硬紙板;10 3/8英寸×13英寸。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保羅‧梅隆收藏(Paul Mellon Collection)。(公有領域)

而有些人只是在散步時偶然瞥見美麗的雲彩,立刻就能感到振奮不已。知名博主米歇爾‧莫奈(Michelle Monet)說:「現在每當我外出,尤其是在每年這個時候,我幾乎都會不由自主地抬頭觀看雲層,感覺超凡脫俗、觸及心靈、無拘無束,很神奇吧?!或許覺得自己和宇宙有某種聯繫。我不太清楚,只是覺得雲彩很有意思!令我感到快樂和平靜」!

「賞雲協會」(The Cloud Appreciation Society)(不開玩笑,真的有)在2016年舉辦了康斯特勃的雲試畫展覽。協會在網站上寫道(點這裡):康斯特勃描繪的雲彩是大自然賜予人類最好的禮物,他應該也會認同賞雲協會的信念:「請抬頭,讚歎那轉瞬即逝的美麗,別忘了生活要多一點天馬行空!」

尋找完美的雲彩不必環遊世界。英國藝術家約翰‧康斯特勃喜歡在英格蘭薩福克地區自家附近繪製風景。他1821年寫信給好友約翰‧費舍爾(John Fisher)說:「我應當把我熟悉的家鄉畫好。」康斯特勃在試畫和繪畫作品裡呈現的雲彩滋養了我們的身、心、靈;而且,只要在自家後院抬頭就能找到。

註:18世紀之前的畫家大多在紙張、木板或金屬上面作畫。傳統上先打上石膏底料(Gesso),再上一層有顏色的基底(咖啡色),再用白石膏在上面構圖。

原文:Constable’s Clouds: The Artist Goes ‘Skying’ in His Own Backyard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來自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風格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西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畫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所繪的肖像畫,優雅地呈現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宮廷樣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師,他善於運用色彩和大膽的筆觸來表達光線、物體的移動和布料質地。這項特長也讓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繪出高度精準卻仍具有繪畫特點的蕾絲質地。蕾絲這種非常精緻又複雜的布料是16至17世紀時富有的藝術贊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飾配件。
  •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 冬天多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悶些,有些人覺得天空烏雲密布缺少陽光令人提不起勁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裡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館裡望向天空,當天刮風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現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帶點細微的灰色、藍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偉大的藝術寶藏之一是位於帕多瓦(Padua)的斯克羅維尼小禮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麼讓小小的斯克羅維尼神妙不凡,且意義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畫室的牆壁上寫有這樣的座右銘,作為靈感之源的提醒:「米開朗基羅的造型與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創造動物》這幅畫是向兩位大師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動態地描繪了神體,並滿懷愉悅地讚美自然界。此畫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學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國作家史丹利‧霍洛維茨(Stanley Horowitz)寫道:「冬天就像蝕刻版畫,春天是水彩畫,夏天像油畫,而秋天是綜合四季的馬賽克(鑲嵌畫)。」幾世紀以來,詩人與作家用筆歌頌四季,而畫家用色彩使之流傳千古。
  • 聚會宴飲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在古希臘,有一種稱為「會飲」(symposium)的特殊宴會,是當時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隨後,宴飲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十分盛行,並以不同的形式傳承至今。
  • 早在1855年,也就是多雷(Gustave Doré)二十三歲時就計畫為但丁《神曲》著手繪製插圖。他的藝術才能大多體現在為文學作品創作插圖上。除了神曲之外,他還為其它文學名著製作精美的插圖,如《聖經》、《失樂園》、《唐吉柯德》等等,而神曲插圖的面世,即被大眾認為文學結合視覺藝術的一大傑作。
  • 法國藝術家路易-利奧波德‧布瓦伊(Louis-Léopold Boilly)擅長畫肖像,他畫了大約5,000幅小幅肖像畫,有專家認為這樣的數量算少。布瓦伊繪畫技巧精湛,加上他的聰明睿智,創作令人賞心悅目的錯視畫(trompe l’oeil,欺瞞眼睛,譯註:一種逼真到能騙過人眼的作畫技巧);有時也創作挖苦人的諷刺畫(scathing caricatures),當中有許多是自畫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