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漫談:皮影戲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皮影戲是集造型藝術、表演藝術、音響藝術於一體,用燈光把影像映現在布幕上的一種戲劇形式,又稱「影戲」、「燈影戲」、「土影戲」。

皮影戲起源於中國,據晉代干寶《搜神記》載,漢武帝思念已故的愛姬,齊人少翁以燈光映在帳幔上的人影來解武帝的幽思,此為皮影戲的濫觴。

宋代的《明道雜誌》、《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等史書中,均有宋代皮影戲的詳細記述,當時京都開封城裡有許多演出皮影戲的專業團體,每逢正月十五元宵佳節,諸街坊巷口都設有戲棚,演出皮影戲引聚遊人觀看,劇中人物也從「素紙雕鏃」發展到羊皮雕形。

元初,皮影戲曾作為軍隊的娛樂活動,常在軍營中流動演出。明清兩代,皮影戲已遍佈全國。就連清代的王府和官衙中,也辦起了影戲班。

由於流行地區、演唱曲調和剪影原料的不同,皮影戲形成許多類別的劇種,以河北灤縣一帶的驢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較著名。十三世紀初,中國皮影戲流傳到東南亞各國及土耳其、波斯,十八世紀中葉傳到歐洲各國。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粵劇是中國南方一大劇種,流行於廣東、廣西及港澳、東南亞華僑聚居地區,唱念均用廣州方言。
  • 提起徽劇,很多人會以爲就是指徽戯。其實,徽劇的含義並不等於徽戲,它的聲腔包括青陽腔、徽戲、徽昆和花腔小調幾大部份,以徽戲和青陽腔為主。
  • 河北梆子是中國河北省主要戲曲劇種,過去曾有京梆子、直棣梆子、衛(指天津衛)梆子之稱,1952年始定名為河北梆子。
  • 湖南花鼓戲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戲花鼓、燈戲的總稱。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等等之分,各具不同的風格。
  • 唐美雲歌仔戲團新戲「無情遊」9月將在國家戲劇院演出,主角唐美雲、廖瓊枝今天下午將在台北誠品敦南店舉辦造勢活動,暢談戲曲之美,演員林芳儀、蔣佳穎則示範演出,現場並有戲服展示及試穿戲服拍照活動。國寶級藝師、國家文藝獎得主廖瓊枝今年過七十大壽,國家戲劇院邀請唐美雲歌仔戲團為她量身訂作一齣戲,促成新編歌仔戲「無情遊」的誕生。
  • 呂劇是流行於山東以及河南、江蘇、安徽部份地區的一個戲曲劇種。1910年前後,廣饒縣琴書藝人時殿元、譚秉倫、崔興樂等把琴書段子《王小趕腳》化裝上演,形成了「化裝洋琴」,又稱「洋琴戲」、「迷戲」等,後稱「呂劇」。
  • 繼大陸導演張藝謀之後,香港導演徐克也要跨足劇場。應「當代傳奇劇場」吳興國之邀,徐克將首度執導舞台劇,搬演莎士比亞作品「暴風雨」,此劇將是集合京劇、崑曲、原住民樂舞的大型歌舞戲曲,預計十2月在國家戲劇院跨年演出。當了四十年的電影導演,徐克拍過「倩女幽魂」、「英雄本色3」、「梁祝」、「小倩」、「新蜀山劍俠」等多部類型殊異的電影,這次他要挑戰的是舞台劇。
  • 昆劇是中國的古老劇種,又稱昆山腔或昆曲,產生於明代嘉靖、隆慶年間(1552-1572)的江蘇昆山一帶,迄今己有四百多年曆史。明、清之際,它成為全國最大劇種,主宰劇壇二百餘年。中國現存歷史較長的地方劇種,幾乎無不受過昆劇藝術的影響,有「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
  • 川劇流行於四川全省及雲南、貴州部份地區。在戲曲聲腔上,川劇由高腔、昆腔、胡琴,彈戲和本省民間燈戲組成。原先各種聲腔均單獨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以來,由於經常同台演出,形成了較多的共同風格,清末時統稱「川戲」,後稱「川劇」。
  • 8月24日,第二屆中國國際廣播電視博覽會將在北京展覽館開幕,作為中國電視劇的最高政府獎,第24屆“飛天獎”頒獎活動將在廣博會期間舉行,頒獎晚會擬于8月27日晚舉行。本屆“飛天獎”部分獲獎名單昨日(15日)公布,長篇電視劇、中短篇電視劇、少儿電視劇、戲曲電視劇、优秀電視劇、优秀譯制片、优秀系列劇等七個獎項各有得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