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比大教堂:瑞典哥特蘭島的商人教堂

ARIANE TRIEBSWETTER撰文/吳約翰編譯
波羅的海前方可見美麗的維斯比大教堂。大教堂以哥特蘭島上的石灰石建造,由於受到德國教堂尤其是萊茵蘭(Rhineland)地區的影響,室內採三廊道的羅馬式風格設計。建築包含方形聖壇(a square chancel)、西側方塔樓、兩個八角造型塔。三座塔樓的圓頂在18世紀遭焚毀後,以今日所見的木造塔頂取代。(RPBaiao/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9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歷史悠久的中世紀小鎮維斯比(Visby),位在瑞典的哥特蘭島(Gotland)上。因為鄰近波羅的海,曾是歐洲商人的戰略要地。鎮上優美的建築比比皆是,維斯比大教堂(the Visby Cathedral)尤其引人注目。

維斯比大教堂供奉聖母瑪利亞,最早建於12世紀。13世紀時,由德國商人公會漢薩同盟(the Hanseatic League)贊助翻修。當時,教堂主導北歐的商業活動,許多德國人居住在哥特蘭島上。

維斯比大教堂不僅是奉獻禮拜之處,也充當商人存放貨物的倉庫。教堂特別之處在於經歷1525年一場戰爭襲擊而能倖存下來,當時鎮上的其它教堂都慘遭焚毀。

1611年,一場大火燒毀了維斯比大教堂東側部分區域。1761年,東側教堂塔樓屋頂改以巴洛克風格的木造尖頂取代。

1761年,維斯比大教堂東側塔樓屋頂以巴洛克風格的木造尖頂取代。(Danita Delimont/Shutterstock)

維斯比大教堂不但在考古上具重要意義,更是建築瑰寶。今日所見三條廊道羅馬式教堂設計多年來歷經幾次翻修,最近一次是在1985年。室內包含兩側廊道(aisles)以及中央的中殿(nave),室內室外同樣美不勝收。牆壁和拱頂以黃色灰泥覆蓋,其餘則以白色石灰石為主。教堂1230至1250年間增加了兩座塔樓和詩班席。1572年,教堂成為主教座堂(Cathedral),俗稱大教堂。

教堂中央的中殿(nave)。牆壁和拱頂以黃色灰泥覆蓋,其餘則以白色石灰石為主。室內幾經幾個世紀的翻修,顯得不太一致。(Danita Delimont/Shutterstock)
教堂內的照明可見木製佈道講壇和中央枝形燭台。(Scandphoto/Shutterstock)

維斯比大教堂的南立面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羅馬式風格典範。左邊是大禮拜堂(the great chapel),右邊是所謂的婚禮入口(bridal portal)。華麗的婚禮入口大門可追溯至13世紀,大門上的花卉點綴來自西伐利亞(Westphalia)的影響,因為早期居住在哥特蘭島的德國人都來自西伐利亞。

左邊是大禮拜堂(the great chapel),右邊是俗稱的婚禮入口(bridal portal)。(Danita Delimont/Shutterstock)

維斯比大教堂的南方入口是巴洛克風格,有一個大門裝飾著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Christian IV)的花押字(譯註1),以及哥特蘭島前總督延斯‧霍格(Jens Hög)的紋章(譯註2)。

維斯比大教堂的南方入口是巴洛克風格,大門上裝飾著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的花押字,以及哥特蘭島前總督延斯‧霍格的紋章。(Danita Delimont/Shutterstock)

就建築風格而言,維斯比大教堂類似中世紀德國和法國的歌特式建築模樣,如拱形天花板(vaulted ceilings)、尖拱(pointed arches)和彩色玻璃花窗(stained glass windows)。其它特色包括:管風琴(the organs)、宗教藝術作品、滴水嘴獸(譯註3)(gargoyles)、枝形燭台、現代風彩色玻璃花窗等。

肋形拱頂(The ribbed vaults)是哥特式建築特色。彩色玻璃花窗位在13世紀製作的木雕基督後方,將自然光線引入教堂。(Danita Delimont/Shutterstock)
中世紀的彩色玻璃花窗已不復存在。照片看到的是現代彩色玻璃花窗,以尖拱造型的外框和木製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支撐。哥特式窗戶的右邊是教堂裡六座管風琴中的一座。(Danita Delimont/Shutterstock)

維斯比大教堂南面,大禮拜堂的立面跟其餘的建築有很不一樣的地方,在其乾淨的牆面上延伸了一些裝飾,例如經典的扶壁(buttresses)、尖塔和滴水嘴獸(屬瑞典中世紀教堂罕見)等構成了優美的哥特式立面。立面上半部還有一些裝飾元素來自1903年建築師阿克塞爾‧黑格(Axel Haig)的翻新工程,包括大型基督雕塑和「哥特復興式」造型邊框設計。

大禮拜堂立面的上半部,來自1903年建築師阿克塞爾‧黑格(Axel Haig)的翻新工程,包括大型基督雕塑和哥特復興式造型邊框設計。(Nadezhda Kharitonova/Shutterstock)

光線明亮、空間寬敞通風的維斯比大教堂是哥特蘭島上最重要的教堂,也是瑞典保存最完善的中世紀教堂。

譯註:
1:花押字(monogram)是一種裝飾圖案,重疊或結合兩個以上的字而形成的符號。常以個人或機構的首字母拼成代號或標識。
2:紋章(the coat of arms),俗稱盾徽,通常出現在盾牌、外衣或戰袍上。中世紀騎士用它來辨認身分。
3:滴水嘴獸(gargoyles)是歐洲哥特式建築中裝置在水管口的雨漏雕塑,一般會雕刻成動物或鬼怪模樣,有著辟邪和排水的雙重功能。

原文:Visby Cathedral: Gotland Island’s Merchant Church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艾莉安‧翠布斯維特(Ariane Triebswetter)是位國際自由記者,擁有現代文學和古典音樂背景。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 英國威爾頓莊園(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義與英國美學,堪稱獨樹一格。外牆採用當地石材建造,與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鄉村融為一體。古典比例、強調對稱、矩形特徵等設計,符合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美學原則。外牆沒有石柱,最初的構想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待在戶外,同時還能屏蔽來自地中海炙熱的陽光,這樣的設計適合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