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 和氣致祥 乖氣致異

貫明
font print 人氣: 270
【字號】    
   標籤: tags: ,

中華神傳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和為貴」與「和氣致祥」是中華文化價值觀的取向之一。「和氣致祥,乖氣致異。」一語源自《漢書.劉向傳》,儒家思想中則提倡「以和為貴」。《論語.學而》中記載,孔子晚年時,弟子有子云:「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意思是,王者之道,和氣為先,和氣是最可貴的禮節,也是最美的德行,大事小事均依此為準。

《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一章講述的是趙國舉兵之事,但是從另一個側面,展示了藺相如的禮讓胸懷,他為了 社稷之安,三次禮讓廉頗,終使廉頗心悅誠服。縱覽古今,但凡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人,無不襟懷坦蕩,度量恢宏。相比之下,心眼狹小,不僅於他人沒有好處,就是於自己也是得不到任何好處。人與人鬧翻,否定他人,就會使自己孤掌拍不響,獨木不成林,必須儘快另找合作者。比方說,耳能聽,眼能看,嘴能吃,鼻子能聞,手能靈巧地做事,腳可以行走千里,都有獨具的功能。不能彼此廢棄,也不可能相互代替。就像萬家眾技,各有所長,因而各有自己的用途。雖然如此,但都只是一技之長,不能全面。

三人同心,其利斷金。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卻未必人人都能做到。魚兒成群游躍,大雁結隊飛行。人們生活在世上,也必須建立互相合作和依存的人際關係。然而,隨著現代社會道德水準的下滑,世風日下,所謂「適者生存」,為了個人的生存與發展不擇手段,而「鬥爭哲學」更是使中國人在人際關係方面互不信任,彼此為近敵。人們在關係鬧翻時就失去了理智,合作的關係就被破壞了,都把對方視為仇敵,並把對方說成是一無是處,一錢不值。在日常生活中,因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口沫橫飛,大動肝火者俯拾皆是,因胸襟狹窄而妒人之才、嫉人之能、排人之論、擠人之議、譏人之誤、諷人之缺者也大有人在。

一個人如果貪心太重,追求自己本分之外的利益,爭吵毆鬥也就難以避免了。2005年底,在北京726路的公交車上,女售票員與一位剛14歲的女孩因為過站補票問題鬥起了口角,接著雙方互不相讓,發生了肢體衝突,女孩當場暈倒,後因搶救無效而死亡。

因此,理解「和為貴」、「合則全」的人,都會從大局考慮,胸懷謙讓之心,不與人吵鬥,不爭強好勝。人與人之間只有真正建立了和諧的合作關係,才能事業發達,社會和睦。那麼,怎麼才能達到「和氣致祥」的境界呢? 第一是要有寬容忍讓的博大胸懷。只有做到「有容」「無欲」,像大海那樣笑納百川,像高山那樣巍巍矗立,才能拓寬自己的心胸。 第二則是凡事養成一個慈悲祥和的習慣,遇事不浮躁、不輕易動怒,不因小事與人結怨,一時的禮讓,可能會使人帶來一些物質利益上的小損失,但如果從長遠的觀點去思考一下,可能就會得到比失去的更多的那一部分。 和氣致祥,事情本來如此。@*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經常為自己的欲望無法得到滿足而煩惱。雖然他們很想擺脫煩惱,卻找不到煩惱的真正根源在哪裏。如果向他們詢問生氣或者不快樂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納為下面的理由:老闆太刻薄,所交的朋友對自己不忠誠,孩子太不爭氣而沒有進入名校,以及老公或家長太過吝嗇給的零用錢太少等等。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把個人的得失看得很重,而且都認為自己的煩惱完全來自於他人的錯誤,卻沒有人去真正反省自己的任何缺點或過失
  • 從人的本質來講,本來善惡分明,正邪不兩立。然而,如果處在一個安定的和平時期,卻很難分辨出一個人是忠是奸或人品的高低,這是因為奸臣可以用花言巧語遮掩其奸行,壞人也可以隨時為自己帶上一副偽善的面具。因此,大凡逢艱難的時勢,才會構成對人們信念與氣節的考驗。每一個時代,能在逆境中、以至於臨生命危險仍堅持自己崇高追求與信仰的人,才是真正的忠臣義士。這就是千古以來很多忠臣義士遇難之後仍能被後人尊敬與傳頌的原因。
  • 在道德水準較高的中國古代,沒有人懷疑善惡必報的真實性。即使在共產邪黨強制讓人們相信所謂“無神論”的日子裏,我仍然從村裏的老人那裏聽到過“人有好心天知道”及“傷天害理,天打雷劈”這樣的勸善警句。
  • 人世間有許多人生活得不快樂,並非都是因為他們貧窮,而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快樂之本。其實人的善心善念常與快樂同在,樂善好施、與人為善就是快樂之本。只有樂於助人的人,心境才能保持開朗,有了良好的情緒,也就自然擁有了健康。一位心理學家說︰通常樂善好施的人,都會因做善事而產生一種愉快的感覺,人生也就變得積極樂觀。
  • 說起善惡必報的因果關係,許多人可能會馬上聯想起這是源於佛教中的理論。然而「積善之家慶有餘,積惡之家禍必至」這兩句話卻不是來源於佛教,它是來源於中國古書《易經》中的兩句名言。意思是說積善行的家族必能翼庇子孫,而作惡多端的家族必然會禍延後代。由此看來,中華民族從很久以前就接受了因果報應的思想,古代的中國人大都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天災人禍,對人們的行為起著一種重要的警示作用,它既有現世現報的元素,也與祖先輩做過的壞事有一定的因果關係。
  • 人世間有很多人感覺自己生活得很幸福,也有一些人總是感覺自己的人生非常不幸。然而,根據筆者的觀察結果,感覺自己幸福的人並不一定在物質財富方面十分富有,他們通常各種欲望心很淡,不太計較個人的得失,可以做到以苦為樂
  • 許多人在讀過陶淵明的詩中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後,雖然也認同他對高尚的精神境界的追求,但是對陶公辭官不做、以詩酒為樂的田園生活方式卻認為他太頹廢了。其實陶淵明並不缺乏進取心,這可以從他的名句「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中看到他惜時進取的雄心壯志,只是他不恥於與貪官汙吏同流合汙,為了潔身自好才選擇了一條「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與眾不同的人生道路。
  • 如果一個人的心靈與思想不複雜,那麼他就可以輕易簡單的獲得幸福。例如在口渴的時候找到了一潭清澈的泉水,在寒冷的嚴冬得到了一縷溫暖的陽光等都能給許多人帶來真正的幸福與喜悅。或許一些欲望很高的人會把這樣的事情看成天經地義的,把上天的恩賜與人生中的幸運視為理所當然,只有把自己執著追求的事物追到手時才有一絲快感,這樣的思維方式顯然距離幸福非常遙遠。
  • 人生的旅程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面對挫折與苦難時,如果想保持一份豁達的情懷,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就需要有一種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氣度。一般人非常看重個人利益的得失,因此就很難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欲,只能在情天恨海中隨波逐流。而修煉人則能把名利情色看得很淡,也能做到寬容忍讓,其胸襟和氣度自然遠在一般人之上。寧靜致遠則是一種更高的精神境界,它不是通過外界的環境或外力來改變自身的心靈狀態,而是用內心的寧靜來豐富自身的想像力。在紅塵濁世中通過修養自己的心靈使其達到平淡祥和的境界,就如蚌之含砂,在孤獨與痛苦中孕育著璀璨的明珠。因此,我認為一個人在最寧靜時刻的思維,就是他的靈魂昇華後最珍貴的思想結晶。
  •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脾氣粗暴,動不動就大發雷霆。有些人則慈眉善目,忍辱禮讓,有一副謙恭待人的好氣度。修心必先修德,養身須先制怒。也許有人會說,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生活在充滿矛盾的世界上,誰不曾遇到過生氣彆扭、令人氣憤發怒的事呢? 然而,生氣發怒無論從人體養生還是修心養性上講,都是有百害無一利的。古人雲:“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寬懷大度,忍辱不辯,自然就能遠離是非,無憂無慮,度過一個逍遙自在的人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