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考古家指項羽未焚阿房宮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5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五日電)「西楚霸王」項羽燒毀秦代阿房宮的說法流傳兩千年,但是,中國大陸的考古家最近卻推翻了這項千年來從未被人質疑的「事實」。專家說,從阿房宮前殿只有少數紅燒土的遺跡推論,歷史記載項羽火燒阿房宮一事並不確實。

西安文物園林局副局長、秦阿房宮考古隊副領隊孫福喜向新華社表示,考古人員花費一年多時間,勘探面積超過二十萬平方公尺、挖掘面積逾一千平方公尺,只發現零星的紅燒土塊;所以,如果依照史料所載,焚燒阿房宮時間長達三個月,現場應該是遍地紅燒土以及大量的草木灰。

他說,其實,項羽火焚燒的是秦朝咸陽宮,這項論證已由秦咸陽宮遺址發現大片紅燒土遺跡的考古中證實;至於阿房宮未遭回祿之災的原因,從宮殿遺址六十多處坯土基址、部分屋宇棟樑已經建成,部分還未興建研判,阿房宮殿是否已全部完工令人存疑。

據瞭解,阿房宮由兩大處建築群構成,一是阿房宮前殿建築群,史記記載其「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闕」。另一處是上天台建築群,因其破壞嚴重,考古工作者曾對其進行過調查勘探,但無重大發現。秦阿房宮是秦王朝擬建的政令中心,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以西十三公里處,與秦都咸陽隔渭河相望。西漢時,阿房宮遺址被劃入上林苑範圍內進行宮苑建築。因其東、北、西三面有厚重的宮牆,史稱「阿城」。阿房宮因地勢高,歷代多為駐軍之地,宋代後逐步夷為農田。一九六一年,阿房宮遺址被中國大陸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山西省大同市發現一處大型古建築遺址﹐考古專家證實為北魏時期平城宮殿遺址,並出土大型夯土台基及大量文物。中新社今天報導,平城宮殿遺址位於大同市區城北操場城街。目前發現大型夯土台基一座﹐台基平面呈長方形﹐坐北朝南﹐東西長四十四點四公尺﹐南北寬三十一點八公尺。夯土台共設三條斜坡踏道﹐東緣正中有向外凸出的土坯磚砌台階殘跡﹐寬度約四點二公尺。夯土台周邊發現部分黃土牆皮﹑護台磚牆﹑台前外圍地面等遺跡。
  • 〔自由時報編譯魏國金╱美聯社耶路撒冷二十日電〕考古學家在耶路撒冷舊城與橄欖山之間的汲淪河谷,發現一塊以希臘文鐫刻「西門之墓」的墓碑。兩名耶路撒冷學者並揭示碑上六行原先隱晦難辨的文字,發現所記為基督教聖經路加福音二章二十五節的福音經文。認定耶穌為救世主的使徒西門,在教會歷史中被視為第一代教宗。

      碑文專家布許表示,關於聖經人物與敘述,考古學上的發現一向付之闕如,該墓碑應是第一次考古學上發現雕刻在聖地聖陵的新約經文。

      這塊高約六十呎(約十八公尺)的墓碑指稱,此為西門之墓,「西門是公義又虔誠的老人,素常盼望人們的安慰者來到」。這段文字與路加福音二章二十五節完全相同。此六行文是垂直書寫、文字長度不一,字跡扭曲,鐫刻力道頗淺,耶路撒冷歐布萊特考古學研究學會的吉伯森指出,碑文應出自雕刻門外漢之手。

      西門不太可能葬於墓碑發現之處,該墓碑是耶穌時代為耶路撒冷賢達人士打造的數塊墓碑之一。學者認為,雖然參考文獻貧乏,但碑文確實支持拜占庭時期西門、施洗約翰之父撒加利亞與耶穌之弟雅各等三位聖經人物葬於同一墓穴的看法。

      今年年初,在同一塊墓碑外觀率先發現關於撒加利亞的碑銘後,布許與人類學家蔡爾斯繼續探究此碑,並利用十九世紀在表面塗敷混凝紙漿的「壓縮」技術,發現關於西門的碑文。現在,他們希望能找到與雅各相關的文字紀錄。

      布許指出,西門與撒加利亞的碑銘鐫刻於西元第四世紀,當時,拜占庭基督徒汲汲營營尋找與聖經有關的聖所。

      該墓碑位於汲淪河谷,教會史之父優西比烏撰文指出,雅各被趕出猶太會堂,並在汲淪河谷被眾人鞭打至死,最後葬於附近。歷史學家約瑟夫也提及,名叫撒加利亞的教士被狂熱份子在猶太會堂殺害,屍體被丟入汲淪河谷。不過,並無西門死亡的文字描述。

      目前,一些碑文上發現有舊約經文,而新約保羅致羅馬人書第三章的經文也在古羅馬城亞撒利亞發現。

  •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元代古城遺址|集寧路古城,發掘了五千多件完整及可復原瓷器,窯口囊括當時中國九大名窯,其中一件樣名特的釉裡紅玉壺春瓶,是海內外首次發現的珍品。
  •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今天披露,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在內蒙古吐爾基山遼墓中出土的契丹貴族人骨的研究工作,有突破性進展,其顱像電腦三維復原等工作已經完成,中國遼代契丹貴族首次藉電腦技術露出原始面貌。新華社報導,在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人類學實驗室的電腦上,可看到一位約一千年前的契丹女貴族的容貌:她的臉頰較長,額部稍短,眼睛小而細長,嘴唇薄,鼻根低矮,顴骨突出。她的服飾及髮飾也很有特點,頭上有兩條小辮,辮子裝飾著一些小金片,在頭後面挽了個蝴蝶結。其摩羯形耳墜的式樣較為特別,上面鑲有綠松石,戴著一條瑪瑙項鏈,衣服上繡有獨特的金色圖案花紋。
  • 大陸考古又有重大發現!西安日報報導,昭陵考古隊發現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衣冠塚遺址,同時確認了(長孫皇后)的山洞墓葬及昭陵六駿的唐朝原始基座。考古隊隊長(張建林)說,今年發掘出的寢宮遺址,被一個近似方形的圍牆包圍,裏面有大型的建築基地。
  • 中國大陸昭陵考古最近又有斬獲,考古學家發現唐太宗李世民的衣冠塚遺址,確認長孫皇后的山洞墓葬,並出土昭陵六駿的唐朝原始基座。專家透露,出土文物顛覆了對昭陵考古的部分誤傳。西安日報報導,開創中國帝王陵園「以山為陵」先制的昭陵,今年發掘出寢宮遺址,這處遺址被一個近似方形的圍牆包圍,裡面有大型建築基址;至於被視為中國石刻藝術瑰寶的昭陵六駿,更在這次勘探過程中釐清,昭陵六駿各有基座、每座有三層的原始架構。
  • 據考古發掘證實,二千多年來,廣州古城中心一直在今天越秀區中山四路至中山五路的兒童公園一帶。考古專家說:「站在原兒童公園的地方一層層往下挖,可以一層層挖出清、明、元……直至兩漢、秦的歷史遺存。」這一說法在發掘中得到證實:在這一帶,從上到下,由晚到早,層層疊疊堆積了諸多文化層,比如從下往下被列爲「第七文化層」的是南越王宮署遺址、列爲「第九文化層」的則是20多年前發現的「秦代船臺遺址」。
  • 新華社報導,廣州市文化局在進行考古工作時,發掘出距今約一千年的南漢宮殿遺址。南漢是中國五代十國之一,統治範圍包括今天的廣東與廣西,建都廣州。
  • 據美聯社十一月十八日報導,在德國西部明登鎮的廢棄醫院,考古學家挖出歐洲最古老的牙刷,有二百五十年歷史。這把已無毛的牙刷設計精美,刷柄由動物骨頭製成,另端雕成小挖耳勺,一刷可兩用。
  • 廣西合浦縣一座漢墓出土作為陪葬物的稻穀,考古人員發現黃澄澄的穀殼仍新鮮如初,令人稱奇。新華社今天報導,出土穀殼盛放在陶製穀倉內,穀倉與陶井、陶灶是漢墓中常見的陪葬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