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研究:這一常吃的甜味劑竟傷DNA 還可能致癌

文/Amy Denney 張玉編譯

人造甜味劑(即人造的代糖)會以多種方式損害健康。(Shutterstock)
新研究發現,有的人造甜味劑(即人造的代糖)會損害人的DNA,這推翻了之前的研究結果。(Shutterstock)
人氣: 7560
【字號】    
   標籤: tags: , , ,

低熱量的人工甜味劑一直標榜對健康沒有威脅,而作為代糖被廣泛應用各種食品中。但一項新研究發現,我們常吃的三氯蔗糖(sucralose,俗稱蔗糖素)這種人造代糖,含有監管機構條例中列出的毒性物質,這一結論推翻了此前的研究結果。

三氯蔗糖是一種不含糖的人工合成甜味劑,於1998年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其甜度約是普通白砂糖的600倍,常被用於飲料、麵包製品、口香糖、果凍和冰淇淋等15個類別的食品中。在獲批前,對其進行的安全性研究多達110項。隨後,美國知名品牌甜蜜素(Splenda)也應運而生。

2023年5月29日發表在《毒理學與環境健康雜誌》( 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上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三氯蔗糖在健康和安全上存在的新隱患。研究顯示,三氯蔗糖具「基因毒性」,會導致DNA鏈斷裂。研究還揭示了三氯蔗糖損害健康的其它證據。而且,對三氯蔗糖進的多年獨立研究,推翻了當年申請三氯蔗糖上市許可時提交的許多原始的研究結果。

三氯蔗糖在代謝過程中是如何損傷DNA的?當三氯蔗糖被人體消化時,會生成一種稱為三氯蔗糖-6-乙酸酯(sucralose-6-acetate)的代謝產物。在三氯蔗糖產品中也發現含有微量三氯蔗糖-6-乙酸酯,而試驗發現,三氯蔗糖-6-乙酸酯具有毒性,會造成顯微鏡下可見的DNA破損和染色體損傷,有可能進一步引發炎症,例如腸炎,甚至誘發癌症。

該研究論文的首席作者蘇珊·希夫曼(Susan Schiffman)告訴《大紀元時報》:「這是不可接受的,我們不能允許有基因毒性的化合物存在於食品供鏈中,」「 我認為如果是在今天去提交FDA審批,他們不會批准。最初向FDA提交的申請材料是有錯誤的,我不知道這些問題是如何被忽略的。」

希夫曼是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聯合生物醫學工程系的兼職教授。

Delicious,Bowl,Of,Strawberry,Ice,Cream
三氯蔗糖常被用於冰淇淋等 15個類別的食品中。(Shutterstock)

三氯蔗糖的原始檢測存在的缺陷

據美國FDA網站,通過對三氯蔗糖的研究結果的審查,確定了其在生殖、神經系統、致癌活性和代謝方面的安全性,FDA還審查了為檢測三氯蔗糖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而進行的人體臨床試驗。

許可報告也表明已評估其基因毒性,僅「在某些基因毒性實驗中顯示出微弱的基因毒理反應」。報告還顯示,沒有看到有致癌活性的證據,「這些慢性致癌性研究的結果,蓋過了基因毒性試驗中觀察到的結果,因為慢性致癌性研究的結果,是更直接和更完備的對其是否有潛在的致癌作用的測試。」

希夫曼說,許多研究的研究方式存在著缺陷,比如,沒有檢查脂肪組織的生物累積,沒有對食用三氯蔗糖後的人群分段時間的血糖水平進行檢查。

「如果你以使其不產生影響的方式設計你的研究,你會得到無效的結果。」她說。

危害健康的一系列新證據

這項新研究的結果,驗證了包括希夫曼在過去幾年中所做的其它研究結果。

2018 年, 她的團隊發現三氯蔗糖通過胃腸道沒有被代謝掉,而是轉化為稱為三氯蔗糖-6-乙酸酯的代謝物,這是一種脂溶性化合物,在大鼠實驗中發現,飼餵的三氯蔗糖兩週後仍停留在大鼠身體組織中。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還開展了系列體外實驗,包括將人類血細胞暴露於三氯蔗糖-6-乙酸酯中,並檢測基因毒性標記物。

希夫曼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還發現,在未經攝入和代謝,即在超市售賣的三聚蔗糖產品中,含有微量的三氯蔗糖-6-乙酸酯。」。

「在當前的背景下,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對所有基因毒性物質的毒理學,閾值為每人每天0.15微克。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一罐含有三聚蔗糖甜味劑的日常軟飲料中,可以檢測到的三聚蔗糖-6-乙酸酯已超過了這個閾值。這還沒有計入人們攝入蔗糖後代謝產生的三聚蔗糖-6-乙酸酯的量。」

由於之前有研究顯示,三氯蔗糖與腸道健康相關,因此研究人員還將腸道細胞暴露於三聚蔗糖-6-乙酸酯這種代謝物中,發現,這些腸道細胞中與氧化應激、炎症和致癌性相關的基因活性均增加,這表明食用三氯蔗糖或存在顯著風險。

此外,將腸道上皮組織暴露於三氯蔗糖或三聚蔗糖-6-乙酸酯中都會導致出現 「漏腸」症狀。

希夫曼表示,這些化學物質損傷了腸壁細胞間的相互聯接,也就是腸道壁細胞與細胞的「緊密連接(tight junctions)」或界面,使得腸道壁更具滲透性。「腸漏會導致健康問題,因為這意味著正常情況下通過糞便被排出體外的物質,會通過腸漏泄漏進入血液循環。」

健康腸道上皮和腸漏腸道上皮的不同。(健康1+1/大紀元)

對三氯蔗糖存在不同的聲音

《大紀元時報》就此聯繫了美國飲料協會(American Beverage Association)。協會將問詢轉至卡路里控制委員會(Calorie Control Council),後者通過電子郵件發送了一份聲明。

卡路里控制委員會主席羅伯特·蘭金(Robert Rankin)表示:「這項研究是在實驗室環境下進行的,即使使用的是人類細胞,也無法模擬人體的複雜機制。因此,不能以該研究結果推斷人類和普通人群。」

「對於數百萬計依靠低熱量和零熱量甜味劑管理體重、並降低非傳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和肥胖)風險的人群而言,了解事實是很重要的,三氯蔗糖已經被世界各地的科學和監管機構進行了嚴格的研究,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美國飲料協會對之前一項關於三氯蔗糖的研究做出回應,分享了歐洲食品安全局的一項聲明 ,重新確認許多食品和飲料中所含成分的安全性。

美國飲料協會在其網站上聲明:「這是一份重要的確認聲明,因為世界各地都有人依賴於使用像三氯蔗糖這樣安全有效的甜味劑,來減輕體重或維持體重健康。」

《大紀元時報》聯繫了Splenda製造商哈特蘭食品(Heartland Food Products)並留言給市場和傳播部主管。

美國心臟協會和其它組織將低熱量甜味劑、人工甜味劑和無熱量甜味劑標記為非營養性甜味劑NNSs(non-nutritive sweeteners),因為它們和維生素、礦物質不一樣,不提供營養價值。

該機構建議用NNSs代替含糖食品和飲料中的糖,以限制卡路里的攝入,達到或維持健康的體重,並維持穩定的血糖水平。

AHA網站上有一篇文章寫道:「例如,用健怡(diet)可樂代替全熱量可樂,是一種既滿足甜味需求而又不會使血糖水平升高的方法。」 「我們不能確定在食品和飲料中使用NNSs是否真正能減少人們每天攝入的卡路里,但減少了飲食中添加糖分?我們確信這是好事情。」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發出了一個與此項調查無關的有爭議的警告:三氯蔗糖等人造甜味劑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等嚴重健康疾患的風險。

希夫曼說:「這是一個有數十億美元市場的產品,肯定會有反對的聲音。」「我希望有權做決策的人員採取行動。至少,它需要被打上標記。」

英文報導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Researchers Discover Popular Sweetener Damages DNA。◇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李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