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命力 】街役場特色餐廳 活絡新化老城

黃煒甯,樂山又樂水的餐廳經營者,當她來到老山城新化,老街獨特的建築樣式與淳樸而有厚度的人文內涵,在她眼中盡是珍寶。憑藉一股珍惜老資源的動力,她把經營特色餐廳拓展為一場文化的再造運動。

文、攝影/賴友容

人氣 46

年輕又自信的黃煒甯原本與先生在新店碧潭、淡水情人碼頭經營異國料理「水灣餐廳」,共同為營造「有水的地方就有水灣」的夢想打拚。因緣際會在去年南下與新化當地「瓜瓜園」老板邱木城合作,首次以老建物結合餐飲的特色性,把老山城的資源活化加以運用來吸引外來遊客,帶動當地極欲發展的觀光產業。


街役場金碧輝煌的燈飾夜景,列為新化一大勝景。

發現新化的人文厚度

經過約半年的摸索才清楚南部餐食差異性、及對新化人文特色的了解。黃煒甯說,原本覺得它有點沒落,透過查看當地史料照片、向耆老打探新化老街結合西方建築樣式與本土建築意匠特色的街役場故事,卻發現新化的人文內涵很有厚度,眾多古典的老建築物、聽不完可愛的山城故事……黃煒甯發現,新化需要包裝行銷,而年輕的新化人不甚了解家鄉特色。

黃煒甯發現遊客喜歡拍照但找不到「街役場」3個字入鏡留念,她想起翻看地方史料的照片中,看過在建物入口圓弧形的門廊上有立招牌——那種貼上3塊圓形鐵片、油漆字的鐵絲網架。但她認為,依原貌重新放上並不好看,於是配合歐洲歌劇院復古的風味,改為立上銅鑄的字,銅色放久愈暗愈有味道。

營造「街役場」餐廳特色

改頭換面的「街役場」,配合建築物特色去做出特色的餐點,除了吸引以南科科技人為主的外地客人,本地人也漸漸帶訪客來典雅的建築物享受美食。


內部以柱樑、圓拱門壁區隔出空間的層次;透光的地板下展示當時移厝用粗繩的繩頭。

在台北的水灣餐廳以西式料理為主。有使命感的黃煒甯覺得「街役場」的料理要結合地方產業,她成功將「新化三寶」竹筍、鳳梨與地瓜融入異國料理中──以竹筍當清爽開胃菜,用鳳梨做成南洋風味沙爹主菜料理,將地瓜變身為冰烤三色蕃薯的細綿軟Q甜點,把三寶的食用特性發揮淋漓盡致,反應良好。


黃煒甯成功將「新化三寶」融入異國料理中—-三色番薯。〈黃煒甯提供〉


黃煒甯成功將「新化三寶」融入異國料理中—-鳳梨沙爹。〈黃煒甯提供〉


黃煒甯成功將「新化三寶」融入異國料理中—-綠筍番茄。〈黃煒甯提供〉

重視餐點服務訓練的黃煒甯說,訓練課程一直在進行,南科人用午餐的回流率高,除了不斷開發新菜色,注重顧客意見表的改善也是關鍵原因。

活用老城資源

大部分時間在台北,黃煒甯每週只能南下新化一天。當得知新化朝天宮的媽祖多庇佑外地人,她想出結合新化老街上百年米店的特色的點子,在新年時機推出用餐送平安米活動,自己設計喜氣的包裝袋,裝百年米店的米,請客人拿去「媽祖間」過香火即可獲得神明保佑,並以此米炊飯稱為「催財」,沒想到一炮而響,頗受好評。

百年米店在新化老街還能運作給黃煒甯很大的鼓舞,在她眼中,新化還有許多珍貴資源,如水果餅故事、十八媱、八卦好穴、七星墜地等新化很多可愛故事,都是很好開發、結合運用及行銷的好題材。

在餐廳樹立特色之後,黃煒甯特別為遊客設計了吃喝玩樂導覽街圖,以便遊客順道體驗新化老城特色,同時訓練員工成為解說員,邁開了活化老城的穩健步伐。


新化老街巴洛克式建築街屋夜景。

*****

以做公益的心態做事業

對於活絡新化觀光不餘遺力的黃煒甯,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她打算以主動出擊的積極作為,串聯自行車及風景區,希望以蓋章尋寶圖的方式帶動新化整體性旅遊。但經多次拜訪相關業者遭到碰壁的黃煒甯無奈表示,自己去談有很多困難,因此找鎮公所協助,但公所主秘還寄望業者自己去做呢。

黃煒甯表示,其實要她去推動地方根本沒有這麼大的實力,因此做街役場時只能去利用本身特色讓顧客不斷的回流。她感慨地說:我沒辦法帶動地方,而讓遊客看看街役場就回家了、看完以往民眾合力千人移屋時拉斷的繩子就回家了、吃吃東西就回家了,僅僅這樣就覺得很可惜。


建構閣樓,用餐時貼近屋頂的木桁架。


燈飾、桌椅搭配得整體典雅細緻。

「希望以建築物的特殊及餐廳的口碑,把外地人吸引來新化,然後去發現新化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黃煒甯強調,那才是我們正在做的最大目的。

有點覺悟的她決定先努力自己的東西,對街役場或能做得到的事情去使力,這就促使她每天都在想這些東西,每天想讓建築物更有地方特色,讓外地人很有興趣想來,更體會到建築物的吸引力還不夠強,遊客來了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黃煒甯比劃雙手說,要想辦法讓來看來吃的遊客的手可以動一動。


內部以柱樑、圓拱門壁區隔出空間的層次;透光的地板下展示當時移厝用粗繩的繩頭。

她語驚四座表示,設計繩子讓遊客拉房子而能把房子拉動的話,遊客對它的印象將深刻得像天方夜譚,因此她找以前移街役場的技師幫忙完成夢想,目的讓遊客了解當初有千人在移屋,就是少你一個拉不動,請你幫忙移動它。也計劃以繩拉動街役場的意象圖做T恤,以滿足遊客印象的豐富性,目的只是讓遊客對街役場有更深的印象。


將千人移厝手腕粗的斷繩掛牆上,供遙想當時盛況。

在新化過新年讓黃煒甯感到冷清,覺得台北有迪化街好熱鬧,如果老街每家賣年貨可以形成熱鬧的年味。敦親睦鄰也是她想要做的,今年過新年時一家家發邀請卡,邀請鄰居、遊客至街役場倒數跨年、玩煙火遊戲,雖是做公益但可以帶動地方氣象,像鎮公所辦音樂會也提供免費飲料,但營業方向則希望帶進外地人。

為了重新打造街役場,把餐飲做得更有特色,黃煒甯採利潤中心制把員工當作合夥人,而不是以賺錢為目的。雖然做不好有人講、做好有人搶,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經營的很好,想各種辦法把它經營得最好,是黃煒甯目前所致力。

*****

街役場千人移屋 形塑新化文化意象

新化鎮舊稱「新化街」,其行政中心於1934年興建取名「街役場」,是新化鎮公所的前身,從此開啟了新化行政發展史,形塑了鎮民不可磨滅的記憶,可藉此遙想昔日新化山城的繁榮景象。目前的街役場為新化鎮地方文化的意象,是彰化以南僅存的街役場建築。


街役場內部以柱樑、圓拱門壁區隔出空間的層次。

新化街役場以屋頂窗水平出簷的圓弧形門廊設計為其中央入口意象,線條簡潔流暢,這個特殊設計形成了保存價值。其基地面為一字線形,採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牆體加上木桁架瓦屋頂,內部以柱樑、圓拱門壁區隔出空間的層次,量體簡潔單純;屋身外牆以洗石子搭配窯燒十三溝面磚,工藝精巧俐落,簡樸流暢的裝飾風格,巧妙地結合西方建築樣式與本土建築意匠。


入口意象的屋頂窗水平出簷的圓弧形門廊,特殊性而形成了保存價值;整修後,圍住門廊兩側出入口改為玄關。

台灣都市更新的風潮中,新化街役場亦面臨存廢的選擇命運,但文物保存拉鋸戰的開展中,卻帶動居民對社區的認同與關懷。2000年發動「乾坤大挪移」,千人合力將這棟歷史建物移離300公尺,待原地建構地下停車場後移回,而同心協力的鎮民,共同見證了一場文化的再造運動。

新化街役場歷經搶救後,完成基礎錨碇、柱樑補強及內外修復裝飾等重生過程,賦予歷史建築物永續生命的新風貌,企望浴火重生的街役場風華再現。但鎮公所苦於經營乏力,採外包經營咖啡式餐飲的公開招標且2次流標,後來由當地賦予傳統地瓜新生命、自創品牌的「瓜瓜園」標得。瓜瓜園企業總經理陳金柱表示,將街役場打造為特色餐廳,提升新化飲宴水平及塑造為文化旅遊的意象。@*(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生命力】在祖靈土地上站起來—南島採集館蘊含大自然能量
【台灣生命力】黑墨線條 乘真善而凌越——訪書法家馬銘浩教授
【台灣生命力】舞動人生——李慧美
【台灣生命力】綠色生活地圖 發現不一樣的竹中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